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及主任选介(下)

【字体: 时间:2006年11月17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生命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及主任选介(下)

  

生物通综合:

病毒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迎新街100号100052 依托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 电话:010-63519566,010-63519784 实验室主任:侯云德

中国工程院院士侯云德(双聘院士)

    侯云德  男,1929年出生,江苏省常州市人。分子病毒学家,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自1985年起担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所长,世界卫生组织病毒研究中心主任,病毒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并连任三届国家863高新技术发展计划生物技术领域首席科学家。1998年起任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工程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2003年被聘为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从事医学病毒学研究40余年,在干扰素及痘苗病毒基因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方面具有突出的建树,为我国医学分子病毒学和基因工程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约280余篇,主要著作9部。获部级以上成果奖21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卫生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8项。1994年获何梁何利医学基金奖,1996年获中国医学科学奖。获国家新药证书5个

  计划生育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http://www.rpb.ioz.ac.cn/html/index.php, 地址:北京市(直辖市)海淀区中关村路19号100080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电话:010-62529326,010-62563923 实验室主任:段恩奎

段恩奎简介

1956年6月出生于陕西凤翔。现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中国动物学会副理事长和中科院研究生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兼任美国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生殖生物学实验室客座研究员。1995年-1996年和1998年,先后赴澳大利亚University of New England、美国Kansas University医学中心从事动物生殖免疫和胚胎植入分子机理的合作研究。1997年入选中国科学院“****",2001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优秀入选者。主要从事生殖生物学基础理论和胚胎植入分子机理的研究。现为国家973项目首席助理,主持国家攀登计划子项目、国家基金、中国科学院“****”等7项课题。主编、参编专著5部、在国内、外发表论文75篇,其中SCI论文31篇。获省、部级成果奖3项、并获“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陕西科技新秀”和国务院“政府特贴”等奖励。

 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http://gene.fudan.edu.cn/introduction/title.htm,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200433 依托单位:复旦大学 电话:021-65642422 实验室主任:余龙

“****”教授风采:余龙

  余龙,复旦大学生命学院****特聘教授。聘任岗位:遗传学。博士生导师。

  个人简介

  职务: 复旦大学遗传研究所人类新基因研究课题组组长;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副主任;复旦大学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学术兼职:中国遗传学会基因组学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编委; 国外医学《医学遗传学》分册杂志编委;《中华中西医杂志》编委;《中华新医学》杂志编委

  主要研究方向

  1. 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基因的克隆、表达、功能研究分析;
  2. 人类医学分子遗传学:疾病相关基因的连锁分析、制图定位,遗传病家系的收集、调查及基因诊断;
  3. 基因功能、蛋白质结构的生物信息学研究。

  代表性论文: 1996年以来,有关人类新基因的研究工作已分别在Biochemical. J杂志发表论文2篇;Genomics杂志发表论文10篇;在C.C.G杂志发表论文4篇;在 Biochemical Genet杂志发表论文2篇;在DNA Sequence杂志发表论文1篇;在《中国科学》杂志发表论文4篇;在《科学通报》发表10篇 ;在英文版的《中华医学杂志》发表论文3篇 ;在P.N.A.S杂志发表论文2篇;J. Bio. Chem杂志发表1篇 ,上述 SCI论文共计39篇。

  科技成果奖

  1.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891003) 主要完成人 DRCHENNE型肌营养不良患者及携带者的心脏功能改变的综合研究。
  2. 国家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二等奖(1994) 第四完成人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临床,生化,基因结构和蛋白功能的系列研究。
  3. 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6年,闽政1996---48号) 第二完成人中国人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患者和携带者基因突变特征及应用研究。
  4. 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年) 第四完成人肝豆状核变性基因突变特征携带者检测及症状前患者的基因诊断。

  荣誉奖励

  1.1996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2.1996年,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授予“杰出青年学者奖”。
  3.1997年,上海市科协授予“上海市科技精英”提名奖。
  4.1997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授予“中国优秀博士后奖”。
  5.2000年, 国家教育部“****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http://www.ioz.ac.cn/department/ipmlab/index.ht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路街19号100080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电话:010-62560396 实验室主任:康 乐

康乐简介

1990年做为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和科技大学研究生院,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任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局长。兼任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副主席,国家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和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副主任,国际直翅类学者学会会员、国际应用蝗虫学协会协理(Associate)、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生态系统联络组专家代表, Insect Science杂志主编,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和中国昆虫学会副理事长。长期从事昆虫生态学研究,特别是在昆虫群落生态学、化学生态学、生态基因组学和昆虫抗寒性等研究方面有良好的研究基础。在国内外发表研究论文140余篇,专著2册, 在Science, PNAS(USA), Oecologia,Regulatory Peptides,Pysiological Entomology和Environmental Entomology等国际重要学术刊物有论文发表。现主持国家“863”、国家基金委重点和中国科学院方向性项目多项。1992年获中国第三届青年科技奖,1997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一完成人)和青年科学家奖一等奖,同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1998年获中国科学院十大杰出青年称号,同年入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第一完成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专家。
 
