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学者论坛召开

【字体: 时间:2006年12月11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2006年学者论坛召开

  

“百人学者论坛”2006年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举行  

     【新闻网讯】中科院“百人学者论坛”2006年学术研讨会于11月30日至12月1日在广州隆重召开。此次会议是由中科院“****”办公室、“百人学者论坛”办公室主办, 中科院广州分院、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所承办的****学者学术研讨会。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院长陈勇、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党委书记邓勇、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副所长徐义刚、中国科学院人事教育局科技干部处副处长庞维、“百人学者论坛”理事长方晓红参加了开幕式并分别致辞。 来自中国科学院不同单位的40多名****学者和广州地化所研究生等一百多人参加了此次会议的学术交流。

    此次广州会议的宗旨是凝聚人才、广泛交流、鼓励交叉、加强合作、促进创新。会议议题包括人口健康与相关基础科学,资源、环境与生态科学,地球科学,能源问题等。中国科技大学李曙光院士、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院长陈凌研究员,中科院微生物所东秀珠研究员受邀做了大会报告。29个来自不同专业的学术报告不仅让来自不同单位的****学者眼界大开,而且为****学者和在学研究生提供了一次难得的交流机会。

    “百人学者论坛”是中国科学院人教局为了加强“****”学者之间及其与国内外杰出学者的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充分发挥****学者高层次、多学科的群体优势,促进不同学科的交叉和新的学科增长点的产生,根据“****”入选者的要求和倡议,于2004年正式批准成立的。“百人学者论坛”自成立以来已举办了十多场小型学术前沿报告会,建立了“SCIENCE100”网络交流平台,并积极组织交叉学科领域科研项目前期预研和申请,促进****学者在研究生教育中发挥作用。
中科大****教授解析p53突破性研究 

   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与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Hefei  National  Laboratory  for  Physical  Sciences  at  Microscale),以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系的研究人员在p53与细胞凋亡过程中的重要蛋白家族Bcl-2的相互作用研究方面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他们发现p53可以激活Bad(Bcl-2  antagonist  of  cell  death)转录因子,并在线粒体中形成Bad/p53复合物诱导细胞凋亡。这是首次发现Bad因子在p53转录介导与非转录介导的途径中扮演着“双面”角色。这一研究成果即将公布在12月的《MCB》(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吴缅,之前他们与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合作研究发现的Livin蛋白降解功能也是首次发现的一项重要的研究成果(见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发表重要研究成果)。

          细胞凋亡(apoptosis)又称为细胞程序化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是一种参与生物体许多过程的细胞去除机制,是由基因编程调控的细胞主动自杀过程。它和细胞增殖都是生命的基本现象,是维持体内细胞数量动态平衡的基本措施。在胚胎发育阶段通过细胞凋亡清除多余的和已完成使命的细胞,保证了胚胎的正常发育;在成年阶段通过细胞凋亡清除衰老和病变的细胞,保证了机体的健康。

        细胞凋亡的过程很复杂,与此有关的两大家族即Bcl-2和caspase蛋白家族,其中BCL-2家族在细胞凋亡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Bcl-2蛋白虽然存在于线粒体膜、内质网膜以及外核膜上,但主要定位于线粒体外膜,有拮抗促凋亡蛋白的功能。之前的研究发现p53能刺激Bcl-2家族中在细胞凋亡前起作用的成员(如Bax,Bad)的表达,这将导致线粒体内外膜间的物质释放,如细胞色素C和Smac/DIABLO,它们都是作用于细胞凋亡前的物质。

        虽然这些调控已经成为了研究的重点和热电,但是Bad因子(Bcl-2家族中的促凋亡信号成分,在调控细胞凋亡特别是肿瘤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与p53的相互作用关系并未得以报道。

        在这篇研究报告中,吴等人发现p53可以通过结合到翻译起始位点上游大约6.6kb的一个短保守序列上,激活Bad转录和表达,而且研究人员也发现Bad可以与胞质中p53相互作用,阻止p53进入细胞核,从而减少Bad转录。除此之外,Bad也可以引导p53进入线粒体,形成一个p53/Bad复合物。

        这些研究成果来自两项实验内容:将H1299细胞系(p53缺失)中纯化得到的线粒体用p53和野生型Bad或突变型Bad处理后,p53只在用野生型Bad处理过的线粒体中被检测到;而且Bad敲除减少了p53的线粒体定位,Bad的RNAi干扰实验也显著消弱了由etoposide引导细胞凋亡。这是首次发现Bad因子在p53转录介导与非转录介导的途径中扮演着“双面”角色。            
他们为什么守望这片风景:走进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窗明几净,设备齐全,实验人员工作井然有序……
  作为中科院“****”引进的海外学者,曹毅怎么也没想到,今年7月才回国组建“分子病理学实验室”,仅3个月时间,实验室就已神奇般地走上正轨并投入使用了。连他的德国朋友都认为他在吹牛:“日耳曼是最有效率的民族,你怎么可能比我们还快,3个月建立一个实验室?”

  在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像分子病理学实验室这样的例子并非个别。云南地处边疆,交通不便;然而很多海外学者考察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之后,还是选择了落户昆明,本所培养的优秀专家虽有许多出国工作的机会,最后还是扎根本土乐业安居。

  为什么?

