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前进教授、吴海竞教授团队通过多组学研究揭示不同亚型红斑狼疮患者皮肤损害新机制

【字体: 时间:2024年04月24日 来源:中南大学

编辑推荐:

  该研究首次利用免疫组库等多组学研究手段,揭示了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皮肤损害局部自身抗体来自外周血,而局限性盘状红斑狼疮(IDLE)皮肤损害局部自身抗体源于皮肤局部的异位生发中心,SLE与IDLE可能是两种发病机制不同的疾病。

  

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医院陆前进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皮肤性病科吴海竞教授团队在Journal of Autoimmunity(IF:12.8)杂志上以论著形式在线发表了题为“Multi-omics study reveals different pathogenesis of the generation of skin lesions in SLE and IDLE patients”(多组学研究揭示SLE和IDLE患者皮损的不同发病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

该研究首次利用免疫组库等多组学研究手段,揭示了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皮肤损害局部自身抗体来自外周血,而局限性盘状红斑狼疮(IDLE)皮肤损害局部自身抗体源于皮肤局部的异位生发中心,SLE与IDLE可能是两种发病机制不同的疾病。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医学院皮肤病医院陆前进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皮肤性病科吴海竞研究员、湖南工业大学李松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湘雅二医院皮肤性病科李倩文助理研究员、贾陈医师、湖南工业大学潘文劲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为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单位。

image001.png

红斑狼疮(LE)是一种多器官系统损害的自身免疫性谱系疾病。局限性盘状红斑狼疮(IDLE)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以往被认为是病谱中的两端,然而矛盾的是IDLE和SLE虽然同属于一类疾病,但它们在临床表现、自身抗体谱、组织病理等方面都表现出差异。

这项研究利用多组学研究手段对来自国内8家医院的136例LE患者的皮肤组织或外周血样本进行了深度分析。研究观察到SLE患者外周血和皮损之间的uCDR3公共序列多于IDLE患者;IDLE皮损和SLE外周血中V-J基因重组多样性更高,而SLE皮损中V-J基因重组多样性降低;IDLE皮损抗体类别转换更频繁;在IDLE皮损中观察到异位生发中心样结构及Tfh样细胞,而在SLE皮损中并未观察到。

同时,研究发现SLE患者血清中存在多种IgG型自身抗体,部分自身抗体滴度与SLE疾病活动度(SLEDAI评分)正相关,而IDLE患者并非像SLE患者一样存在血清自身抗体谱的异常;此外,研究还发现HLA-DRB1*03:01:01:01,HLA-B*58:01:01:01,HLA-C*03:02:02:01和HLA-DQB1*02:01:01:01等HLA等位基因与SLE的发病呈正相关,在IDLE患者中没有观察到类似的现象。

这些发现都说明IDLE是一种自身抗体在皮肤原位产生的皮肤组织特异性疾病,而SLE是自身抗体在血液循环和外周淋巴组织中产生的系统性疾病。这为不同亚型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见解,为将来制定IDLE和SLE个体化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组学数据。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