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挑战旧观点>>重新解读卫星DNA重要功能
《eLife》最新文章表明,“垃圾DNA”对确保染色体正确捆绑在细胞核上起重要作用,如果缺乏这些基因,细胞无法生存,这个新发现的功能似乎在许多物种中保守。
• 武汉大学开发新方法,灵敏检测乙肝病毒cccDNA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研究人员近日利用微滴式数字PCR(ddPCR)技术,开发出一种新型的HBV检测方法。它的优势在于能够检测血清、单细胞和组织样本中的cccDNA。
• DNA智商检测:到底是黑科技还是大忽悠?[心得点评]
如果花几百块钱做一次DNA检测,就能预测你获得博士学位的几率,或预测孩子是否能被著名的私立小学录取。你是觉得高兴,还是觉得可怕?据《麻省理工科技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报道,这即将成为现实。
• “盗版”DNA:人工模仿DNA的分子成功了!
科学家们现在不仅可以人造DNA分子模仿它们的生物结构,而且这些人工合成分子也能承担功能,甚至超越天然生物成分。
• 近200个新非编码DNA如何影响癌症?
我们常说基因突变可能导致癌症,今天(4月2日)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和Moores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在《Nature Genetics》上报道了约200个新致癌非编码DNA突变,这些曾被人忽视的遗传突变在癌症中起着令人惊讶的重要作用。
• 《Science》首次报道半甲基化DNA新功能
我们知道,精确的DNA包装压缩影响基因表达。你知道DNA是如何扭成一圈一圈的形状吗?
• 赛默飞收购DNA快速鉴定公司IntegenX
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在上周五宣布,它已经收购了美国IntegenX公司。这家提供人类DNA快速鉴定系统,适合法医和执法应用。此项交易的具体条款未透露。
• 原来健康组织中也有这么多环状DNA
传统的观念认为,人类基因组通常形成稳定的染色体,只有肿瘤细胞才拥有染色体外环状DNA(eccDNA)。然而,哥本哈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这种环状DNA也存在于正常组织中,有些甚至还拥有一个或多个可表达的基因。
• Cell Res:CRISPR/Cas12a切割ssDNA的新活性
尽管存在一些潜在的安全风险和一定的伦理之争,CRISPR/Cas9系统出于其相对精准和高效,已开始被应用于临床的研究。同时,科学家开始将CRISPR系统引入核酸快速检测领域,期望为现有的临床诊断技术带来突破。
• 110个癌症相关基因!最新测序技术解析“DNA成环”
在有史以来最全面的研究中,英国伦敦癌症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发现了110个与乳腺癌风险增加有关的基因。
• 张燕:新CRISPR-Cas9工具可精确编辑RNA和DNA
CRISPR-Cas9技术在短短五年内风靡全球实验室,成为了生物科学领域最炙手可热的研究工具,它可以对基因进行定点的精确编辑,但是大多数CRISPR工具只能编辑基因组DNA,并不能在RNA上编辑。
• Nature子刊:生长信号转导与DNA损伤修复两大领域的重要进展
之前的研究表明,机体营养过剩或者生长信号的过度活化与基因组不稳定性和肿瘤发生密切相关,但具体的分子机制一直不清楚。
• 华人研究组Nature解析“从头开始的DNA甲基化”
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一个研究小组解析了在DNA甲基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一种酶的晶体结构,这对于了解“从头开始的DNA甲基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 Nature追问生物学本源问题:最常见的DNA突变是如何发生的?
突变的存在其实是一个真正的壮举,因为它必须克服一些基本的物理学。碱基配对需要一定的能量,最简单,最节能的配对就是“正确的的”配对,即A-T和C-G。
• 曹雪涛院士2018年Nature发文:多项先进技术解析关键DNA修饰酶
利用紫外交联免疫共沉淀结合高通量测序(CLIP-seq)和单个核苷酸分辨率的全转录组RNA甲基化测序等RNA相关组学技术,研究人员发现DNA羟甲基化酶Tet2能够作为一种RNA结合蛋白作用于免疫分子mRNA水平,进而促进感染状态下机体外周血天然免疫细胞的数量增加,利于病原体的清除。
• 百年谜题:DNA研究揭示细胞到底是如何分裂的
麻省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解答了一项关于细胞到底是如何分裂的百年谜题,这一发现揭示了单个细胞如何将折叠10,000倍的DNA在两个相同的细胞之间进行分配的机制,这是生物体生长,修复和维持所必需的过程,但是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都不清楚具体的细节,而在这篇文章汇总,研究人员通过生化和成像技术结合复杂的数学分析第一次揭示了这些细节。
• 《Science》封面故事:摆动手臂吧,DNA机器人!
慕尼黑工业大学的Friedrich C. Simmel团队在《Science》发表文章,介绍了一款德国制造的灵活DNA手臂。
• CRISPR/Cas9蛋白切割DNA过程中的调控和校验机制
研究人员展示了Cas9可以自发地在三种主要构象中转换,揭示了Cas9蛋白与PAM远端DNA/RNA双链相互作用可长程别构调控Cas9切割结构域的局部构象,这是Cas9切割靶标DNA之前的最后校验步骤。最后,该文提出了优化和设计高保真Cas9的新思路,即通过突变Cas9蛋白以影响这种长程别构调控机制,可提高Cas9的识别特异性。
• 《Cell》子刊:阻断癌细胞DNA修复真的很难吗?
发表在《Cell Reports》的一篇文章证明,蛋白质RYBP可以使癌细胞对DNA损伤更敏感。
• 比单细胞DNA测序更胜一筹,准确描述单个癌细胞特征
德克萨斯大学医学院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研发了一种新技术,并由此构建了新型遗传模型,解释了一种常见的早期乳腺癌(乳腺导管内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是如何发展为更具侵袭性的癌症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