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科研动态/国外
  • 美国三个州发现超级病菌变种

        据美国媒体9月13日报道,美方近日在国内三个州发现感染了新型“超级病菌”的患者,其体内变异了的“超级病菌”几乎对所有抗生素都“刀枪不入”。  美国疾病防控中心的科学家介绍,患者们分别来自加利福尼亚州、马萨诸塞州和伊利诺伊州。除美国本土外,加拿大也发现了两例“超级病菌”感染者。所有感染者都因为各种原因而在近期入住过印度的医院,在那里接受过治疗。  科学家表示,“超级病菌”实际上是一种抗药基因,学名为“新德里金属蛋白酶-1”(简称NDM-1)。NDM-1基因具有强大的抗药性,能够分解绝大多数的抗生素。由于该基因还可能潜入其他种类的病菌并互相传递蔓延,因此被称为

    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时间:2010-09-17

  • 论文抄袭率31%?学报总编"自报家丑"引争议

     上周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在“通信”栏目刊登了《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编辑部主任张月红的一封来信,标题为“中国某期刊发现31%的投稿存在抄袭”。短短几天,这篇不足千字的短文在国内外学术界引发了热烈议论。  “论文抄袭率31%”是否真实?国内期刊的总编为何要在国外期刊上撰文“自爆家丑”?有人说作者“有哗众取宠,取悦国际舆论之嫌”;也有人认为,作者勇气可嘉,敢于直面中国学术界的现实困境。面对国内同行的种种猜测与质疑,文章作者张月红昨天终于打破沉默,接受了本报记者独家采访。  因为被“深深刺痛”,所以要“自揭家短”  在国内学术圈,论文抄袭本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不过,此前谁都拿不出具体数据指出涉

    来源:文汇报

    时间:2010-09-17

  • 研究人员发现:酵母世界中存在"善意"的谎言

      一项发表在9月14日的《科学公共图书馆—生物学》上的研究表明,当这些单细胞真菌中的一些撒谎后,它们能够刺激整个种群的生长。酵母会分泌转化酵素,这种酶能够将蔗糖分解为果糖和葡萄糖,而后者正是酵母喜爱的食物。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酵母都能够分泌这种酶。有的仅仅会啜食由其他酵母生产的葡萄糖,进而“欺骗”了种群。但是这种吃白食的行为实际上对于集体是有利的:那些有“骗子”的种群(如上图)能够比没有“骗子”的种群多生长20%。这是缘于当周围的酵母较少时,它们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这些葡萄糖。因此通过吞食额外的葡萄糖,这些“骗子”帮了它们同伴一个忙。 

    来源:科学时报

    时间:2010-09-17

  • 李长安:研究生就业难尴尬了谁

    近来,河南农民工滕振国研究生毕业即失业,无奈只能重新去做农民工的遭遇,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中国这么一个人口教育水平低下的国度,发生这样的事情,无论是对滕振国本人还是对现行的研究生教育体制,都是一幕悲剧。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学生都被视为“天之骄子”,而研究生更是被视为骄子中的骄子。不过,1999年后开始实行的高校扩招制度,让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开始显现。令人担忧的是,就业难的问题很快蔓延到研究生阶层,滕振国的困境绝非个案。 就在本科生扩招的同时,研究生扩招政策也同步开始实施,此后研究生数量逐年大幅度递增。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硕士研究生

    来源:科学时报

    时间:2010-09-17

  • 卫生部专家就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再释疑

    正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是最牵动人心的话题。针对社会上的一些疑虑,卫生部相关专家日前再次释疑。 ■国产麻疹疫苗安全有效 问:此次强化免疫接种的疫苗是哪里生产的?安全性如何?有效性如何? 答:此次免疫接种所用的麻疹疫苗,来自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下属的北京、上海、武汉、兰州4所生物制品研究所,未使用进口疫苗。国产麻疹疫苗主要使用沪191麻疹减毒活疫苗株。麻疹疫苗的疫苗株是用鸡胚细胞培养出来的,这个疫苗不含防腐剂,也不含硫柳汞。 麻疹疫苗从1965年开始使用,到现在已经使用了44年,疫苗质量是可靠的,安全性有充分保障。我国曾对国内外麻疹减毒活疫

    来源:健康报

    时间:2010-09-17

  • 丹麦发现引发粉刺的细菌基因

         丹麦两位研究者日前报告说,他们发现了导致粉刺的细菌基因,为研发防治新药提供了新途径。         粉刺及其留下的疤痕是令很多人苦恼的难题。有些人经常长粉刺,而有些人不然。对粉刺开展研究的丹麦奥胡思大学的研究者指出,这种差异与皮肤细菌的特殊基因有关。         据皮肤医学专家汉斯·洛姆霍尔特介绍,细菌家族中的每个物种或一群物种,都有由数百或数千个基因构成的基因子集。研究小组挑选一些容易长粉刺者,将他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0-09-17

