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cations Biology》:White matter dysfunction in Alzheimer’s disease is associated with disease-related transcriptomic signatures

【字体: 时间:2025年05月29日 来源:Communications Biology 5.2

编辑推荐:

  本研究针对阿尔茨海默病(AD)白质(WM)功能紊乱机制不明的问题,通过多模态影像与转录组分析,揭示了AD特异性WM功能连接降低与突触相关基因(如APOE、PSEN2)及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活动的空间关联,为AD多尺度病理机制提供了新见解。论文发表于《Communications Biology》。

阿尔茨海默病(AD)作为最常见的痴呆类型,其病理特征包括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和tau蛋白缠结。传统研究多聚焦于灰质(GM)功能网络异常,而白质(WM)的功能性改变长期被忽视。尽管WM解剖学损伤(如髓鞘退化)已被确认,但其功能失调如何参与AD进展仍缺乏系统研究。更关键的是,WM功能异常是否与特定分子遗传特征相关,这一问题对理解AD的多尺度病理机制至关重要。

为解决上述问题,电子科技大学的研究团队联合国际合作者,在《Communications Biology》发表了题为“White matter dysfunction in Alzheimer's disease is associated with disease-related transcriptomic signatures”的研究。该研究整合了来自OASIS-3和ADNI队列的243名参与者(53例轻度AD、90例MCI、100例认知正常者)的多中心数据,通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结合Allen人脑图谱(AHBA)转录组数据,首次揭示了AD特异性WM功能网络破坏的空间基因表达模式。

研究主要采用四项关键技术:1)基于JHU ICBM-DTI-81 WM图谱的WM功能连接(FC)分析;2)图论方法量化全局( assortativity)和节点(clustering coefficient)拓扑属性;3)偏最小二乘回归(PLS)建模WM区域功能连接强度(RFCS)与基因表达的空间关联;4)利用Metascape进行基因富集分析和细胞类型定位。

研究结果部分:

  1. 全脑功能连接改变:AD和轻度认知障碍(MCI)组均表现出WM内FC降低(如前/后内囊ALIC/PLIC,PFDR<0.02),而WM-GM间FC增强。AD特异性降低的FC主要分布于前/后放射冠、左侧毯(tapetum)等WM区域(t<-2.763)。

  2. 网络拓扑异常:AD组在WM和全脑网络中表现出全局聚类系数降低(PFDR<0.03),且节点效率下降区域涉及感觉运动(皮质脊髓束)、视觉空间(矢状层)和记忆相关(钩束)通路(h>8.842)。

  3. 转录组-功能共定位:PLS回归发现WM RFCS差异与65.72%的基因表达方差显著相关(r=0.81)。20个AD风险基因(如APOE、SORL1)的表达与RFCS变化空间匹配,其中BCHE(编码丁酰胆碱酯酶)与WM功能减退强烈相关(P<0.05)。

  4. 生物学通路与细胞特征:富集分析显示PLS1基因集(|Z|>3)显著关联突触功能(如“trans-synaptic signaling”)和神经元投射发育(PFDR<0.001)。这些基因在兴奋性/抑制性神经元(293/233个)和星形胶质细胞(171个)中富集(Pperm<0.001)。

结论与意义:该研究建立了AD患者WM功能损伤与分子遗传特征的直接关联,揭示了WM网络破坏可能通过APOEε4等基因影响突触传递和胶质细胞功能,进而加速认知衰退。创新性体现在:1)突破性证实WM功能信号可作为AD生物标志物;2)首次将WM网络异常定位到特定细胞类型(如星形胶质细胞);3)为AD的跨尺度病理模型提供了实验依据。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WM功能变化与Aβ/tau病理的时序关系,以及环境因素(如睡眠障碍)对WM转录组的影响。

订阅生物通快讯

订阅快讯:

最新文章

限时促销

会展信息

关注订阅号/掌握最新资讯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