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cience》:Enhancing cellulase biosynthesis of Bacillus subtilis Z2 by regulating intracellular NADH level
编辑推荐:
为优化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纤维素酶生物合成,研究人员开展了调控胞内 NAD+/NADH 水平的研究。通过模块化工程策略筛选相关基因,发现共表达 ycel、nadV、nadM 和 mdh 可显著提升纤维素酶活性。该研究揭示了调控机制,为提升酶产量提供新途径。
在生物能源与化工领域,木质纤维素作为丰富且可持续的资源,本应在生物燃料和化学品生产中大放异彩,然而其酶水解过程却因纤维素酶消耗量大,成为产业发展的 “拦路虎”。降低纤维素酶生产成本、提高其产量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重庆大学的研究人员挺身而出,开展了 “Enhancing cellulase biosynthesis of
Bacillus subtilis Z2 by regulating intracellular NADH level” 这一研究,相关成果发表于《iScience》 。该研究意义重大,有望打破现有困境,为木质纤维素的高效利用开辟新道路。
研究人员主要运用了以下关键技术方法:基因工程技术,对涉及 NAD+生物合成和 NADH 再生的 13 个基因进行操作;构建重组菌株,将不同模块基因导入枯草芽孢杆菌 Z2;酶活性和生物质检测技术,测定滤纸水解酶(FPase,代表总纤维素酶)和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代表内切葡聚糖酶)活性及生物质浓度;分子生物学技术,如 RNA 分离、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分析基因转录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SDS-PAGE)测定蛋白质表达水平;代谢物检测技术,检测细胞内 NAD (H/+) 水平、NAD+/NADH 比值,以及烟酸(Na)和烟酰胺(Nm)的消耗情况。
研究结果
- 模块化设计策略提升胞内 NAD (H/+) 水平:研究人员将 NAD+生物合成和 NADH 再生途径分为四个代谢模块。模块 1 通过改造内源性基因 nadB、nadA 和 nadC 增强 L - 天冬氨酸(L-Asp)同化和 NAD+合成;模块 2 利用 ycel 编码的 niaP 转运蛋白,同化烟酸(Na)和烟酰胺(Nm),构建补救途径,并引入外源基因 nadV 和 nadM 缩短 NAD+合成路径;模块 3 过表达 nadD 和 nadE 促进 NaMN 向 NAD+转化;模块 4 构建 TCA 循环相关基因 mdh、icd 和外源基因 sucB,增强 NADH 再生。
- NAD+生物合成模块优化:
- 从头合成途径(模块 1):分别过表达 nadB、nadA 和 nadC,结果显示重组菌株的纤维素酶活性、生物质、胞内 NAD (H/+) 水平和 NAD+/NADH 比值与野生型(WT)相比变化不大,表明枯草芽孢杆菌纤维素酶活性和 NAD+生物合成对这些基因过表达不敏感。
- 补救合成途径(模块 2):过表达 ycel、pncA 和 pncB,发现过表达 ycel 的 Salvage Na-1 菌株纤维素酶活性和生物质显著提高,胞内 NAD (H/+) 和 NADH 水平升高,NAD+/NADH 比值不变。同时,单独或同步过表达 nadV 和 nadM,发现同步表达的 SalvageNm-3 菌株纤维素酶活性、胞内 NAD (H/+) 和 NADH 水平显著增加,说明该捷径途径可促进代谢通量向 NAD+合成。因此,选择 ycel、nadV 和 nadM 进行后续模块化组装。
- 通用合成途径(模块 3):过表达 nadD 和 nadE,重组菌株的各项指标与 WT 几乎相同,表明这些基因过表达对 NAD+生物合成和纤维素酶活性影响较小。
- NADH 再生模块优化:过表达 TCA 循环中的 mdh、icd 和 sucB,结果显示单独或同步过表达 mdh 和 sucB 可增强枯草芽孢杆菌纤维素酶活性,胞内 NADH 水平显著增加,NAD+/NADH 比值降低。由此推断,胞内 NADH 水平增加和 NAD+/NADH 比值降低可刺激纤维素酶产生,故选择 mdh 和 sucB 进行后续模块化组装。
- 调控模块整合对胞内 NADH 水平和纤维素酶生物合成的影响:将 ycel、nadV、nadM、mdh 和 sucB 五个基因进行组装,构建六个工程菌株。其中,共表达 ycel、nadV、nadM 和 mdh 的 BA-4 菌株纤维素酶活性最高,分别是 WT 的 2.24 倍(FPase)和 2.04 倍(CMCase),生物质和纤维素酶活性 / 生物质也显著增加。但共表达五个基因的 BA-5 菌株纤维素酶活性最低,可能是由于细胞内过量 NADH 产生 “还原应激”,导致 ROS 积累,打破细胞内稳态平衡。此外,研究发现胞内 NADH 水平可能通过调节胞质 Ca2+水平影响纤维素酶活性。
- 钙信号通路对纤维素酶基因表达的调控:通过添加 Ca2+通道阻滞剂 LaCl3和敲除 spcF 基因,研究发现阻断 Ca2+内流或敲除 spcF 基因可显著降低纤维素酶活性和纤维素酶相关基因 eglS 和 bglC 的表达水平,表明钙信号通路参与了枯草芽孢杆菌 Z2 中纤维素酶相关基因的过表达调控。
研究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采用模块化合成生物学策略,成功促进了枯草芽孢杆菌纤维素酶的生物合成。通过调控代谢通量提高胞内 NAD (H/+) 水平,鉴定并过表达了对纤维素酶活性有显著影响的关键基因。其中,重组菌株 BA-4 中 ycel、nadV、nadM 和 mdh 的共过表达,大幅提高了胞内 NADH 水平和纤维素酶活性。研究还揭示了胞内 NADH 水平通过钙信号通路调节纤维素酶相关基因表达的机制,为深入理解纤维素酶生物合成调控网络提供了新视角。
然而,该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研究仅针对枯草芽孢杆菌 Z2,其结果在其他微生物系统中的普适性有待探索;工程菌株在工业条件下的长期稳定性和可扩展性未评估;除钙信号通路外,其他潜在调控机制未研究;多基因过表达对细胞适应性和生长的代谢负担未充分评估;该策略在大规模工业应用中的环境和经济可行性也需进一步研究。尽管如此,本研究为提高纤维素酶产量提供了新方法,为枯草芽孢杆菌纤维素酶生物合成调控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有望推动生物技术在木质纤维素转化领域的应用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