  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http://159.226.116.165/, http://www.pcce.gov.cn/,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定门外大屯路917大楼 邮政编码:100101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电 话:010-64854467,64889380 实验室主任:王道文 
 
   王道文,项目首席科学家,男,37岁,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90年1月-1993年3月在英国John Innes Centre学习并获博士学位,1993年4月-1997年2月在英国John Innes Centre从事博士后研究。1997年3月获中科院“****”资助岗位后回中科院遗传发育所任课题组长,同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主要从事小麦籽粒蛋白品质遗传改良、植物营养分子生理学以及植物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现主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转基因植物研究与产业化专项以及国家高技术计划(863)研究项目所资助课题研究工作。已培养研究生6名,现有在读研究生11名。国际学术组织任职包括担任美国McKnight基金会项目委员会顾问、英国University of Central Lancashire 荣誉研究员、以及国际刊物“Biologist”的编委。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代表性学术论文于国际刊物“Science”,“Plant Cell”,“Plant Journal”,“Virology”,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等。
 
   蛋白质工程及植物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http://www.pepge.pku.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路5号 邮政编码:100871 依托单位:北京大学 电话:010-62751848 实验室主任:朱玉贤

  微生物资源前期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 http://www.im.ac.cn/jg/jg_5.php, 地 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北一条13号 邮政编码:100080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 电 话:010-62624971 实验室主任:黄 力

黄力研究员 

  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主要履历及经历
1982年 西北大学 学士
1983-1985年 加拿大Guelph大学 硕士
1985-1988年 加拿大Guelph大学 博士
1988-1993年 美国Johns Hopkins大学 博士后
1993-1996年 美国Pomona学院 助理教授
1996年 1996年 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
1996-2001年 微生物资源前期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 副主任
1998年 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01年-现在 微生物资源前期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 主任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资源研究中心 主任
主要研究领域

    本实验室主要研究极端嗜热古菌DNA复制机制及染色体结构。

  古菌多生长于极端自然环境,被认为是与细菌和真核生物并列的、生命的第三种形式。研究表明,古菌在遗传信息的传递方面(如DNA复制、转录、翻译等)与真核生物相似;而在中央代谢(如产能)方面则与细菌接近。因此,研究古菌不仅对于阐明生命运动的基本规律、揭示生命起源和物种进化等方面的奥秘具有重大意义,而且有助于了解较为复杂的真核生物的一些重要生物学过程。从发展生物技术的角度看,极端环境古菌所产生的极端酶比普通酶更能耐受严酷条件(如高温、酸碱、有机溶剂等),因而在许多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对古菌的科学和商业兴趣促成了古菌研究的迅速发展。

  DNA复制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基本生物学过程。关于真核生物和细菌DNA复制的研究已经开展了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这些生物DNA复制的特点和机制有了一定的了解。相比之下,古菌DNA复制的研究则刚刚起步。本实验室以极端嗜热古菌—硫化叶菌及其遗传因子(包括病毒和质粒)为模式系统,开展了对其复制原点和复制蛋白的研究。这一研究的目的在于认识硫化叶菌DNA复制的分子机制及环境适应性,同时也为了解真核生物DNA复制过程提供帮助。作为这项研究的一部分,本实验室还在构建可在硫化叶菌和大肠杆菌中自主复制的穿梭质粒,以便在嗜热古菌中开展遗传操作。
"
  极端嗜热古菌DNA具有独特的拓扑学性质,即呈松弛状态。而在真核生物、细菌和常温古菌中,闭环双链DNA分子通常呈负超螺旋状态。尽管极端嗜热古菌DNA在总体上呈松弛状态,但在DNA结合蛋白的作用下,DNA的裸露区域有可能存在超螺旋张力。超螺旋张力对DNA结构、功能及热稳定性均有重要影响。极端嗜热古菌产生多种DNA结合蛋白。本实验室开展了对硫化叶菌染色体DNA结合蛋白的研究。这一研究的目的是认识这些蛋白对于硫化叶菌染色体结构及热稳定性的影响,并揭示该菌染色体结构与DNA复制等遗传过程之间的关系。


