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发现:线粒体DNA重组现象对夏娃学说提出挑战

【字体: 时间:2004年05月19日 来源:

编辑推荐:

  

  [AD340X300]

生物通讯:线粒体是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为细胞提供能量的细胞器,由于一直以来认为人类受精卵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源自母亲的卵子,父亲的精子基本上就是个会游动的细胞核,对受精卵最主要(也最重要)的贡献就是提供核染色体,因此每个人体内细胞的粒线体几乎全是从母亲来的。就人类的粒线体DNA而言,人类是个母系家族。"Mitochondrial Eve",有译作母系线粒体遗传,或者称为线粒体夏娃,或者称为夏娃学说,是科学家追溯现代人起源地的一种方法,通过比较世界各地人群的线粒体DNA的相似性,我们有可能追溯到最早的一位母亲——推论现代人起源15万年前非洲的一位"夏娃"。

最新的研究发现,这位假设生活在约15万年前的理论上的现代人之母, “Mitochondrial Eve”(线粒体夏娃),关于其年龄的推测可能是错误的。研究人员表示,确定其年龄的一个关键的假设——线粒体DNA分子不会与其他分子交换片断——是错误的。这个发现对进化过程中的许多发现提出了置疑,包括早期人类的迁移情况和各个语言之间的联系。

一直以来,研究人员都根据线粒体中DNA的稳定性去测定在遥远的过去所发生的事件之间的时间关系。不同于染色体DNA是父亲与母亲基因的混合物,线粒体DNA直接从母亲继承而来。而且,线粒体DNA分子之间一直被认为不会发生DNA片断交换。相反,染色体通常都会发生交换,从而在每个新的一代中创造出新基因。因此,线粒体仅有的一些变化似乎是自发突变造成的。并且,由于突变可以一种可预测的比率叠加起来,所以通过比较现代人类和祖先的线粒体DNA之间的差别就可以估算这两个群体之间的时间间隔。 

然而,若干年前研究人员获得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发现:一个男性不仅从其母亲那里遗传到线粒体DNA,而且也从父亲那里遗传到了一些线粒体DNA。在目前的研究中,哈佛医学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in Boston)的Konstantin Khrapko和他的同事利用罕见的小故障去检验线粒体DNA不能重组的假设。研究组成员对这位男性的线粒体DNA进行测序,并与其父母的的线粒体DNA进行比较。结果他们发现来自父亲的线粒体DNA和来自母亲的线粒体DNA混合在一起。 

另外实验表明,当复制线粒体DNA酶停止复制母亲的DNA而转到父亲的DNA并从相同的位点开始复制(反之亦然)时这种重组就会发生。这一实验结果发表在5月14日的Science上。 

“这些资料是很有说服力的”,Duke University(in Durham, North Carolina)的分子生物学家R. Sanders Williams说。“其中的含意就是这种重组在我们的细胞中一直都在发生着。显然线粒体DNA的历史是并不如人们之前所认为或所希望的那样清楚“,Columbia University(in New York City)的分子生物学家Eric Shron说,“现在人们还不知道重组怎样改变了线粒体DNA,现在说分子钟走得比之前所认为的快或慢还为时过早。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线粒体|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