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项研究建议用肿瘤非整倍体来指导免疫治疗

【字体: 时间:2022年11月30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两项新的研究表明,肿瘤非整倍体可作为生物标志物,预测患者对免疫治疗的应答。

  

两项新的研究表明,肿瘤非整倍体可作为生物标志物,预测患者对免疫治疗的应答。

第一项研究发表在《Nature Cancer》杂志上。来自芝加哥大学、西北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团队主要关注的是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研究中的37例患者被随机分配到同步或序贯接受放疗和免疫治疗。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包括CTLA-4抑制剂Yervoy和PD-1抑制剂Opdivo。

基于肿瘤样本的外显子组测序、RNA测序、免疫分析和其他分析数据以及临床数据,研究团队发现带有明显的非整倍体特征的NSCLC肿瘤更倾向于对放疗联合免疫治疗做出应答。

例如,在肿瘤非整倍体高于平均值的病例亚组中,放疗联合免疫治疗12个月后的总生存率为100%,而序贯治疗组的总生存率为17%。研究人员解释说,非整倍体较低的病例亚组并没有延续这种模式。对于他们,同步治疗12个月后的总生存率为20%,序贯治疗组为17%。

之后对芝加哥大学的58例非转移性NSCLC病例的分析也支持了这些结果。这些病例单独接受免疫治疗,或接受放疗联合免疫治疗,并在治疗前进行了靶向测序分析。

同样地,肿瘤非整倍体的增加似乎与患者对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的应答增强相对应,而这种影响在非整倍体较低的病例中没有发现。12个月后,研究人员发现非整倍体评分高于中位数的NSCLC病例的生存率为59%。

作者解释说:“我们发现,同步治疗优于序贯治疗,可增强局部和远端的肿瘤应答,并提高一部分肿瘤免疫原性较低(cold)且非整倍体较高的患者的总生存率,但不适用于那些非整倍体较低的患者。我们建议将肿瘤非整倍体作为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为NSCLC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法。”

在另一项发表于《Nature Genetics》的研究中,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以肿瘤突变负荷(TMB)为背景,分析了非整倍体与临床结局之间的关系。他们的分析对象包括1,660例原发性或转移性癌症病例,涉及到10种癌症类型,包括NSCLC、结直肠癌、乳腺癌、头颈癌以及原发部位不明的癌症,这些病例接受了CTLA-4抑制剂、PD-1/PD-L1抑制剂或联合免疫治疗。

研究人员发现,对于接受免疫治疗的癌症病例,非整倍体提供了额外的预后信息。值得一提的是,肿瘤突变负荷较低和非整倍体较高的组合似乎与免疫治疗后的不良预后相对应。肿瘤突变负荷较高且非整倍体较高的癌症病例的预后情况则不相同。

尽管许多肿瘤类型都会出现非整倍体的增加,但他们注意到,非整倍体评分高的肿瘤比例在不同癌症类型中也是不同的。平均而言,头颈癌、原发部位不明癌症或膀胱癌的非整倍体评分较高,而神经胶质瘤和食管胃癌的非整倍体评分往往较低。

“综上所述,我们证明非整倍体评分升高可以作为独立和互补的预测因子,来预测肿瘤突变负荷较低的患者在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法后的总生存率,”作者在文中写道,并指出“非整倍体评分可通过常规的肿瘤靶向DNA测序来计算,表明这种生物标志物可在现有的临床测序架构中实施。”

原文检索

Spurr, L.F., Martinez, C.A., Kang, W. et al. Highly aneuploi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shows enhanced responsiveness to concurrent radiation and 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 Nat Cancer (2022). https://doi.org/10.1038/s43018-022-00467-x

Spurr, L.F., Weichselbaum, R.R. & Pitroda, S.P. Tumor aneuploidy predicts survival following immunotherapy across multiple cancers. Nat Genet (2022). https://doi.org/10.1038/s41588-022-01235-4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