  • 科学家发现与肺癌相关的基因突变

           来自Genetech公司(已被罗氏制药收购)生物信息学与计算机生物学部,以及  Complete  Genomics公司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比对肺部肿瘤和正常组织中的基因序列,发现了多个与肺癌相关的基因突变,这些癌基因的发现对于未来研究肺癌靶向治疗,以及基因突变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自然》(Nature)杂志上。      文章的通讯作者是Genetech公司的张泽民(Zemin  Zhang,音译)博士,其早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之后获得宾夕法尼亚州立

    来源:健康时报

    时间:2010-09-17

  • Nature: 全基因组测序在美国已进入临床

        生物通报道  目前在美国已展开了小范围的基因组医学应用。一批医生开始利用全基因测序技术对患者进行疾病诊断,并显示了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尽管医院和保险公司还在为开展单基因诊断测试进行斗争,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仍然在采取严厉措施控制私人基因组公司的产品,在美国有越来越多的医生已经开始利用全基因组或外显子组测序技术。    “如果有一个医院正在利用该技术,就意味着其他医院在不久之后亦会开展起来,因为患者对此是举双手表示支持的,”密尔沃基威斯康辛州医学院人类分子遗传学中心的基因组学专家El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0-09-16

  • 美研究人员研制出人工卵巢

        生物通报道  美国布朗大学和妇婴医院研究人员研制了第一个人造卵巢,为生育研究提供了一个有潜力的新工具并有可能应用到癌症患者的不孕症治疗。研究小组利用实验室培育的卵巢获得了成熟卵子。研究论文发表在《辅助生殖与遗传学》(Journal of Assisted Reproduction and Genetics)杂志上。    “人的卵巢由三种主要的细胞类型组成,这是人类第一次利用三种细胞系生成了一个三维组织结构,”布朗大学Warren Alpert医学院妇产科学教授、妇婴医院生殖内分泌学及不孕症部门负责人Sandra C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0-09-16

  • 威尔士科学家克隆出人类巨细胞病毒

        生物通报道  威尔士的科学家组成的一个研究小组成功地克隆了人巨细胞病毒,为治疗潜在的致命疾病开辟了新希望。人巨细胞病毒(HCMV)是先天性畸形的主要传染原因。这类病毒感染器官移植、艾滋病和肿瘤等免疫功能低下患者时可导致致死性后果。由于科学家们无法在人体外稳定地复制人巨细胞病毒,从而阻碍了新治疗方法的发展。    加地夫大学医学院的 Richard Stanton博士是这项研究的负责人,他说道:“人巨细胞病毒拥有病毒最大的基因组,因此在实验室对其进行技术操作获得完整的克隆非常的困难。”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0-09-16

  • 上海多人眼科注射后不良反应续 已排除药物感染

      昨天,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眼科学术大会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部分参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注射治疗引起不良反应事件会诊的卫生部专家透露,目前所有采集到的患者样本中均未发现细菌,初步可以排除是使用阿伐斯汀注射液导致细菌感染。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主任委员黎晓新教授称,将阿伐斯汀用于眼疾的治疗,已经过相关部门批准。  患者眼部未发现细菌  据上海市卫生局9月10日通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有116名眼部出现“黄斑变性”患者接受“阿伐斯汀”的注射治疗,其中61人出现眼部红肿、视力模糊等局部反应症状。专家初步诊断为眼内炎。  昨天,受卫生部派遣赴上海参与患者会诊的北大人民医院眼科赵明威教授称,经

    来源:京华时报

    时间:2010-09-16

  • 研究称握手有力的人寿命可能更长久

        英国科学家的研究得出结论,握手有力的人很有可能会更长命。      医药研究理事会终身健康与老龄化小组发现,老年人若仍然可以有力地握手和快步走动,极有可能比无法这么做的老年人长命。      他们发现,一些简单的动作如握手、步行、从椅子上站起来和单脚平衡,就能判断老人家的体能。      小组的库珀说:“这些判断用在以人口为基础的研究已有很长的时间。他们可能是未来身体健康状态的有效指标。”      库珀说,医学界还须要进行更多研究,以确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间:2010-09-16

  • 我国已建成超级细菌监测网

     我国已建成“超级细菌”监测网络,记者今天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我国已经设立了包括协和医院、北大医院在内的19家哨点医院。卫生部要求各地发现“耐药细菌”病例必须在12小时内上报。北京市也将于今年年底前建立起自己的细菌耐药监测网,“超级细菌”是其监测重点。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今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卫生部尚未接到任何“超级细菌”病例的报告。卫生部门已经要求医疗机构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对重点患者的检测和监测,加强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防止耐药细菌传播。  受卫生部委托,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制定了针对“超级细菌”的监测方案。目前,此方案正在卫生部接受审核,并将于近日公布并下

    来源:新浪科技

    时间:2010-09-16

  • 方舟子:麻疹疫苗接种的恐慌

    在疫苗接种被发明之前,“出疹子”(麻疹)和“出痘”(天花)是几乎每个儿童必过的两个关口。麻疹虽然不像天花那么可怕,但也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例如并发脑炎导致智力障碍。严重的能引起死亡,当儿童营养不良时,病死率可高达10%。 麻疹和天花都是由病毒引起的传染性极强的传染病,但是只要得过了,身体就终身对引起它们的病毒有了免疫力,不会再得了。疫苗接种的原理就是人为地让身体接触到没有毒性或毒性减弱的病毒,从此对该病毒产生免疫力。例如,我们把麻疹病毒放进受精的鸡蛋中培养,让病毒适应了鸡胚细胞的环境,对人体细胞的毒性就减弱了。注射这种减毒疫苗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却能让人体对麻疹病毒产生免疫力,一

