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iratory Research》:Sputum quality affects assessment of airway microbiology in childhood asthma

【字体: 时间:2025年06月05日 来源:Respiratory Research 4.7

编辑推荐:

  为解决儿童哮喘研究中痰液样本质量参差不齐影响气道微生物评估准确性的问题,Steven LTaylor团队通过16S rRNA测序和qPCR技术,发现30%鳞状细胞比例可作为关键质量阈值,排除低质量样本后首次揭示哮喘患儿痰液中Haemophilus和Gemella显著富集。该研究为呼吸道疾病微生物组研究提供了标准化样本筛选方案,发表于《Respiratory Research》。

呼吸道微生物组研究是理解慢性肺部疾病的关键,但痰液样本常因混入上呼吸道成分导致数据偏差。尤其在儿童哮喘领域,微生物群落差异细微,样本质量控制成为核心挑战。现有标准多针对炎症细胞分析,缺乏统一微生物评估标准,不同研究采用的鳞状细胞比例阈值从10%到80%不等,严重影响结果可比性。

新西兰惠灵顿的研究团队在《Respiratory Research》发表论文,首次系统评估痰液质量指标对微生物组分析的影响。研究纳入170名8-14岁儿童(130例哮喘),通过诱导痰采集样本,采用四重质量评估体系:鳞状细胞比例(≥30%为不合格)、细胞活性(<50%为不合格)、痰栓可见性、唾液α-淀粉酶水平(≥7.5 U/mL为不合格)。微生物组分析采用V1-V3区16S rRNA测序和qPCR定量,通过Bray-Curtis相似性分析和LEfSe方法比较组间差异。

主要技术方法包括:1)多参数痰液质量评估(细胞学/生化指标);2)16S rRNA基因V1-V3区扩增子测序;3)qPCR定量细菌负荷;4)PERMANOVA多变量统计分析。样本来自新西兰社区招募队列。

【痰液特征】
研究发现19%-29%样本不合格,四指标间一致性较高(49.1%样本全合格)。唾液α-淀粉酶与其他指标一致性最低,12例样本出现矛盾判断。鳞状细胞比例与微生物组差异关联性最强(PERMANOVA pseudo-F=3.13),不合格样本细菌负荷显著增高(p=0.0057),富含Rothia等口腔菌。

【微生物组差异】
全样本分析未发现哮喘-非哮喘差异(p=0.11),但排除53例鳞状细胞≥30%样本后,哮喘组Haemophilus(H. influenzae)、Gemella和Granulicatella显著富集(LDA>3)。敏感性分析显示20%/25%鳞状细胞阈值同样有效,但其他指标单独应用无效。

【讨论与意义】
该研究确立30%鳞状细胞比例作为微生物组研究的黄金标准,首次在质量控制后揭示儿童哮喘特异性微生物特征。Haemophilus的发现为靶向治疗提供依据,其与难治性哮喘的关联已在成人azithromycin治疗响应预测中得到验证。研究创新性在于:1)建立可操作的痰液质量分级体系;2)证明质量控制对微弱生物学信号的放大作用;3)提出唾液α-淀粉酶适用于冻存样本但特异性不足。

局限性包括缺乏配对上下呼吸道样本验证,且未探索动态采样。未来可扩展至其他呼吸道疾病,并开发计算去污染算法。该成果为微生物组研究的标准化提供范式,尤其适用于儿童等采样困难群体。

订阅生物通快讯

订阅快讯:

最新文章

限时促销

会展信息

关注订阅号/掌握最新资讯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