精确编辑线粒体DNA:David Liu再发表无CRISPR的DNA编辑器

【字体: 时间:2020年10月13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尽管CRISPR–Cas9系统彻底改变了基因组编辑,但这仅限的于核DNA——由于系统所需的引导RNA无法被运送进入线粒体内而无法应用于线粒体DNA。三位科学家合作开发了新的无CRISPR的DNA编辑器,无需引导RNA,可用于线粒体DNA编辑

  

研究人员首次利用一种特殊的细菌毒素来精确编辑线粒体DNA,实现了CRISPR–Cas9系统以前无法完成的工作。

由线粒体DNA突变引起的疾病可能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但科学界一直对此所知甚少。过去,研究这些疾病的科学家只能通过破坏线粒体中存在的DNA来消除这些突变,无法分离并纠正单个线粒体DNA突变。

尽管CRISPR–Cas9系统彻底改变了基因组编辑,但这些编辑仅限的于核DNA——由于系统所需的引导RNA无法被运送进入线粒体内而无法应用于线粒体DNA。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美国马里兰州)的三名研究人员——Joseph Mougous(美国华盛顿大学),David Liu(哈佛大学和美国Broad研究院)和Vamsi Mootha(美国马萨诸塞州总医院以及Broad研究院)——合作开发了一种无需CRISPR的基因编辑工具,能够对线粒体DNA进行校正。

Mougous的实验室本来是专门研究细菌毒素的。偶然地,他们发现了一种脱氨酶毒素DddA—— 一种能够通过催化dsDNA上的胞嘧啶核苷脱氨来诱导突变的蛋白质——它可以直接作用于双链DNA,而不是预期中的RNA或单链DNA。

在验证了他们的发现之后,Mougus与Liu取得了联系,希望这个发现可以在基因编辑中得到应用。David Liu和他的团队以前已经开发了多种工具来进行精确的DNA编辑。但是,到那时为止,对编辑线粒体DNA仍不得其法。

大多数基因编辑技术(包括CRISPR–Cas9)都依赖于引导RNA的使用——而由于引导RNA无法被运送进入线粒体内,这些技术一直无法用于编辑线粒体DNA。

脱氨酶可直接作用于双链DNA,不需要引导RNA,是一种潜在的解决方案。但是,脱氨酶是一种自然产生的毒素,如果任其发挥,它将清除遇到的任何DNA。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Liu的团队使用3D成像数据,通过设计将毒素分为两部分。单独的每个部分都没有活性且无毒,每个部分都可以与定制的靶向DNA的蛋白融合——当两组DNA结合蛋白分别相邻结合到靶DNA上,从而使得两个部分相邻聚集在一起时,连同其他元件一起产生了DddA衍生的无RNA胞嘧啶碱基编辑器(DdCBE),可催化人mtDNA中的C•G到T•A转化,并且具有高目标特异性和纯度。

这种方法确保了两个脱氨酶部分仅在与特定DNA片段结合时才能“团聚”并完成其基因编辑功能,从而可防止脱靶效应,从而无需引导RNA。

Mootha的实验室专门研究线粒体生物学,通过分析编辑是否成功来验证该技术。他们使用DdCBEs建模人类细胞中与疾病相关的mtDNA突变,从而导致呼吸速率和氧化磷酸化的改变。结果证明,除了在掺入突变的位置之外,线粒体功能得以保持。用不含CRISPR的DdCBE可以精确操纵mtDNA,而不是消除mtDNA拷贝,这对线粒体疾病的研究和潜在治疗具有广泛的意义。

 

“这是这个领域的一种变革性技术,” Mootha解释说。“过去,要创建线粒体DNA疾病的小鼠模型一直非常困难,这种技术使之变得可行。”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