承担课题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极端嗜热古菌染色体结构与DNA复制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极端嗜热古菌DNA复制的分子机制”;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极端嗜热微生物遗传过程及环境适应性机制的蛋白互作分析和相关重要功能基因的研究”和“极端环境微生物遗传转化系统的建立及其应用”;“863”课题“未培养微生物基因资源的利用”。

  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http://www.biomembrane.ioz.ac.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路19号 邮编:100080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电话:010-62610432 实验室主任:陈 佺

陈佺研究员

男。1964年4月26日出生。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1999-)、中国科学院“****”国外引进杰出人才、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94-2000分别在曼切斯特大学生命科学院生命科学院和美国克里夫兰医学基金会Lerner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细胞凋亡信号转导及癌症生物学研究。主持国家973项目、中科院重大项目创新工程、中国科学院“****”和第三世界科学基金会资助等课题项目。在Blood,Cell Death and Differentiation, Oncogene, J.Cell Science等学术杂志共发表论文20余篇。申请专利两项。获1999年度美国癌症研究学会(AACR)癌症研究青年学者奖。

目前,担任《科学通报》特约编委;《中国科学》、《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进展》特约审稿人;《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编委;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委员;生物膜与膜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曾担任JBC、Trends in Cell Biology, FEBS letters等杂志审稿人;美国癌症研究学会会员。

 癌基因及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http://www.hvri.ac.cn/, 地 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马端街427号 邮政编码:150001 依托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电 话:0451-2734181,2510712 实验室主任:童光志

童光志

  男, 湖北省蕲春县人,1962年10月8日生。编委基本情况

现职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所长助理、研究员,

  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博士生导师。

学历

  82年毕业于华中农学院兽医系, 获农学学士学位

  85年毕业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 获农学硕士学位

  9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获农学博士学位

学术兼职、社会兼职、荣誉奖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首批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和农业部“神农计划”提名人,中国农业科学院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政协黑龙江省第八届委员,东北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

  扬州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客座教授,上海动物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农业部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委员会委员,农业部畜牧兽医局科技领导小组兽医专家组成员,

  农业部兽药评审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博士后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生物技术分会副理事长,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理事,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理事,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预防兽医学进展》主编,《病毒学报》《中国农业科学》《中国畜禽传染病》《生物技术通报》《畜牧兽医学报》《中国兽医科技》《农业生物技术学报》和《中国兽医学报》编委。

  中国农业科学院十佳青年(97),哈尔滨市第六届十大杰出青年,哈尔滨市第四届青年科技奖获得者,首届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

主要工作经历

  1982-1986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从事马传染性贫血病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1986-1988 在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从事牛I型和IV型疱疹病毒的分子克隆,物理图谱及重复序列研究

  1989-1993 在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牛疱疹病毒及马传染性贫血病毒等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1993-1996.1 在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美国农业部动物疾病研究中心作为访问教授从事牛恶性卡他热病毒(牛III型疱疹病毒)变异的分子基础研究

  1996.1-现在 在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马传贫强弱毒比较及弱毒减毒分子基础; 鸡、牛和猪? 疱疹病毒基因工程疫苗及其强弱毒分子鉴别诊断方法的研究; 猪生殖-呼吸综合征病毒致病及免疫机理的研究。

研究成果

  1、《肉食兽细小病毒通用核酸探针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获1992年总后勤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2、《犬腺病毒通用和特异DNA探针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获1992年总后勤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3、《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三个基因的克隆鉴定及研究》获1997年哈尔滨市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4、《猪呼吸及生殖障碍综合征病原的分离鉴定》获1997年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5、《伪狂犬病强弱毒复合PCR鉴别诊断技术及应用》1999通过黑龙江省科委成果鉴定。

  6、《伪狂犬病强弱毒重组gE-ELISA鉴别诊断方法的建立及应用》1999年通过农业部成果鉴定

  7、《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重组核衣壳蛋白的表达及应用》1999年通过农业部成果鉴定。

  8、《鸡痘和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二价基因工程疫苗》2000年通过农业部成果鉴定。

  9、《马传染性贫血病驴白细胞弱毒疫苗株及其亲本驴强毒株分子特性的研究》1999年11月通过农业部成果鉴定。
 

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 http://www.nlpmg.labs.gov.cn, 地址:上海市枫林路300号 邮编:200032 电话:021-54924014, 传真:021-54924015E-mail:jqcheng@sibs.ac.cn, hyan@sibs.ac.cn 

     陈晓亚,中科院院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江苏扬州人。现任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所长、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国际棉花基因组协调委员会(ICGI)委员等职。

