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动态:预测青少年抑郁症状的新视角 —— 基于密集纵向数据的发现

《BMC Psychology》:Emotion dynamics prospectively predict depressive symptoms in adolescents: findings from intensive longitudinal data

【字体: 时间:2025年04月16日 来源:BMC Psychology 2.7

编辑推荐:

  为探究情绪动态(包括积极情感(PA)和消极情感(NA)的变异性、不稳定性和惯性)与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关系,研究人员对中国台州中学生开展纵向研究。结果显示 PA 和 NA 的变异性、不稳定性与抑郁症状相关。这为青少年抑郁干预提供了重要靶点。

  在当今社会,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其中抑郁症的发病率在过去十年显著上升。全球范围内,从 2001 年到 2020 年,青少年自我报告的抑郁症状升高的点患病率达到 34%(95% CI:0.30 - 0.38) ,中国儿童和青少年中抑郁症状的合并患病率也有 26.17%(95% CI:25.00 - 27.41%) 。然而,目前对于青少年抑郁症的早期检测和干预还远远不足。
情绪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对心理健康和幸福感有着深远的影响。情绪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动态变化的,会随着时间以及内外部事件的发生而改变。近年来,情绪动态(emotion dynamics),即情绪在多个时间尺度(如 moment - to - moment、day - to - day、week - to - week 等)上的变化轨迹、模式和规律,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情绪变异性(emotional variability)、不稳定性(emotional instability)和惯性(emotional inertia)是衡量情绪动态的重要指标。但目前关于情绪动态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大多数研究是横断面研究,前瞻性研究结果不一致;情绪动态测量易受均值水平干扰;且现有研究多在北美或欧洲国家开展,缺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研究。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来自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针对中国青少年的纵向研究。该研究成果发表在《BMC Psychology》上。

研究人员采用了以下关键技术方法:

  1. 样本选取:选取浙江台州的初中和高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集群随机抽样,从两所学校的不同年级选取班级,最终 448 名学生完成了所有研究程序。
  2. 数据收集:运用经验取样法(ESM),让参与者在连续五个工作日内,每天从早上 7 点开始,每 1.5 小时对当前情绪状态进行一次评估,共评估 10 次。同时收集参与者的基线调查数据,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等。
  3. 指标测量:使用儿童抑郁量表(CDI)评估抑郁症状;通过计算 PA 和 NA 的综合得分,进而计算情绪变异性(用个体情绪评分的标准差或个体内方差(WPV)衡量)、不稳定性(用连续差异均方(MSSD)衡量)和惯性(用自相关(ACORR)衡量)。
  4. 统计分析:运用 R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逻辑回归模型探究情绪动态是否能预测 1 个月和 3 个月后的抑郁症状。

研究结果如下:

  1. 情绪动态与抑郁症状的关系:在整个样本中,PA 和 NA 的情绪变异性和不稳定性在 1 个月和 3 个月的随访中均与抑郁症状显著相关。控制基线抑郁症状后,PA 变异性和不稳定性仍与抑郁症状相关,而 NA 变异性在控制平均 NA 水平后,与抑郁症状的关联不再显著。情绪惯性与抑郁症状无显著关联。
  2. 情绪动态对新抑郁症状发生的预测作用:在无基线抑郁症状的青少年中,PA 和 NA 的变异性和不稳定性均能预测 1 个月和 3 个月后抑郁症状的发生。控制平均情绪水平后,只有 PA 变异性能预测 3 个月后抑郁症状的发生。PA 不稳定性在控制平均 PA 水平后,仍能在 1 个月和 3 个月的随访中预测抑郁症状的发生。
  3. 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基于无基线抑郁症状青少年的数据,绘制预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显示,PA 和 NA 的变异性在预测新抑郁症状方面具有中等水平的判别准确性(AUC 0.63 - 0.69) ,且变异性的判别准确性略高于不稳定性(AUC 0.61 - 0.64) ,尤其是在 3 个月的随访中。

研究结论和讨论部分指出,该研究发现 PA 和 NA 的情绪变异性和不稳定性与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变化及新症状的发展密切相关。情绪变异性反映了青少年情绪体验的范围,过高的变异性可能意味着情绪反应过度和调节无效;情绪不稳定性则与大脑后顶叶皮层的功能和结构异常有关,可能反映出情绪管理和调节能力的下降。此外,PA 的变异性和不稳定性在控制平均 PA 水平后,仍与抑郁症状存在独特关联,这可能与中国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青少年对 PA 波动的抑制有关。而情绪惯性在预测抑郁症状方面作用有限。

这项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它为理解青少年的情绪处理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表明情绪动态可作为可测量的风险因素,有助于早期识别有抑郁风险的青少年。基于此,开发手机应用程序评估 PA 和 NA 的瞬间波动,以及为青少年提供有效的情绪管理技术和心理支持,对于预防和干预青少年抑郁症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但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观察性设计无法确定因果关系、样本代表性有限、随访期较短等,未来研究可针对这些问题进一步深入探索。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