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Nature Aging》:A blood-based epigenetic clock for intrinsic capacity predicts mortality and is associated with clinical, immunological and lifestyle factors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06月05日 来源:Nature Aging 17
编辑推荐:
研究人员针对老龄化过程中内在能力(IC)评估资源密集且分子机制不明的问题,开发了首个基于DNA甲基化(DNAm)的IC时钟。通过INSPIRE-T队列(1,014人)构建模型,在弗雷明汉心脏研究中验证其预测全因死亡率优于传统表观遗传时钟,并揭示IC与免疫炎症标志物、功能临床终点及Omega-3摄入的显著关联,为健康老龄化监测提供新型分子工具。
随着全球老龄化加剧,如何量化个体功能储备成为健康管理的核心挑战。世界卫生组织(WHO)2015年提出内在能力(Intrinsic Capacity, IC)概念——整合认知、运动、感觉、心理和活力五大维度的综合指标,但其临床评估依赖专业设备,且分子机制如同"黑箱"。法国图卢兹大学医院Matias Fuentealba团队联合多国学者,在《Nature Aging》发表突破性研究,首次构建基于血液DNA甲基化(DNAm)的IC表观遗传时钟,揭示其作为"分子量尺"预测死亡风险、追踪免疫衰老的独特价值。
研究团队采用INSPIRE-T队列(20-102岁,n=1,014)的临床IC评分和EPIC甲基化芯片数据,通过弹性网络回归筛选出91个关键CpG位点。在弗雷明汉心脏研究(FHS)中验证时,该模型展现出三大技术优势:跨平台兼容性(覆盖450K/EPIC芯片)、唾液替代可行性(rs
=0.64),以及免疫细胞组成反卷积分析能力。
IC随年龄下降的性别差异
通过连续两阶段回归模型发现,女性感官能力早衰(42岁 vs 男性67岁),但认知衰退延迟(86岁 vs 男性72岁)。甲基化IC评分与年龄呈强负相关(rs
=-0.92),且独立于Horvath等传统时钟(与PhenoAge相关性仅rs
=-0.37)。
免疫衰老的分子指纹
DNAm IC高组显著上调T细胞共刺激分子CD28表达(FDR=1.07×10-32
),伴随CD8+
初始T细胞增加(rs
=0.22)和耗竭T细胞减少。GO分析显示578个差异基因富集于T细胞活化通路,与慢性炎症标志物iAge呈负相关。
死亡风险与健康预测
Cox模型显示DNAm IC预测全因死亡率优势显著(HR=1.38, P=1.67×10-24
),使高IC组预期寿命延长5.5年。健康评分主成分分析与IC的关联(rs
=-0.44)强于实际年龄,尤其关联肺功能、骨密度等指标。
营养干预线索
血液Omega-3脂肪酸(如DHA, FDR=9.32×10-10
)与IC正相关,而钙补充剂摄入显示负向关联。这为"地中海饮食护衰老"假说提供分子证据。
讨论部分指出,该研究首次实现IC评估从"临床量表"到"甲基化试剂盒"的跨越。91-CpG特征中61个位点与溶酶体通道蛋白MCOLN2表达相关,提示病毒感染与免疫衰老的潜在联系。局限性在于90岁以上超高龄样本不足(仅2.9%),且需进一步验证CMV病毒对CD28-
T细胞扩增的影响。这项成果为个性化抗衰老干预提供可量化的分子标尺,未来或可通过便携式检测实现"衰老风险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