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BMC Cancer》:E2F2(E2F transcription factor 2) as a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 in meibomian gland carcinoma: evidence from functional and epigenetic studies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05月17日 来源:BMC Cancer 3.4
编辑推荐:
为探究睑板腺癌(MGC)分子机制,研究人员聚焦 E2F 转录因子 2(E2F2)及 DNA 甲基化展开研究。发现 MGC 中 E2F2 低表达,其敲低促进肿瘤进展,甲基化抑制剂可恢复其表达并抑制肿瘤。为 MGC 靶向治疗提供新方向。
睑板腺癌(Meibomian Gland Carcinoma, MGC)是一种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的眼睑肿瘤,其早期症状常与良性病变相似,容易导致误诊或漏诊,使得患者往往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目前,手术切除联合区域淋巴结清扫是 MGC 的标准治疗方法,但术后复发、转移风险较高,且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亟需寻找有效的分子靶点以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在肿瘤研究领域,E2F 转录因子 2(E2F transcription factor 2, E2F2)作为调控细胞周期、分化和凋亡的关键分子,其异常表达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已有研究表明,E2F2 的失调可能与 DNA 甲基化这一表观遗传修饰有关,而 DNA 甲基化通过在 CpG 二核苷酸的胞嘧啶第 5 位碳原子上添加甲基基团,可在不改变 DNA 序列的情况下调控基因表达,导致肿瘤抑制基因沉默。然而,E2F2 在 MGC 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 DNA 甲基化的关系尚不清楚。
为填补这一研究空白,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相关成果发表在《BMC Cancer》。
研究人员主要运用了以下关键技术方法:
组织样本分析:收集 3 例正常睑板腺组织和 36 例 MGC 患者的组织样本,构建组织微阵列(TMA),通过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检测 E2F2 及相关蛋白的表达。
细胞功能实验:培养原代 MGC 细胞,利用小干扰 RNA(siRNA)敲低 E2F2 表达,通过慢病毒载体过表达 E2F2,进行 CCK-8 实验、伤口愈合实验、Transwell 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并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
表观遗传研究:使用 DNA 甲基化抑制剂 5-aza-2’- 脱氧胞苷(5-aza-2-dc)处理 MGC 细胞,通过 RNA 测序(RNA-Seq)筛选差异表达基因,运用甲基化特异性 PCR(MSP)检测 E2F2 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
通过 TIMER2.0 数据库分析发现,E2F2 在部分恶性肿瘤(如结肠腺癌、直肠腺癌)中表达下调。在 MGC 细胞和组织中,E2F2 的 mRNA 和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睑板腺细胞和组织。免疫组化结果显示,E2F2 表达与增殖标志物 Ki-67 呈负相关,与细胞周期抑制因子 P21、P27 呈正相关,提示 E2F2 可能具有抑癌作用。
功能实验表明,敲低 E2F2 可显著促进 MGC 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抑制细胞凋亡,并使细胞周期阻滞于 S 期,同时下调上皮标志物 E - 钙粘蛋白(E-cadherin)表达,呈现上皮 - 间质转化(EMT)特征;而 E2F2 过表达则产生相反效果,抑制肿瘤细胞的恶性行为。
经 5-aza-2-dc 处理后,MGC 细胞中 E2F2 表达显著上调。RNA 测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有 87 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其中 72 个上调、15 个下调,这些基因主要富集于 DNA 复制、细胞周期等生物学过程和信号通路。MSP 实验证实,5-aza-2-dc 可降低 E2F2 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表明 E2F2 的低表达可能由 DNA 甲基化介导。此外,抑制甲基化可抑制 MGC 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效果与 E2F2 过表达相似。
本研究首次证实 E2F2 在 MGC 中显著低表达,其敲低通过调控细胞周期、诱导 EMT 等途径促进肿瘤进展,而 DNA 甲基化是导致 E2F2 表达沉默的重要机制。使用 5-aza-2-dc 等甲基化抑制剂可通过去甲基化作用恢复 E2F2 表达,进而抑制 MGC 细胞的恶性行为。这些发现揭示了 E2F2 作为 MGC 潜在治疗靶点的重要价值,为开发基于 E2F2 的分子靶向治疗和个体化精准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 E2F2 与其他信号通路的相互作用,以及甲基化抑制剂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推动相关疗法从实验室走向临床,为 MGC 患者带来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