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cal Oncology》:Genetic, epigenetic, and molecular determinants of multiple myeloma and precursor plasma cell disorders: a pathophysiological overview

【字体: 时间:2025年06月04日 来源:Medical Oncology 2.8

编辑推荐:

  这篇综述系统阐述了多发性骨髓瘤(MM)及其前驱状态(MGUS/SMM)的病理机制,重点解析了驱动疾病进展的三大核心要素:染色体异常(如t(4;14)、del(17p))、基因突变(KRAS/NRAS/TP53/DIS3)与表观遗传调控(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的协同作用,同时揭示了肿瘤微环境(细胞因子/免疫逃逸/血管新生)和代谢重编程(糖酵解/氧化磷酸化)的关键贡献,为MM的靶向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Abstract
多发性骨髓瘤(MM)作为浆细胞恶性克隆增殖性疾病,其发生发展遵循从意义未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MGUS)到冒烟型骨髓瘤(SMM)的渐进式演变模式。分子层面研究揭示,早期染色体易位(如t(4;14))、拷贝数变异(如17p缺失、1q扩增)及驱动基因(KRAS、NRAS、TP53、DIS3)突变共同推动克隆进化。值得注意的是,非编码区调控突变、异常剪接事件和非编码RNA失调通过转录重编程进一步加速恶性转化。

遗传学异常与克隆选择
MM的特征性遗传事件包括超二倍体(约占55%病例)和IgH易位(如t(11;14)、t(14;16))。del(17p)导致的TP53失活与耐药性显著相关,而gain(1q)通过上调致癌基因CKS1B促进增殖。二代测序证实,RAS通路突变(KRASG12V/NRASQ61K)在疾病进展中呈现动态演化,提示其作为治疗靶点的潜在价值。

表观遗传调控网络
DNA甲基化异常(如抑癌基因CDKN2A启动子高甲基化)与组蛋白修饰(H3K27me3去甲基化)共同构成表观遗传"记忆"。染色质重塑复合物(SWI/SNF)组分ARID1A的突变可导致全局性转录失调,而m6A RNA甲基化修饰的异常则影响mRNA稳定性,形成独特的表观遗传脆弱性。

微环境互作与代谢适应
骨髓基质细胞通过IL-6/JAK/STAT3通路维持MM细胞存活,而CD38/CD47介导的免疫检查点激活促进免疫逃逸。代谢方面,MM细胞表现出"瓦氏效应"增强(乳酸脱氢酶A过表达)和谷氨酰胺代谢依赖,这种代谢可塑性为开发FDAC(脂肪酸合成酶)抑制剂等代谢干预策略提供依据。

治疗启示与挑战
针对上述机制,表观遗传药物(HDAC抑制剂)、微环境调节剂(CXCR4拮抗剂)和双特异性抗体(BCMA/CD3)已进入临床验证阶段。然而,克隆异质性和表观遗传可塑性仍是实现持久缓解的主要障碍,未来需整合单细胞多组学技术解析耐药机制。

订阅生物通快讯

订阅快讯:

最新文章

限时促销

会展信息

关注订阅号/掌握最新资讯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