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替压力气垫床(APAM)预防压力性损伤的皮肤红斑与血流灌注量化评估新方法

《Journal of Tissue Viability》:Evaluating alternating pressure air mattress effectiveness through the measurement of skin redness and blood perfusion

【字体: 时间:2025年06月06日 来源:Journal of Tissue Viability 2.4

编辑推荐:

  本研究针对压力性损伤(PI)预防中交替压力气垫床(APAM)效果评估的难题,创新性地采用Moor Instruments激光散斑血流成像系统,结合CIELAB色彩空间分析和LSCI技术,对29名健康受试者在三种手术支撑表面(泡沫/凝胶/APAM)下的皮肤红斑(a*值)与血流灌注(flux)进行动态监测。研究发现APAM能诱导最显著的红斑初始反应(r=0.63,P<0.001),同时表现出更快的红斑消散和灌注恢复速度,为个性化PI预防策略提供了基于组织动态响应的新型量化指标。

压力性损伤(Pressure Injuries, PI)作为临床常见的并发症,每年影响全球数百万患者,不仅造成巨大医疗负担,更是医疗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尽管交替压力气垫床(Alternating Pressure Air Mattresses, APAM)被广泛用于高风险患者,但其效果评估长期依赖发病率统计,缺乏对组织动态响应的量化分析。更棘手的是,现有评估方法难以同步捕捉可见红斑与微观血流变化的关系,且对深色皮肤人群的适用性存疑。

为突破这些局限,University of North Dakota的研究团队在《Journal of Tissue Viability》发表创新研究,首次将多模态成像与智能图像处理结合,通过29名健康志愿者的对照实验,揭示了APAM促进组织修复的动力学特征。研究采用MoorFLPI-2激光散斑血流成像系统同步采集血流灌注(flux)和RGB图像,结合MATLAB开发的CIELAB色彩空间分析算法,实现了从宏观红斑到微观灌注的跨尺度关联分析。

关键技术方法包括:1) MoorO2Flo系统同步获取580×752像素RGB图像和150×116像素LSCI数据;2) 基于a*通道阈值分割量化红斑强度(13.5+为集中红斑);3) Dice-S?rensen系数优化flux阈值(436+ PU为高灌注);4) 时间序列分析压力加载2小时前后的Δ%变化。

【APAM时空动态特征】
通过对比三种支撑表面,研究发现APAM组呈现独特的双相响应:初始红斑反应最强(Δ%达14953),但卸载后恢复速度显著快于泡沫/凝胶组。典型案例如Fig.6所示,APAM使用者的集中红斑在卸载3分钟内快速消散,伴随flux值从峰值区域向周边扩散,符合周期性压力再分布的理论预期。

【红斑-灌注相关性】
皮尔逊相关性分析揭示,APAM组的红斑与flux呈现最强关联(r=0.63,p<0.001),显著高于泡沫组(r=0.48)和凝胶组(无显著相关)。ANOVA验证不同支撑表面的组织恢复存在统计学差异(F=3.73,p<0.03),证实APAM能更有效促进微循环重建。

【临床转化价值】
该研究突破传统发病率统计的局限,首次建立可量化的"红斑-灌注"动态模型:1) 证实5分钟交替周期的小细胞APAM能优化压力-时间积分;2) 发现集中红斑消退速度可作为灌注恢复的预测指标;3) 为深色皮肤患者开发出基于a*通道的客观评估工具。尽管受试者年龄和肤色分布存在局限,但该技术框架为个性化APAM参数设置提供了新思路,未来结合血红蛋白氧合监测将进一步完善评估体系。

这项研究的意义在于将临床观察的红斑体征转化为可量化的生物力学指标,使APAM效果评估从经验判断迈向精准医疗。其提出的动态监测范式不仅适用于医疗器械研发,更可延伸至糖尿病足、烧伤等微循环障碍疾病的早期预警,展现出广阔的转化应用前景。

订阅生物通快讯

订阅快讯:

最新文章

限时促销

会展信息

关注订阅号/掌握最新资讯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