    来源:中国青年报

    时间:2010-09-16

  • 新型纳米通道可用于单一离子检测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工程师日前研制出一种微型碳纳米通道,并使用该通道成功地观察到单一离子的运动。该碳纳米管通道有望在单一分子水平上的化学反应研究以及海水淡化系统中高灵敏探测器方面实现应用。研究成果发表在9月10日的《科学》杂志上。 科学家在这项研究中发现,盐水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不但能够快速通过碳纳米管,而且在某些条件下,这两种离子还能一个接一个地移动,就像人轮流通过独木桥一样。 现有的一些纳米级通道,比如常用的硅基纳米孔,其适用的分子只有像DNA或者聚合物这样的大分子,稍小一点的分子会因为移动速度太快而来不及检测。而这种新型纳米级通道的长度大约是现有的纳

    来源:科学网

    时间:2010-09-16

  • 科学家论造假为何无孔不入 利益驱使是根本

        9月7日《中国青年报》的《民调显示99.5%的人曾遇作假不该引国人戒惧吗》一文披露:“如今,作假行为似乎无处不在,假货、假学历、假养生、假景点……”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网对1365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仅0.5%人肯定自己没遇到过作假行为。具体来说,85.1%遭遇过“短信诈骗”,83.7%的人遭遇过“假货”,77%的人遭遇过“盗版书”。其他还有虚假报道(70.4%)、盗版CD(70.3%)、街头骗术(70.2%)、假政绩(57.1%)、假发票(52%)、学历作假(42%)、学术作假(41.8%)等。造假为何如此猖狂,如此肆无忌惮?  对上级负责的行政体制和

    来源:科学时报

    时间:2010-09-16

  • MIT具自我修复能力太阳能电池 模仿光合作用

     布满磷脂盘状物(phospholipid  disks)的碳纳米管,能让太阳能电池具备自我修复(self-repairing)的功能,就像是植物行光合作用。这种光电化学(photoelectrochemical)太阳能电池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研究人员所开发,其能源转换效率号称可达到目前效能最佳之固态太阳能光电板的两倍。    以人工方式进行的太阳能转换,以及自然界的太阳能转换,两者间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工程师会为太阳能电池做防护,以避免固态无机材料的逐渐劣化;而自然界的太阳能转换,是通过光合作用,来预防并修复不可避免的液态有机材料损坏。    在自然

    来源:电子工程世界网

    时间:2010-09-16

  • 单细胞生物也爱思考

        一个生物体没有大脑并不能说明它不会思考。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Tanya  Latty和Madeleine  Beekman利用单细胞的黏菌进行了一项“食物试验”:在简单的测试中,这种类似于真菌的生物体必须在不能吃的琼脂中选择食用浓度为2%、6%或10%的燕麦片——这之间的差别是相当明显的。在复杂的测试中,它们必须在浓度为6%、8%或10%的燕麦片中作出选择—

    来源:科学时报

    时间:2010-09-16

  • 科学家克隆出人体病毒细胞

    一组威尔士的科学家最近成功的克隆出人体病毒细胞,这给治疗潜在的有生命威胁的疾病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人体细胞巨化病毒(简称HCMV)大多都是造成先天畸形的主要影响成因。这种病毒还能引发移植患者和艾滋病患者的其他有生命危险的疾病。由于科学家无法在人体外复制HCMV病毒,使得研究新的相应的治疗方法的发展一直受到阻碍。 这项研究的带头人,卡迪夫大学医学院的理查德斯坦顿博士说道:“HCMV病毒是目前为止影响人类健康的病毒中的最大染色体组—然而在技术上却很难实现在实验室里克隆出完整的形式。” “卡迪夫公共卫生实验室从菌株里克隆的一套病毒能帮助我们鉴定出造成体外病毒不稳定性的基因。” “在鉴定完这些基因后,

    来源:凤凰网

    时间:2010-09-16

  • 9月13日JCI杂志精选目录

    1.抑制Jak2治疗癌症    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是一组以骨髓髓系中一系或多系增殖为特征的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就可能最终发展导致骨髓衰竭和急性髓细胞样白血病。研究人员曾证实骨髓增殖性肿瘤与JAK2基因的激活突变有关,从而使JAK2成为了骨髓增殖性肿瘤的治疗靶点。然而目前针对JAK2抑制的治疗策略的效力却非常有限,同时伴随显著的毒性。在这篇论文中,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Ross Levine和他的研究小组通过药物靶向HSP90的方法间接抑制了JAK2活性。研究人员在两个骨髓增殖性肿瘤小鼠模型中通过抑制HSP90促进了JAK2的降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0-09-15


页次:2050/2937  共58722篇文章  
分页:[<<][2041][2042][2043][2044][2045][2046][2047][2048][2049][205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