长期从事植物次生代谢和棉纤维发育研究,早期曾从事植物分类学研究。对植物倍半萜代谢,尤其是棉花和青蒿萜类生物合成及调控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克隆鉴定了棉酚合成途径一系列酶和调控因子基因,并将棉花漆酶用于环境修复。通过对棉纤维发育相关转录因子的分析,鉴定了调控基因并提出其内含子起重要作用,为揭示棉纤维和植物表皮毛细胞发育的分子机制做出了贡献。在植物microRNA领域,发现激素和miR160通过生长素应答因子控制根尖顶端细胞分化和根冠形成。

主要研究工作包括:
1、棉纤维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克隆棉纤维发育相关基因,尤其是关键转录调控因子,分析这些调控因子的基因结构和遗传特征;分析棉纤维细胞生长的调控机制;通过与模式植物拟南芥的比较,阐述植物表皮毛细胞分化和发育的生理生化机制。
2、青蒿萜类合酶的克隆与分析,以及青蒿素生物合成的调控机制;分析激素信号和光信号对青蒿素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的调控,分析青蒿素生物合成的节律性变化。
3、棉酚代谢途径及调控;克隆分析棉酚途径酶基因,包括d-杜松烯合酶、d-杜松烯-8-羟化酶、漆酶等;克隆分析相关的转录调控因子,包括WRKY转录因子和bZIP转录因子等。

近期代表性论文 

[1] Wang Jia-Wei, Wang Ling-Jian, Mao Ying-Bo, Cai Wen-Juan, Xue Hong-Wei, and Chen Xiao-Ya. 2005. Control of Root Cap Formation by MicroRNA-targeted Auxin Response Factors in Arabidopsis. Plant Cell 17 (8):2204-2216.

[2]   Wang S, Wang JW, Yu N, Li CH, Luo B, Gou JY, Wang LJ, Chen XY (2004). Control of Plant Trichome Development by a Cotton Fiber MYB Gene. Plant Cell  16(9):2323-2334.

[3]   Wang GD, Li QJ, Luo B, Chen XY (2004). Ex planta phytoremediation of trichlorophenol and phenolic allelochemicals via an engineered secretory laccase. Nat Biotechnol. 22: 893-897.

[4]   Xu YH, Wang JW, Wang S, Wang JY, and Chen XY (2004). Characterization of GaWRKY1, a cotton transcription factor that regulates the sesquiterpene synthase gene (+)-d-cadinene synthase-A. Plant Physiol.135: 507-515.

[5]   Zhu YQ, Xu KX, Luo B, Wang JW, and Chen XY (2003). An 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GhWBC1 from elongating cotton fibers. Plant Physiol.133: 580-588.

[6]   朱勇清 许可香 陈晓亚(2003). 棉花li突变体生长素极性运输的变化.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29: 15-20.

[7]   Lu S, Xu R, Jia JW, Pang J, Matsuda SPT, and Chen XY (2002). Cloning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zation of a b-Pinene Synthase from Artemisia annua L. That Shows a Circadian Pattern of Expression. Plant Physiology 130: 477-486.

[8]   Li, Chun-Hong, Yong-Qing Zhu, Yu-Ling Meng, Jia-Wei Wang, Ke-Xiang Xu, Tian-Zhen Zhang, Xiao-Ya Chen (2002). Isolation of genes preferentially expressed in cotton fibers by cDNA filter arrays and RT-PCR. Plant Science 163: 1113-1120.

[9]   Luo P, Wang YH, Wang G., Essenberg M, and Chen XY (2001). Molecular cloning and functional identification of (+)-d-cadinene-8-hydroxylase, a cytochrome P450 monooxygenase (CYP706B1) of cotton sesquiterpene biosynthesis. Plant Journal 28: 95-104.


  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http://www.agrocbi.labs.gov.cn,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 邮政编码:100094 依托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电 话:010-62893332 实验室主任:于嘉林

于嘉林  

 
学习与工作经历
 
1975.04-1978.2  知青/工人;
1978.02-1982,01 山东农学院学生;
1982.09-1985,07 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
1985,08- 中国农业大学, 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植物病毒的分子生物学和植物基因工程育种的应用基础研究。   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http://www.mbtech.sdu.edu.cn/,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山大路27号 邮编:250100 依托单位:山东大学 电话:0531-8364429 实验室主任:曲音波

  热带作物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http://www.itbb.org.cn/contactus3.htm,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城西路 邮编:571101 依托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电话:0898-66989226 实验室主任:张春发

  生物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 http://ls.zsu.edu.cn/sklbc/home/sklbc.htm, 地 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 依托单位:中山大学 邮政编码:510275 电 话:020-84113860 实验室主任:庞 义

  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http://www.cau.edu.cn/sklppb/, 地 址:北京市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 邮政编码:100094 依托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电 话:010-62893475 实验室主任:武维华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