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细胞外囊泡在TDP-43蛋白病中的作用:发病机制与生物标志物潜力

《Molecular Neurodegeneration》:Extracellular vesicles in TDP-43 proteinopathies: pathogenesis and biomarker potential

【字体: 时间:2025年06月11日 来源:Molecular Neurodegeneration 15.1

编辑推荐:

  这篇综述系统阐述了细胞外囊泡(EVs)在TDP-43蛋白病(包括ALS、FT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双重作用:既是清除病理蛋白的"清道夫",又是介导病理性TDP-43传播的"特洛伊木马"。文章重点探讨了EVs在TDP-43清除与种子传播中的分子机制,并分析了EVs作为诊断标志物的潜力,特别强调了不同EV分离方法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细胞外囊泡与TDP-43蛋白病的复杂关系

引言

43kDa反式激活反应DNA结合蛋白(TDP-43)的异常聚集是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共同特征,包括95%的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和约50%的额颞叶痴呆(FTD)病例。这些疾病被统称为TDP-43蛋白病。近年研究发现,细胞外囊泡(EVs)——这些由细胞释放的纳米级膜结构——在TDP-43病理过程中扮演着双重角色。

EVs的多样性及其分离挑战

EVs并非单一实体,而是包含外泌体、微泡、线粒体囊泡等多种亚型。不同EV亚群在大小(30-1000nm)、来源(质膜或内体)和分子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研究面临的首要挑战是如何准确分离特定EV亚群。常用的超速离心法会共沉淀游离TDP-43寡聚体(5-60nm),而聚合物沉淀法特异性更低。新兴的免疫捕获技术(如CD63/L1CAM抗体)可提高纯度,但可能丢失特定EV亚群。

EV中的TDP-43形式

在ALS脑组织来源的EVs中,主要检测到28kDa和15kDa的C端片段(CTFs),而全长TDP-43较少。有趣的是,尽管脑组织中磷酸化TDP-43(pS409/410)是病理标志,但在EVs中却未检测到。细胞实验显示,过表达的TDP-43N端更易被包装进EVs,而C端则促进质膜分泌。这些差异提示不同TDP-43形式可能通过不同EV亚群分泌。

清除还是传播?

EV介导的TDP-43分泌可能是细胞的保护机制。抑制EV分泌(如敲除RAB27A)会增加细胞内不溶性TDP-43聚集,并加重TDP-43A315T
小鼠的运动缺陷。相反,促进EV分泌的药物(如PIKFYVE激酶抑制剂apilimod)能减少TDP-43聚集,提高C9orf72 ALS模型存活率。然而,EVs也可能成为"特洛伊木马",通过内化(如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将TDP-43递送至受体细胞,引发连锁病理反应。

神经炎症的推波助澜

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在TDP-43传播中起关键作用。C9orf72和GRN突变会损害小胶质细胞的吞噬功能,使其无法有效清除EV-TDP-43。而促炎因子(如TNF-α)可增强EV摄取,加速病理扩散。血浆EV分析显示,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SLC1A3和小胶质细胞标志物TMEM119捕获的EVs中TDP-43水平升高,暗示神经胶质细胞参与病理传播。

生物标志物的开发潜力

血浆EV-TDP-43检测展现出惊人诊断效能:区分ALS与健康人的AUC达0.99,区分FTD-TDP与FTD-tau的AUC为0.91。L1CAM捕获的神经元EVs中,突触蛋白(如synaptotagmin)减少可能反映突触损伤。但挑战依然存在:仅少量TDP-43真正位于EV腔内,多数为共沉淀的游离蛋白;不同前处理方法(如血浆vs血清)会显著影响血小板源性EVs的干扰。

超越TDP-43的EV生物标志物

EVs还携带反映疾病进程的其他分子特征:

  • 蛋白质组:补体成分(C9)、纤维蛋白原链(FIBA/B/G)在ALS患者EVs中增加
  • RNA特征:STMN2和UNC13A的隐性外显子产物可能成为TDP-43功能丧失的标志
  • 分泌变化:C9orf72 HRE和GRN突变会改变EV分泌谱

展望

未来研究需明确:1)EV-TDP-43的确切分子形式;2)CNS与外周来源贡献;3)不同遗传背景(如TARDBP、C9orf72)对EV分泌的影响。标准化EV分离方法和报告规范(遵循MISEV2023指南)将是推动领域发展的关键。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