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和香蒿提取物对埃及棉铃虫(Spodoptera littoralis)的影响:探寻绿色防虫新路径

《Phytoparasitica》:Assessment of detoxification enzyme activities and hemocyte examination of Spodoptera littoralis (Boisduval) (Lepidoptera: Noctuidae) in response to Mentha pulegium and Artemisia camphorata extracts

【字体: 时间:2025年04月16日 来源:Phytoparasitica 1.5

编辑推荐:

  为解决埃及棉铃虫(Spodoptera littoralis)对传统杀虫剂产生抗性及环境污染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薄荷(Mentha pulegium)精油(EO)和香蒿(Artemisia camphorata)甲醇提取物(ME)对其影响的研究。结果显示二者可影响棉铃虫解毒酶活性和血细胞,有望成为合成杀虫剂的环保替代品。

  在农业生产的大舞台上,埃及棉铃虫(Spodoptera littoralis)堪称是一位破坏力极强的 “反派角色”。它属于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多食性害虫,能对亚热带和热带地区的众多农作物发起攻击,像棉花、玉米、土豆、蔬菜以及观赏植物等 40 多个科 87 种植物,都在它的 “菜单” 之上。由于长期过度使用传统杀虫剂来对付它,埃及棉铃虫已对多种杀虫剂产生了抗性,在全球抗药性昆虫物种排名中位居前 30。这不仅让害虫防治变得愈发困难,还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寻找更高效、更环保的害虫防治方法迫在眉睫。
在此背景下,来自埃及的研究人员挺身而出,开展了一项意义重大的研究。他们将目光聚焦在薄荷(Mentha pulegium)和香蒿(Artemisia camphorata)这两种植物上,试图探索它们作为天然杀虫剂的潜力。该研究成果发表在《Phytoparasitica》杂志上。

研究人员采用了多种关键技术方法。首先是提取技术,通过水蒸馏法提取薄荷的精油(EO),用浸泡法获取香蒿的甲醇提取物(ME)。接着,运用气相色谱 - 质谱联用(GC - MS)技术分析薄荷精油的化学成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香蒿甲醇提取物中的酚类和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分类鉴定。生物测定则采用叶浸法评估提取物对埃及棉铃虫四龄幼虫的毒性。同时,还运用特定的酶活性检测方法测定解毒酶活性,并通过显微镜观察血细胞的变化。

研究结果丰富且具有重要意义。

  1. 化学成分分析:薄荷精油中主要成分有薄荷酮(22.45%)、1,8 - 桉叶素(19.37%)、胡薄荷酮(8.67%)等;香蒿甲醇提取物里,主要酚类化合物为 4 - 羟基苯甲酸(12.33mg/mL)、阿魏酸(9.05mg/mL)和绿原酸(6.36mg/mL),主要黄酮类化合物有芹菜素(6.71μg/mL)、木犀草素(6.65μg/mL)、槲皮素(4.40μg/mL)和柚皮苷(4.01μg/mL)。这些成分可能是其发挥杀虫作用的关键。
  2. 毒性测定:研究发现,诺瓦隆(Novaluron)对埃及棉铃虫四龄幼虫毒性最强,薄荷精油和香蒿甲醇提取物也有一定毒性。处理 24 小时后,薄荷精油、香蒿和诺瓦隆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 4458.3mg/L、7349.9mg/L 和 9.8mg/L;48 小时后,LC50分别为 2495.3mg/L、4024.5mg/L 和 7.7mg/L 。
  3. 解毒酶活性影响:用 LC25和 LC50浓度的薄荷精油、香蒿甲醇提取物和诺瓦隆处理棉铃虫幼虫 24 小时和 48 小时后,多功能氧化酶(MFO)、α 和 β - 酯酶、谷胱甘肽 S - 转移酶(GST)的活性均显著增加,且酶活性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这表明棉铃虫在接触这些提取物后,试图通过提高解毒酶活性来应对外来物质的侵害。
  4. 血细胞变化:用 LC25浓度的薄荷精油和香蒿甲醇提取物处理棉铃虫幼虫 24、48 和 72 小时后,原血细胞、粒细胞和浆细胞数量显著减少,而卵圆细胞和球形细胞数量增加;诺瓦隆则使所有血细胞数量均显著减少。同时,薄荷精油和香蒿甲醇提取物处理后,血细胞表面积显著增加,诺瓦隆处理后则显著减小。这一系列变化反映了血细胞在应对外界刺激时的生理反应,可能与棉铃虫的免疫防御机制相关。

综合研究结论和讨论部分,薄荷精油和香蒿甲醇提取物对埃及棉铃虫具有显著的影响,其毒性可能与所含的酚类、黄酮类等生物活性分子有关。这些提取物能够提高棉铃虫体内解毒酶的活性,同时改变血细胞的数量和表面积,进而影响棉铃虫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这一研究结果表明,薄荷和香蒿有望成为合成杀虫剂的环保替代品,为害虫防治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它们不仅具有潜在的高效杀虫能力,还能减少传统杀虫剂对环境的污染,对于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或许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开发出更有效的植物源杀虫剂,让农业生产在绿色、环保的道路上迈出更坚实的步伐。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