  “因为我们背靠资源,面向前沿;体量虽小,但体制开放,能量巨大。”所长张亚平一语道破天机。近日,记者来到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探寻这些传奇故事背后的几个为什么。

  小所为何能有大作为?

  ———“必须找准自己的‘生态位’”

  在昆明动物研究所,一个个看似不起眼的实验室,却成为针对世界前沿、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大脊梁:通过提取人类DNA上的信息,揭示亚洲人群、家养动物的历史起源;利用丰富的生物资源,开发抗艾滋病药物的关键技术;经过10年系统研究,阐明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部分发病机理;立足本地生物资源,利用毒蛇、毒蝎的毒素“以毒攻毒”、“变毒为宝”,开发出一系列创新药物……

  不能否认,云南在生物资源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尽管土地面积仅占全国的4%,却拥有中国50%左右的动物物种,而其中灵长类动物更高达80% 。

  但是,在张亚平看来,“资源只是特色,怎样把资源优势变成学科优势,才是安身立命之本。”为了迎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的三期工作,昆明动物研究所以“进化遗传与进化发育”、“生物多样性资源利用与保护生物学”和“重大疾病机理与灵长类动物模型”为重点领域,进行了新的学科布局,完成了从传统的经典动物学到具有现代生物学特色新型研究所的转型。

  “一个研究所要可持续发展,必须找到自己的‘生态位’。这个位置不是剑走偏锋,钻冷门,而是瞄准世界科学前沿,面向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张亚平介绍,昆明动物研究所除了发挥基础研究的固有优势之外,还紧密结合人口健康、农业、生态保护等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并积极与云南省开展院地合作,共建昆明动物博物馆、“西南生物多样性实验室”等项目。

  小地盘为何有大产出

  ———“谁表演得好就是谁的本事”

  科研资源、创新经费如何分配一直是科研导向的指挥棒。按照什么规则分配?一直是令人头痛的敏感问题。

  在昆明动物研究所,每一项重大规则的出台都离不开科学家的参与。诸如学科组ABC三个等级的设立等事项都是大家开会一起商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是拍脑袋拍出来的,所里任何重大改革,都会通过战略研讨会的形式集思广益。”

  每次开会,方方面面的人悉数到场,虽然也避免不了争论,但一旦规则确定下来,推行的困难就大大减少。

  “这个舞台是公平竞争的,规矩是大家定的,谁表演得好就是谁的本事。”张亚平说。

  四年一周期的考评,就看你是否有国际影响的高水平成果。也就是说,哪怕几年磨一剑,只有一项“看家的”成果,照样给予肯定。

  张亚平告诉记者:“政策不追求完美,但是导向必须清晰。每个规则出台,都传递着一个信息,鼓励什么,反对什么。在这里,重复性的工作得不到鼓励,急功近利的行为得不到支持。”

  7年前,昆明动物研究所在中科院全院120多个研究所中仅排名第89位。但是近四年来,该所平均每年发表SCI论文约80篇,平均影响因子为3.46/篇,学术地位蒸蒸日上。

  这块“小地盘”,却有《自然》《科学》等顶尖级别刊物发表论文的“大产出”。

  1+1为何大于2?

  ———“我们要争的是如何把蛋糕做大”

  曾在剑桥、牛津学习工作多年的东北人张华堂,能够下定决心来到大西南,扎根昆明动物所,当时确也有些心存顾虑。

  但是,一到这里,所有的顾虑都烟消云散了:3个月实验室硬件都起来了,半年全部到位;所长从来不进门施压,而是给予充分的科研自主权。他还与其他学科组长合作,充分利用各自优势,开展免疫学研究;同时,与海外创新团队的成员一起,积极联络国外的华人资源,不断拓展工作。

  张华堂欣喜地说:“这叫内外夹攻,里应外合。”

  在昆明动物研究所,没有任何捆绑式合作,大家都是根据各自特点,主动开展协作,使资源得到最有效地整合和利用,取得1+1>2的效果。

  张华堂的小会议室贴着这样的标签:“一个人成功背后不知有多少人的心血和劳作”,而办公桌旁则是“乐在其中”。“我为什么能乐在其中,因为在这里,人心都拢在一起了。”张华堂笑着对记者说。

  团结和谐中的竞争充满了人情味。张亚平形象地打了个比喻:“我们不争着分蛋糕,我们要争的是如何把蛋糕做大。如果蛋糕变大了,比例一样,但每个人就分得多了。”

   
 
 
中科大教授成荣事达首席科学家 
 
安徽日报12月06日讯 荣事达以一种新方式再次联手中国科技大学。11月30日下午,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春华欣然接受荣事达集团聘书,成为荣事达新能源公司首席科学家。此前,荣事达集团已和中科大签订合作开发太阳能薄膜电池协议。

  陈春华是中科大材料系锂电池实验室主任,也是中科院****引进的人才,国内锂电池行业的学科带头人。三年前他刚回国时就接触过荣事达,那时荣事达才开始关注新能源行业,短短两年里,荣事达新能源已开发100多种产品,形成规模化生产能力。

  目前,荣事达已明确把发展智能家电和太阳能新能源产业作为两大主业,走以自主科技创新促进企业发展道路。据悉,陈教授的博士生已进入荣事达集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将在荣事达新能源公司完成动力锂电池项目。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2006年|学者论坛|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