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p(Ldb1)作为Zelda功能桥梁在合子基因组激活中招募CBP调控增强子功能与组蛋白乙酰化

《Molecular Cell》:Chip (Ldb1) is a putative cofactor of Zelda forming a functional bridge to CBP during zygotic genome activation

【字体: 时间:2025年06月10日 来源:Molecular Cell 14.5

编辑推荐:

  这篇研究通过光遗传学技术(iLEXY)精确调控果蝇胚胎中Chip/Ldb1的时空表达,揭示了该辅因子仅在合子基因组激活(ZGA)关键窗口期发挥核心作用。研究发现Chip作为先锋因子Zelda的功能桥梁,在不影响染色质结构的前提下,介导CBP募集和H3K27ac修饰,建立了增强子-启动子协同调控的新范式。

  

Chip(Ldb1)在胚胎发育中的关键作用
研究团队利用创新的光遗传学系统iLEXY,首次精确揭示了辅因子Chip(Ldb1)在果蝇胚胎发育中的时空特异性功能。通过CRISPR-Cas9将iLEXYs模块插入内源性chip基因,实现了对Chip蛋白的分钟级核质穿梭控制。

时空精确的功能解析
胚胎存活率实验显示,Chip仅在2-3小时(对应合子基因组激活ZGA阶段)的狭窄时间窗内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这一发现颠覆了传统认知——尽管Chip在整个胚胎发育期持续表达,但其核心功能高度集中于ZGA的关键1小时窗口。

Zelda-Chip-CBP调控轴
CUT&Tag和RNA-seq数据揭示,Chip作为先锋因子Zelda的直接辅因子,被特异性招募到染色质上。有趣的是,虽然Zelda缺失几乎完全消除Chip结合(信号降低89.5%),但Chip缺失对Zelda定位影响甚微,表明存在单向依赖性。

分子机制突破
通过多组学分析发现:
1)Chip不参与染色质开放:ATAC-seq显示Zelda缺失导致全局可及性下降,而Chip缺失反而轻微增加开放度
2)Chip介导CBP募集:Chip缺失导致CBP结合信号下降52.6%,显著影响H3K27ac修饰(722个峰显著减少)
3)功能保守性:Chip与CBP缺失的转录组变化高度相关(r=0.41)

三维基因组的新认知
令人意外的是,Hi-C和Capture-C分析表明,尽管Chip在哺乳动物中已知参与染色质环化,但在早期胚胎中并不显著影响拓扑关联域(TADs)或增强子-启动子互作。这一发现暗示Chip在进化中可能获得了阶段特异性的功能分化。

临床转化潜力
该研究建立的iLEXY系统为发育生物学研究提供了范式转换级工具,其分钟级的时间分辨率克服了传统遗传学方法的局限。发现的关键调控轴Zelda-Chip-CBP为理解人类发育障碍和癌症中LDB1异常提供了新视角。

技术方法创新
1)开发内源性iLEXYs标签系统,实现蛋白功能的可逆调控
2)建立胚胎存活率的精确定量方法
3)整合单细胞分选与低细胞量CUT&Tag技术
4)开发高分辨率Capture-C分析平台

未来研究方向
1)解析Chip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动态复合物组成
2)探索Chip在晚期胚胎中是否获得环化功能
3)开发哺乳动物Ldb1的时空特异性调控工具
4)研究Zelda-Chip-CBP轴在干细胞重编程中的作用

这项研究不仅阐明了Chip在胚胎发育中的精确功能窗口,更建立了研究关键发育调控因子的新范式,为理解转录辅因子的时空特异性功能提供了模板。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