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可能解决有关激素破坏物质的争论

【字体: 时间:2001年01月24日 来源:

编辑推荐:

  

  

【生物通编译】

东京消息:研究者们相信,通过研究人类和动物对化学物质作出反应的遗传差异,可以最终在有关破坏内分泌的化学物质对健康影响方面达成意见一致。

上个月在横滨召开的一个内分泌破坏物的国际会议上,与会者同意某些这种化学物质在相当地的剂量下就可以产生毒害作用。但是在这次由日本政府环境部赞助的第三次年会上,对这种作用的机制仍然所之甚少。

内分泌破坏物是那些通过干扰正常激素过程的,影响人类或动物健康的化学物质。它们被激素受体所介导,因此可以在相当低的剂量产生毒害作用。相信这种假设的人对将标准危险性评估用于有毒化学物质提出疑问,这种标准评估主要用于致癌物的检测,不足以评估内分泌破坏物质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险。

日本环境部的环境健康和安全分支的负责人Hirozo Ueda说:“这些会议中首先讨论的问题是有关到底是否存在‘低剂量效应’。但是现在我们正在进行讨论什么化学物质与低剂量效应相关,什么不相关。”

研究者们在是否一个低于某值就可以认为是安全的阈值的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美国环境保护局的国家健康和环境效应研究实验室可再生有毒物质研究的负责人Robert Kavlock说:“还没有在阈值是否存在方面达成共识。”

可疑化合物,如广泛应用于塑料和粘合剂制造中的双酚A的动物研究的结果目前还是非决定性的。Kavlock说:“我对双酚A的实验数据尤其感到困惑,某些实验室认为它是一种较强的雌激素,其它实验室则没有发现这种作用。这个谜的解决需要从机制水平来实现。”

某些科学家指出在对破坏内分泌的化学物的反应方面存在大的遗传变异性,现在他们对毒理基因组学,以及新工具,如基因表达总廓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进行讨论,认为这些可能是了解这些化学物质对动物和人类作用的关键所在。

Missouri-Columbia大学的生物学教授,Frederick vom Saal说:“证据是在不同品系的小鼠中可能有对这些化学物质1000倍更高的反应。使用一个十倍修正或安全因子调节与该数据完全不符。”

Kavlock说:“很明显毒理基因组学在了解毒理学如何作用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他指出在这个过程中仍然存在着问题。他说:“仍需证明的是,这些新技术事实上可以提供了解破坏内分泌的化学物的作用模型的工具,以及是否它们可以用来监控人群中出现的信号。”

政府对内分泌破坏物质进行调控仍然是多年后的事情。美国环境保护局正在进行一项计划,批准检测化学物质的方法,该计划将需要数年的时间得以完成。在完成之前不会出台任何调控政策。而日本官员称在日本,对这类物质进行调控还需要至少十年的时间。

——生物通摘译自1月18日

(未经允许,不得转摘)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