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病毒进化预测技术鉴定针对现有及潜在SARS-CoV-2变异株的广谱中和抗体
《Nature Microbiology》:Viral evolution prediction identifies broadly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to existing and prospective SARS-CoV-2 variants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06月11日 来源:Nature Microbiology 20.5
编辑推荐:
本研究通过深度突变扫描(DMS)预测SARS-CoV-2刺突蛋白RBD区域的进化路径,从早期疫情康复者中筛选出能中和XBB.1.5/JN.1等变异株的广谱中和抗体(bnAb)BD55-1205。该抗体通过受体模拟机制实现超强中和广度,结合mRNA-LNP递送技术在小鼠体内产生高达5,000的血清中和滴度,为应对病毒持续变异提供了新一代抗体开发范式。
病毒变异与抗体失效的困境
SARS-CoV-2持续进化导致XBB.1.5、JN.1等变异株对现有单克隆抗体(mAb)产生广泛逃逸。截至2024年,所有获批的RBD靶向抗体均因病毒抗原漂移失效,亟需开发能预判变异趋势的抗体筛选技术。北京大学等机构的研究团队在《Nature Microbiology》发表突破性成果,通过计算预测与实验验证相结合,成功锁定能中和未来变异株的"超持久"抗体。
关键技术方法
研究团队整合了深度突变扫描(DMS)预测病毒进化热点,构建含17个单突变和5个组合突变(B.1-S1~S5)的假病毒库,筛选7,018个mAb的中和活性。通过rVSV逃逸实验评估抗体耐药性,结合冷冻电镜解析抗体-RBD复合物结构,并采用mRNA-LNP技术实现小鼠体内高效抗体表达。
预测模型验证
通过分析1,637个强效自体中和抗体(IC50
<0.05 μg ml-1
),发现仅1%的WT株诱导抗体能中和XBB.1.5。而基于DMS设计的B.1-S3突变体(R346T+K417T+K444N+L452R+E484K+F486S)可淘汰90%非广谱抗体,将XBB.1.5有效抗体检出率提升至40%。
广谱抗体BD55-1205的特性
该抗体源自IGHV3-66基因,具有三大优势:
mRNA递送验证
在Tg32-SCID小鼠中,单次静脉注射0.5 mg kg-1
mRNA-LNP编码的BD55-1205,48小时血清峰值浓度达50 μg ml-1
,对XBB.1.5/HK.3.1/JN.1的ID50
滴度均>4,500,显著高于基准抗体CHKV-24。
研究启示
该研究建立了"预测-验证-递送"的抗体开发新范式:
这项研究不仅为COVID-19防治提供新工具,其技术路线还可拓展至流感病毒等具有大流行潜力的病原体,为应对"疾病X"提供战略储备。冷冻电镜揭示的受体模拟机制,为理性设计抗病毒药物提供了全新靶点。
知名企业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