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甘膦类除草剂对熊蜂的影响:探索觅食与归巢的奥秘

《Apidologie》:Glyphosate-based herbicide increases the number of foraging trips but does not affect the homing of Bombus terrestris

【字体: 时间:2025年04月16日 来源:Apidologie 2.4

编辑推荐:

  为探究农药使用对传粉昆虫的影响,研究人员开展了草甘膦类除草剂(GBHs)对熊蜂(Bombus terrestris)觅食和归巢能力影响的研究。结果发现,24 小时群体水平的 GBH 暴露增加了熊蜂觅食次数,但不影响觅食时长和归巢能力。该研究对了解农药对传粉昆虫的作用有重要意义。

  在生态的大舞台上,昆虫传粉者可是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如同忙碌的小天使,穿梭于花丛之间,助力 78 - 94% 的开花植物完成授粉,超过三分之一的农作物也依赖它们来实现丰收。然而,近年来,全球昆虫传粉者的数量和种类却在不断减少,这一现象引起了科学界的高度关注。众多研究表明,农药使用的日益增加是导致传粉者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草甘膦类除草剂(GBHs)作为全球使用最广泛的农药类型,其对传粉昆虫的影响备受争议。虽然过去认为草甘膦对动物相对安全,但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它可能会对非靶标生物,尤其是传粉昆虫,产生各种非致死性的负面影响,如干扰它们的感官和认知能力、影响幼虫发育以及改变进食行为等。而熊蜂(Bombus terrestris)作为重要的传粉昆虫,其高效的觅食和准确的归巢能力对维持蜂群的生存和繁衍至关重要。那么,GBHs 究竟会对熊蜂的这些关键能力产生怎样的影响呢?这成为了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为了揭开这个谜团,芬兰图尔库大学(University of Turku)的研究人员展开了深入研究。他们精心设计了一系列实验,旨在探究 GBHs 对熊蜂觅食活动和归巢能力的影响。该研究成果发表在《Apidologie》上,为我们理解农药与传粉昆虫之间的复杂关系提供了重要线索。

研究人员主要运用了以下关键技术方法:首先是射频识别(RFID)技术,通过给熊蜂标记微小的 RFID 标签(Microsensys mic3Q1.6),能够精准记录每只熊蜂进出蜂巢的时间,从而获取其觅食活动数据;其次是设置对照实验,将熊蜂群体分为 GBH 处理组和对照组,对比观察不同处理下熊蜂的行为差异;此外,还通过对熊蜂进行不同方式和剂量的 GBH 暴露处理,模拟现实环境中的农药接触情况 。

在觅食活动研究方面:研究人员将 10 个商业熊蜂群体分为 GBH 处理组和对照组,每组 5 个群体。在实验开始前,将熊蜂群体转移至特定的巢箱和飞行区域,并标记部分觅食熊蜂。实验时,GBH 处理组的群体接受含有 10mg/L 草甘膦(Roundup Flex)的 60% 糖水喂养 24 小时,对照组则仅接受糖水喂养。之后,利用 RFID 跟踪设备记录熊蜂 5 天内的觅食情况。结果显示,GBH 处理组的熊蜂在 5 天内的觅食次数比对照组增加了 93.5%,但两组熊蜂的觅食时长并无显著差异。这表明,GBH 暴露虽未改变熊蜂单次觅食的时间,但显著提高了它们的觅食活跃度。

在归巢能力研究方面:研究人员从每个配对群体(处理组和对照组)中选取 8 - 12 只未标记的觅食熊蜂,这些熊蜂此前已接受过 24 小时的糖水或 GBH 溶液(10mg/L)暴露处理。随后,对新标记的熊蜂进行急性暴露处理,分别给予 7μL 的普通 60% 糖水或含 5.28g/L 草甘膦的 60% 糖水。接着,将这些熊蜂分别在距离蜂巢 500m 和 1000m 的位置释放,并观察它们的归巢率和归巢时间。结果发现,24 小时群体水平的 GBH 暴露和日期对熊蜂归巢率没有显著影响。然而,急性个体水平的暴露与释放距离之间存在边缘显著的交互作用,在 500m 处释放的 GBH 处理熊蜂,其归巢率倾向于高于对照组熊蜂;但在 1000m 处释放时,两组熊蜂的归巢率相同。此外,所有考虑的解释变量(急性暴露、24 小时暴露、释放距离和日期)对熊蜂的归巢时间均无显著影响。

在群体生长研究方面:研究人员在实验前后分别称量熊蜂群体的重量,以评估 GBH 暴露对群体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GBH 处理组和对照组的群体重量变化差异不显著,GBH 处理组群体平均减重 1.0%,对照组群体平均减重 0.45%。这表明,在该实验的短期观察内,GBH 暴露对熊蜂群体重量的影响极小。

综合上述研究结果,该研究表明 GBH 对熊蜂的觅食活动和归巢能力具有复杂的影响。虽然 GBH 暴露增加了熊蜂的觅食次数,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它们能更有效地采集资源,因为 GBH 可能会损害熊蜂的学习能力,导致它们需要更多的觅食次数来满足蜂群需求,而这可能会增加个体的能量消耗,对其寿命产生潜在影响。在归巢能力方面,尽管急性暴露和释放距离之间的交互作用接近统计学显著性,但总体而言,GBH 暴露对熊蜂归巢能力的影响并不明显。此外,GBH 暴露对熊蜂群体重量的影响也微乎其微。

这项研究的意义重大。一方面,它为我们深入了解草甘膦类除草剂对熊蜂的影响提供了直接证据,有助于评估此类农药在农业使用中的生态风险;另一方面,研究结果也为保护传粉昆虫、制定合理的农药使用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不过,该研究仅关注了 GBH 的短期影响,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开展长期研究,以全面评估草甘膦类除草剂对熊蜂乃至整个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