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C Psychology》:How self-efficacy shapes professional identity: the mediating role of meaning in life and self-esteem in pre-servic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编辑推荐:
为探究职前体育教师职业认同形成的心理机制,首都体育学院研究人员开展了 “自我效能对职前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及生命意义、自尊中介作用” 的研究。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正向影响职业认同,生命意义和自尊起中介作用。该研究为教师教育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在教育领域,教师的职业认同至关重要,它不仅影响教师自身的职业发展,还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职前体育教师,他们是未来体育教育的重要力量。然而,当前体育教育在教育体系中处于相对边缘的地位,职前体育教师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职业角色被低估、职业发展机会有限等,这些都影响着他们职业认同的形成。而且,以往针对职前体育教师职业认同形成机制的研究较少,对于自我效能、生命意义和自尊等内部心理因素如何相互作用影响职业认同,还缺乏深入了解。在这样的背景下,首都体育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旨在探究自我效能如何塑造职前体育教师职业认同,以及生命意义和自尊在其中所起中介作用的研究,相关成果发表在《BMC Psychology》杂志上。
研究人员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选取了某体育大学的 465 名政府资助的职前体育教师作为研究对象,这些参与者涵盖了大一至大四不同年级的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研究过程中,主要运用了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技术。研究人员使用经过验证的自我报告问卷收集了参与者的自我效能(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生命意义(Meaning in Life Questionnaire,MLQ)、自尊(Self-Esteem Scale,SES)和职业认同(Professional Identification Scale for Normal Students,PISNS)相关数据,之后利用 IBM SPSS 26.0 和 Mplus 8.3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研究结果如下:
-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通过程序控制和统计检验,如 Harman 单因素检验和单因素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该研究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这意味着研究数据较为可靠,后续分析结果具有较高可信度。
- 相关性分析:在控制性别、年龄和学年等因素后,职业认同与生命意义、自尊和自我效能均呈显著正相关。这初步说明这些因素之间存在密切关联,为进一步探究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奠定了基础。
- 中介效应检验:采用 Wen 和 Ye 推荐的流程,结合顺序检验和 Bootstrap 方法,运用 Mplus 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自我效能对职业认同有显著的直接影响,路径系数为 0.187(p<0.001) 。当加入生命意义和自尊作为中介变量后,直接效应路径系数变为 - 0.151(p>0.05),表明生命意义和自尊在自我效能与职业认同之间起到了重要的中介作用。具体而言,自我效能通过生命意义影响职业认同,标准化路径系数为 0.418,该间接效应在总效应中的占比为 53.06%;自我效能通过自尊影响职业认同,标准化路径系数为 0.041,占总效应的 5.20%;自我效能还通过生命意义和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职业认同,标准化路径系数为 0.061,占总效应的 7.74%。
研究结论与讨论部分指出,该研究验证了自我效能与职前体育教师职业认同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生命意义和自尊在这一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并且存在链式中介效应。这一结论具有重要意义:在理论层面,基于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SDT),该研究拓展了教师职业认同的理论框架,深入揭示了自我效能、生命意义和自尊在职业认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填补了现有研究在职业认同发展心理机制方面的空白;在实践层面,为职前体育教师培训和教师教育实践提供了指导。教师教育项目应注重培养职前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课堂管理策略,提升他们的自我效能;同时,通过反思性教学实践、体验式学习机会和建设性反馈等方式,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职业价值体系,增强生命意义感和自尊,进而提升职业认同。此外,鉴于体育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边缘地位,政策制定者和教育管理者应采取措施提高体育教育的社会认可度,改善职前体育教师的职业发展环境,促进未来体育教师形成更稳定的职业认同和职业稳定性。
不过,该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研究采用横断面设计,无法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未来研究可采用纵向研究方法跟踪职前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的发展轨迹;研究样本来自中国一所体育大学,存在文化背景和教育系统的局限性,后续研究应纳入跨文化比较;样本性别比例失衡,未来需更平衡的性别样本以研究性别对职业认同发展的调节作用;研究依赖自我报告数据,可能存在社会期望偏差,未来应采用多数据源提高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尽管存在这些不足,但该研究为后续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对推动职前体育教师职业认同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