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Oncogenesis》:TGF-β signaling redirects Sox11 gene regulatory activity to promote partial EMT and collective invasion of oncogenically transformed intestinal organoids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05月21日 来源:Oncogenesis 5.9
编辑推荐:
本研究针对结直肠癌(CRC)转移过程中部分上皮-间质转化(pEMT)与集体侵袭的调控机制不明问题,利用携带Apc/Kras/Trp53突变的肠癌类器官模型,结合单细胞转录组测序(scRNA-seq)和功能实验,揭示TGF-β1通过激活转录因子Sox11调控pEMT和侵袭前沿“领头细胞”形成。该发现为CRC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发表于《Oncogenesis》。
论文解读
癌症转移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而这一致命过程的关键步骤是肿瘤细胞突破组织边界的能力。上皮-间质转化(EMT)长期以来被认为是癌细胞获得迁移侵袭特性的核心机制。然而近年研究发现,大多数转移性肿瘤细胞并非完全失去上皮特性,而是呈现一种“混合态”——部分EMT(pEMT)。这种状态下,细胞同时保留上皮标志物并获得间质特征,具有更强的转移定植能力。尤其值得注意的是,pEMT与肿瘤细胞“集体侵袭”行为密切相关,后者是临床标本中最常见的侵袭模式。但一个悬而未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是:在缺乏经典EMT转录因子(如Snail、Zeb1)的情况下,驱动pEMT和集体侵袭的分子机制是什么?
来自德国弗莱堡大学等机构的研究团队Yu-Hsiang Teng、Andreas Hecht等通过构建携带肠癌驱动突变(Apc/Kras/Trp53,简称TKA)的小肠类器官模型,发现TGF-β1可诱导类器官形成pEMT状态并发生集体侵袭。单细胞转录组分析揭示了从增殖性上皮细胞到侵袭前沿“领头细胞”的连续状态转变,其中转录因子Sox11被鉴定为关键调控节点。该研究不仅阐明了非经典EMT通路在肠癌转移中的作用机制,还意外发现Sox11具有“双重人格”——既是TGF-β诱导的促侵袭因子,又是维持肠道稳态的潜在抑癌因子。相关成果发表于《Oncogenesis》。
研究主要采用以下技术方法:1)基因编辑(CRISPR/Cas9)构建Sox11敲除和FKBP12FF36V-HA标签敲入类器官;2)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解析细胞异质性;3)Transwell侵袭实验定量评估集体侵袭能力;4)免疫荧光染色定位蛋白表达;5)TCGA数据库分析临床相关性。
研究结果
TGF-β1诱导的连续状态转变
通过scRNA-seq分析TGF-β1处理的TKA类器官,发现细胞经历从增殖性上皮(cluster 3)到pEMThigh(cluster 2)的连续转变。值得注意的是,pEMThigh细胞高表达间质标志物(如Fn1)却保留上皮基因(如Cdh1),符合非经典EMT特征。RNA速率分析和PAGA轨迹预测显示,这一过程伴随TGF-β信号通路活性的梯度升高。
领头细胞特征与pEMT的耦合
通过32个“领头细胞”标志基因构建评分系统,发现其表达强度与pEMT程度正相关。侵袭前沿的pEMThigh细胞同时具备纤维连接蛋白(Fn1)分泌和前沿定位特征,在空间上验证了转录组预测。
Sox11的核心调控作用
在TGF-β1上调的转录因子中,Sox11表达增幅最大且特异性富集于pEMThigh细胞。SCENIC分析显示其调控网络活性在cluster 2最强。通过CRISPR介导的FKBP12FF36V-HA标签敲入,证实Sox11蛋白定位于侵袭前沿的3-4层细胞核内。功能实验表明,Sox11敲除显著抑制类器官扁平化、集体侵袭及EMT标志物表达,但过表达不足以诱发pEMT,说明其必要性而非充分性。
基因调控的双重性
RNA-seq揭示Sox11不仅调控TGF-β1诱导的侵袭相关基因(如Prrx2),还参与基础状态下肠道功能基因(如Slc5a1)和抑癌因子(如Gata4/5)的表达。这种“上下文依赖性”提示Sox11可能因微环境信号切换调控模式。
临床相关性验证
TCGA数据分析显示,SOX11高表达与CRC晚期分期、CMS4亚型(间质型)及不良预后显著相关。其表达与TGF-β通路基因(如SMAD3)和间质标志物(如FN1)呈正相关,支持小鼠模型的临床转化价值。
结论与意义
该研究首次在类器官模型中系统描绘了TGF-β1诱导的pEMT动态图谱,确立Sox11为连接TGF-β信号与集体侵袭的关键分子开关。其创新性体现在:1)揭示非经典EMT通路不依赖Snail/Zeb1;2)发现pEMThigh与领头细胞的转录耦合;3)阐明Sox11在肠道稳态和癌变中的“双面性”。临床数据提示SOX11可作为CRC预后标志物和潜在治疗靶点,但其复杂的功能网络也警示靶向干预需考虑时空特异性。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Sox11与其它SoxC成员(如Sox4)的功能冗余,以及微环境信号如何重编程其转录调控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