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对乙酰氨基酚可减少脓毒症患者的器官损伤

【字体: 时间:2024年05月22日 来源:AAAS

编辑推荐: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支持的一项临床试验发现,静脉注射对乙酰氨基酚可以降低脓毒症患者器官损伤或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风险。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支持的一项临床试验发现,静脉注射对乙酰氨基酚可以降低脓毒症患者器官损伤或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风险。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会导致液体渗漏到肺部。

尽管这项试验并没有改善所有脓毒症患者的死亡率(无论其严重程度如何),但研究人员发现,器官损伤风险最高的患者从对乙酰氨基酚治疗中获益最大。通过这种治疗,这些患者需要的辅助通气减少,死亡率也略有下降,但在统计学上不显著。

这项研究成果于5月19日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

当脓毒症发生时,红细胞受伤并快速死亡,向血液中释放“游离血红蛋白”。机体变得不堪重负,无法清除这些过量的血红蛋白,从而导致器官损伤。

范德比尔特大学医学中心Lorraine Ware博士之前的研究表明,对乙酰氨基酚除了能缓解疼痛和退烧外,还能够阻断游离血红蛋白对肺部的有害影响,而肺部在脓毒症期间极易受伤。Ware博士是本文的第一作者。

研究还表明,对乙酰氨基酚可能对最严重的脓毒症患者更有效,这些患者的游离血红蛋白水平较高,患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风险更高,死亡风险也更高。

科学家们指出,将高水平的游离血红蛋白作为一种生物标志物,在患者首次入院时进行检测,这将是一项突破,因为它有助于快速确定哪些脓毒症患者可能从对乙酰氨基酚治疗中获益。

资深作者、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Michael Matthay博士表示:“重症监护中的一个问题是患者发病太快,以至于我们通常没有时间弄清楚哪些生物标志物有助于预测哪种治疗方法的效果最佳。我们希望这些结果将突出生物标志物在治疗中的潜在价值。”

为了在中期临床试验中更全面地测试对乙酰氨基酚的治疗潜力,研究人员于2021年10月至2023年4月期间在美国40家学术医院招募了447名患有脓毒症和呼吸或循环器官功能障碍的成年人。患者被随机分配到接受对乙酰氨基酚或安慰剂静脉注射,每六小时一次,持续五天。

之后,研究人员对患者进行了28天的随访,以了解他们的情况。他们还利用游离血红蛋白水平超过一定阈值的患者的数据完成了一项特殊分析。研究团队最感兴趣的是,在没有机械通气或肾衰竭治疗的情况下,有多少患者能够存活下来。

研究人员发现,静脉注射对乙酰氨基酚对所有脓毒症患者都是安全的,与安慰剂组相比,在肝损伤、低血压或其他不良事件方面没有差异。在次要结果中,他们还发现,对乙酰氨基酚组的器官损伤显著降低,入院七天内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几率也明显降低。

他们仔细观察了游离血红蛋白水平较高的患者,发现对乙酰氨基酚组中只有8%的患者需要辅助通气,而在安慰剂组中,这一比例为23%。28天后,对乙酰氨基酚组中有12%的患者死亡,而安慰剂组为21%,但这一结果没有统计学意义。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下属国家心肺血液研究所的James Kiley博士称:“尽管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并未对所有脓毒症患者产生预期效果,但这项研究表明,它仍然对最危重的患者有效。不过,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揭示其机制并验证这些结果。”

Ware说,对危重患者的研究结果展现出了希望。她和Matthay计划开展更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可能主要招募那些游离血红蛋白水平较高的患者。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