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双链DNA断裂修复会加剧血管老化

【字体: 时间:2023年10月23日 来源:AAAS

编辑推荐:

  一篇新的研究论文发表在《成像》杂志第15卷第19期,题为“双链DNA断裂修复的减少加剧了血管老化”。

  

“[…这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DNA损伤的积累会损害血管功能,最终导致心血管疾病。”

一篇新的研究论文发表在Aging(由MEDLINE/PubMed列为“Aging (Albany NY)”和Web of Science列为“Aging- us”)第15卷,第19期,题为“双链DNA断裂修复的减少加剧了血管老化”。

高龄是心血管疾病(CVD)的最大危险因素,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动脉功能在老年时受损,这有助于心血管疾病的发展。一个未被充分研究的假设是,动脉内的DNA损伤导致了这种功能障碍,然而,证明动脉,特别是微血管中DNA损伤的发生率和生理后果的证据是有限的。

在他们的新研究中,来自犹他大学、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和盐湖城退伍军人事务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Samuel I. Bloom、Jordan R. Tucker、Daniel R. Machin、Hossein Abdeahad、AdeLola O. Adeyemo、Tyler G. Thomas、R. Colton Bramwell、Lisa A. Lesniewski和Anthony J. Donato首先评估了人类和小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中DNA损伤的丰度,发现衰老增加了DNA损伤细胞的百分比。

“为了探索动脉DNA损伤增加的生理后果,我们评估了缺乏或杂合双链DNA断裂修复蛋白ATM激酶的小鼠的内皮功能、微血管和糖杯特性以及动脉硬度。”

令人惊讶的是,在年轻的老鼠中,血管功能保持不变,这使研究人员合理化,也许衰老是积累DNA损伤的必要条件。事实上,与野生型同窝对照相比,年龄为~18个月的ATM杂合小鼠(Old ATM +/?)表现出加速的血管老化表型,其特征是动脉DNA损伤增加、衰老信号和氧化应激升高导致的内皮依赖性扩张损伤。此外,老龄ATM +/?小鼠微血管密度和糖萼厚度降低,动脉硬度增加。

“总的来说,这些数据表明,老年动脉中积累的DNA损伤会导致动脉功能障碍,而动脉功能障碍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原因。”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