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佟琳研究员课题组在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上发文揭示怀旧对仪式参与和生命意义感的作用

【字体: 时间:2024年03月22日 来源: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编辑推荐:

   仪式是一种有象征性意义但没有实际作用的行为,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比如贴春联,结婚时交换婚戒,早上用冥想开启新的一天等

  

仪式是一种有象征性意义但没有实际作用的行为,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比如贴春联,结婚时交换婚戒,早上用冥想开启新的一天等。它可以帮助缓解焦虑、悲伤等负面情绪,提升对食物和假期的享受程度,提升幸福感,还能促进集体的凝聚。尽管仪式非常常见,并且对个体和集体有重要意义,然而哪些心理因素能够促使人们参与仪式仍有待研究。

以往研究从仪式情绪调节的功能入手,指出负面情绪(如焦虑)能够促使人们参与仪式。本研究从仪式帮助人们标记纪念生活事件的角度入手,提出怀旧——对过去的眷恋和向往——能够促进仪式参与。以往研究发现,沉浸在怀旧的回忆中,人们可以感觉到更高的自尊和社会联结,感到更乐观、更受鼓舞。此外,当人们遇到负性事件(如恶劣的天气)时,也往往诉诸怀旧回忆,而怀旧回忆会进一步给人们带来心灵的慰藉。故怀旧或许可以提升人们对记忆所蕴含价值的关注,让人们更想保存和记录生活中发生的事件,进而更愿意参与仪式。而仪式作为一种极具象征意义、帮助标记纪念生活事件的行为,可能进一步帮助个体感知到更高的生命意义感。

据此,本研究假设怀旧能够促进仪式参与,进而提升生命意义感。假设模型如下图所示。

课题组通过一系列研究(包含1个横向相关研究,1个交叉滞后研究,3个实验),在东西方被试中检验了假设。结果发现,怀旧倾向与仪式参与正相关,并且启动怀旧可以提升个体参与仪式的意愿,而更多的仪式参与会进一步带来生命意义感的提升。

这项研究揭示了仪式参与的动力过程,也扩展了对怀旧的认识,进一步证实了怀旧是一种“从过去到未来”的情绪,人们从过去的记忆中获取力量,进而在当下投身到有意义的行为中。

课题组博士生殷艺格为该论文第一作者,姜佟琳研究员是该论文的通讯作者。文章的合作者为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的Tim Wildschut和Constantine Sedikides教授。

该研究工作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2271127)资助完成。

Yin, Y., Jiang, T.#, Wildschut, T., & Sedikides, C. (2024). Nostalgia, Ritual Engagement, and Meaning in Life.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https://doi.org/10.1177/01461672241235740


2024-03-21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it|er|ers|et|rs|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