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 与 M2 巨噬细胞表型转换:CD19 CAR-T 治疗 B 细胞淋巴瘤 / 白血病疗效的关键指标

《Cell Death & Disease》:The transition between M1 and M2 macrophage phenotypes is associated with the disease status following CD19 CAR-T therapy for B cell lymphoma/leukemia

【字体: 时间:2025年04月12日 来源:Cell Death & Disease 8.1

编辑推荐:

  为探究肿瘤微环境(TME)中巨噬细胞对 CD19 CAR-T 治疗 B 细胞淋巴瘤 / 白血病疗效的影响,徐州医科大学研究人员构建小鼠模型开展研究。结果发现巨噬细胞极化状态随疾病进程改变,M1/M2 比值与疾病状态相关。这为免疫治疗干预提供了新方向。

  在癌症治疗领域,CAR-T 细胞疗法就像一颗耀眼的新星,尤其是针对 CD19 的嵌合抗原受体(CAR)T 细胞疗法,为许多难治性和复发性 B 细胞淋巴瘤患者带来了希望。然而,现实却给这份希望蒙上了一层阴影。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尽管部分患者在接受 CD19 CAR-T 细胞治疗后能达到完全缓解(CR),但仍有相当比例的患者最终会面临疾病进展或复发的困境。比如在 ZUMA-1 试验中,超过半数的晚期大 B 细胞淋巴瘤(LBCL)患者在中位随访 15.4 个月时出现疾病进展;JULIET 研究里,115 名患者中有 71 人在研究过程中病情进展或死亡。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科学家们发现,肿瘤微环境(TME)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TME 就像是肿瘤细胞的 “保护壳”,它能调节 CAR-T 细胞疗法的疗效。巨噬细胞作为 TME 中主要的先天免疫细胞,对免疫治疗的效果有着深远影响。但目前,巨噬细胞在 CAR-T 治疗早期缓解和晚期疾病复发阶段的功能和状态特征,还存在许多未知。这就好比在黑暗中摸索,我们知道巨噬细胞很重要,却不清楚它具体在不同阶段扮演着什么角色。

为了揭开这些谜团,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以及徐州医科大学血液病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展开了深入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Cell Death and Disease》上,为我们理解 CD19 CAR-T 治疗 B 细胞淋巴瘤 / 白血病的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研究人员采用了多种关键技术方法。首先,构建了免疫健全的小鼠模型,包括局部 B 细胞淋巴瘤模型和系统性 B 细胞淋巴瘤 / 白血病模型。通过这些模型模拟疾病进程,观察不同阶段的变化。然后,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分析细胞群体的变化情况。还使用免疫荧光技术,直观地观察巨噬细胞在组织中的分布和极化状态。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则用于检测基因表达水平,从分子层面揭示背后的机制。

下面来看看具体的研究结果:

  1. 巨噬细胞参与 mCD19 CAR-T 治疗淋巴瘤过程:研究人员给小鼠皮下接种 A20 细胞建立淋巴瘤模型,然后进行 CD19 CAR-T 治疗。结果发现,接受 CAR-T 治疗的小鼠肿瘤重量明显减轻,说明治疗有效。同时,肿瘤组织中浸润的 CD3+ T 细胞、CD11b+髓样细胞以及巨噬细胞(F4/80+CD11b+)比例显著增加。免疫荧光染色显示,CAR-T 治疗后,更多巨噬细胞浸润到松散的肿瘤组织中。这表明巨噬细胞在 CD19 CAR-T 治疗淋巴瘤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 淋巴瘤缓解和复发状态下 TME 中巨噬细胞的转变:为了进一步研究巨噬细胞在 TME 中的特征,研究人员建立了复发性皮下淋巴瘤小鼠模型。通过 CD206 和 F4/80 标记区分 M1 和 M2 极化状态。结果发现,复发肿瘤组织中的巨噬细胞数量增加,其中 CD206 和 F4/80 双阳性(M2)细胞显著增多,M1 细胞比例降低,M1/M2 比值明显下降。细胞因子分析显示,复发小鼠的促炎细胞因子 IL-6 和 IL-12 表达下调。这说明缓解期的巨噬细胞主要发挥促炎作用,而复发期则与免疫抑制的 M2 极化巨噬细胞相关。
  3. CD19 CAR-T 治疗后 M1 到 M2 的偏向与疾病进展相关:研究人员对小鼠骨髓(BM)切片进行染色,发现复发小鼠的 F4/80 和 CD206 双荧光强度更强,即巨噬细胞数量增加。对脾脏(SP)、BM 和肝脏样本进行流式细胞术分析,也得到了类似结果。复发小鼠的 M1 巨噬细胞比例下降,M2 巨噬细胞比例上升,M1/M2 比值降低。这表明巨噬细胞极化的动力学特征与淋巴瘤进展一致,M1/M2 比值可能是疾病分期的潜在指标。
  4. TAMs 的免疫活性与淋巴瘤 / 白血病阶段相关:研究人员评估了不同阶段 TAMs 的功能和激活情况。结果显示,缓解小鼠的促炎细胞因子 IL-6 和 IL-12 产生的 TAMs 水平较高,复发小鼠则降低;肿瘤相关细胞因子 TNF-α 在复发小鼠中表达减少;抗炎细胞因子 IL-10 在缓解和复发小鼠之间无显著差异。此外,M1 细胞上的 CD86 表达在缓解小鼠的 BM 和肝脏中增加,而复发小鼠 M2 细胞上的 CD86 和 MHCII 表达显著升高。这说明 TAMs 的免疫活性在不同疾病阶段存在差异。
  5. 复发小鼠 TME 中与 M2 相关的 mRNA 富集:研究人员对缓解和复发小鼠进行 mRNA 表达谱分析。发现 M2 样 TAMs 特异性表达的 CD206 和 CD163 在复发小鼠的 SP 和 BM 中表达更高。PI3K 在缓解期表达增加,提示巨噬细胞开始向 M2 极化;STAT6 和 IL-4 的 mRNA 在复发期增加;TGF-β 在复发小鼠的 SP 中表达增加。这些结果证实了 M1 和 M2 极化表型的差异以及相关调节通路。

综合上述研究结果,研究人员发现 M1 向 M2 的转变与 CD19 CAR-T 治疗淋巴瘤的疗效密切相关,M1/M2 比值可作为评估 CD19 CAR-T 治疗后缓解或复发状态的敏感可靠指标。这一发现意义重大,为后续通过调节信号通路或功能,根据疾病进展对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进行重新极化,从而提高 CAR-T 治疗效果提供了理论依据。未来,有望基于这些研究成果开发出更有效的治疗策略,帮助更多 B 细胞淋巴瘤 / 白血病患者战胜疾病。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