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高海拔暴露与唐氏综合征新生儿先天性异常的出生患病率: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的关键证据
《Early Human Development》:High altitude exposure and the birth prevalence of congenital anomalies in newborns with Down syndrome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05月08日 来源:Early Human Development 2.2
编辑推荐:
本研究针对唐氏综合征(DS)患儿先天性异常的高发问题,探讨了高海拔环境等风险因素的影响。研究人员通过回顾性分析玻利维亚两个遗传中心301例DS病例,发现60.5%存在重大先天性异常,其中心脏病(CHD)和胃肠道异常最为常见。多因素分析证实高海拔(>3000 masl)显著增加动脉导管未闭(PDA)(OR=5.82)和肛门直肠异常(OR=5.29)风险,同时揭示高龄妊娠、子痫前期和近亲婚配的协同作用。该研究首次系统论证海拔高度与DS特异性畸形的关联,为高海拔地区DS患儿的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在人类遗传学研究领域,唐氏综合征(DS)作为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疾病,其合并先天性异常的高发机制始终是科学界关注的焦点。尽管已知Trisomy 21(21三体)患者存在50%先天性心脏病(CHD)患病率,但环境因素如何与特定基因型相互作用仍存在巨大认知空白。尤其令人困惑的是,在玻利维亚等高原地区,低氧环境是否加剧DS胎儿的发育异常?这个问题不仅关乎基础科学,更直接影响着高海拔地区特殊人群的临床管理策略。
为解答这一科学难题,玻利维亚圣安德烈斯大学遗传学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团队开展了一项开创性研究。通过对2013-2022年间301例DS病例的回顾性分析,研究人员首次系统描绘了海拔梯度与DS特异性畸形的剂量-效应关系。这项发表在《Early Human Development》的重要成果,为理解基因-环境交互作用提供了新的生物学视角。
研究采用多中心横断面设计,整合了拉巴斯(3600 masl)和圣克鲁斯(400 masl)两个海拔梯度遗传中心的临床数据。通过经典细胞遗传学确诊DS病例,收集包括居住海拔、母体特征等暴露因素,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环境与遗传因素的交互效应。
General outcomes
研究队列显示60.47%的DS新生儿伴有至少一种重大先天性异常,显著高于普通人群。心脏异常占据主导地位,其中心房隔缺损(ASD)最为普遍,消化系统畸形次之。这种异常谱系分布提示DS发育缺陷存在器官特异性易感性模式。
Discussion
海拔效应分析揭示:居住>3000 masl使PDA风险提升5.82倍,肛门直肠畸形风险增加5.29倍。这种选择性影响暗示低氧可能通过干扰DSCR1基因调控通路,特异性促进某些畸形发生。研究同时发现高龄产妇(>35岁)、子痫前期和近亲婚配的协同风险,这些因素可能通过表观遗传机制加剧三体基因组的不稳定性。
该研究的突破性在于首次建立海拔高度与DS特异性畸形的定量关联,挑战了传统认为DS异常纯由遗传决定的观点。发现的5.82倍PDA风险增幅,为高海拔地区DS产前筛查提供了关键阈值参考。更深远的意义在于,研究证实DS基因组可作为"环境传感器",通过其异常发育表型反向揭示潜在的环境致畸因子。这些发现不仅指导高原地区临床实践,也为探究低氧影响胚胎发育的分子机制开辟了新途径。
知名企业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