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为探究水稻风味品质形成机制,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人员开展了关于 OsGATA7和 SMOS1 对水稻风味品质影响的研究。结果发现二者协同调控水稻风味品质,鉴定出优势单倍型。这为改善水稻风味品质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水稻,作为全球超二十亿人的主食,其风味品质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喜好和市场价值。想象一下,端上桌的米饭,有的口感软糯、香气扑鼻,让人食欲大增;而有的却口感不佳,难以入口。一直以来,尽管消费者对米饭的口味有着明确的偏好,但米饭风味品质形成的内在机制却如同隐藏在迷雾之中。淀粉和蛋白质作为水稻籽粒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别约占籽粒重量的 80 - 85% 和 4 - 10%,它们对米饭的理化和质地特性起着决定性作用。其中,蛋白质含量与米饭的风味品质呈负相关,然而,关于米饭风味品质究竟是如何形成的,以及背后的分子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仍是未解之谜。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揭开水稻风味品质形成机制的神秘面纱,中国水稻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展开了深入的探索。
研究人员围绕 OsGATA7和 SMOS1 这两个关键因素,开展了一系列实验研究。最终,他们发现了一个由 OsGATA7 - SMOS1 - 蛋白质含量模块介导的水稻风味品质调控机制,并鉴定出了优势单倍型 OsGATAHapl和 SMOS1Hap1,这对于提升水稻风味品质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在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关键技术方法:首先是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通过构建载体对 OsGATA7和 SMOS1 进行基因编辑,获得相应的突变体;其次是转录组分析技术,包括 RNA 测序(RNA - seq)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 - qPCR),用于分析基因的表达变化;还有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测序(CUT&Tag)技术,以此鉴定基因的结合位点;另外,通过酵母单杂交、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EMSA)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等实验,研究蛋白质与基因启动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下面来看具体的研究结果:
- OsGATA7调节水稻籽粒外观和风味品质:研究人员利用 CRISPR/Cas9 技术构建了 osgata7突变体和互补系。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的垩白粒率、垩白度增加,淀粉颗粒结构和大小改变,直链淀粉含量(AC)、胶稠度(GC)等理化指标也发生变化。同时,突变体米饭的咀嚼性、胶粘性下降,口感变差,蛋白质含量升高。这表明 OsGATA7不仅调控水稻农艺性状,还影响米饭的膨胀、质地特性以及风味评分。
- OsGATA7的自然变异影响风味品质的形成:从 3K 水稻种质资源中筛选出 10 种 OsGATA7单倍型,重点研究 Hap1 和 Hap2。发现 Hap1 单倍型表达相对较高,携带 Hap1 的水稻材料蛋白质含量较低,风味值较高。通过构建导入系和过表达系进一步验证,表明 OsGATA7是水稻风味评分的正调控因子。
- OsGATA7直接结合 SMOS1 启动子并激活其转录:通过 RNA - seq 和 CUT&Tag 实验,研究人员发现 SMOS1 是 OsGATA7的靶基因。酵母单杂交、EMSA 实验证实 OsGATA7能与 SMOS1 启动子结合,RT - qPCR 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表明 OsGATA7可激活 SMOS1 转录。这一系列实验表明 SMOS1 是 OsGATA7的靶基因,且 OsGATA7直接结合其启动子并激活转录。
- OsGATA7和 SMOS1 协同调节水稻外观和风味品质:构建 smos1 突变体和 osgata7 smos1 双突变体,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的垩白粒率、垩白度增加,淀粉和蛋白质含量改变,米饭的质地和膨胀特性变化,风味值和适口性下降。这表明 OsGATA7和 SMOS1 协同调控水稻外观和风味品质。
- SMOS1 的自然变异影响风味品质的形成:分析 1986 份水稻种质资源中 SMOS1 的序列,鉴定出 12 种单倍型,重点研究 Hap1 - Hap4。发现 Hap1 主要存在于高纬度地区的粳稻品种中,且 Hap1 的表达水平较高。携带 Hap1 的水稻材料蛋白质含量较低,风味值较高,通过构建导入系进一步验证了 Hap1 有助于改善水稻风味品质。
- SMOS1 过表达提高风味值:构建 SMOS1 过表达系,与野生型相比,过表达系的垩白粒率、垩白度增加,但米饭的伸长率、粘附力、风味评分、外观和适口性提高,蛋白质含量降低。这表明 SMOS1 是水稻风味品质的正调控因子。
- OsGATA7 - SMOS1 模块通过抑制蛋白质生物合成基因的表达来改善风味品质:RNA - seq 和 KEGG 通路富集分析表明,SMOS1 功能缺失影响蛋白质合成相关通路。CUT&Tag、酵母单杂交和 qRT - PCR 实验显示,SMOS1 可结合并抑制 OsGluA2等蛋白质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构建含有不同 OsGluA2单倍型的导入系,发现其蛋白质含量和风味值发生相应变化。由此提出模型,OsGATA7激活 SMOS1 转录,SMOS1 招募 PRC2 复合体抑制蛋白质生物合成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氨基酸组成和水稻风味品质。
综合上述研究,研究人员成功揭示了由 OsGATA7 - SMOS1 - 蛋白质含量模块介导的水稻风味品质调控机制。这一发现不仅加深了人们对水稻风味品质形成机制的理解,还为水稻品质改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潜在的分子靶点。通过对优势单倍型 OsGATAHapl和 SMOS1Hap1的鉴定,为水稻育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有望培育出风味品质更优的水稻品种,满足消费者对优质大米的需求。此外,该研究也为其他作物品质调控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借鉴,推动了作物遗传育种领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