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组水平揭示志贺菌感染人类肠上皮的分子机制:基于类器官模型与转座子测序的系统研究

《Nature Genetics》:A scalable gut epithelial organoid model reveals the genome-wide colonization landscape of a human-adapted pathogen

【字体: 时间:2025年06月13日 来源:Nature Genetics 31.8

编辑推荐:

  本研究针对人类适应性病原体志贺菌(Shigella flexneri)的致病机制研究难题,创新性结合肠道类器官(enteroids/colonoids)感染模型与转座子插入测序技术(TraDIS),首次绘制了志贺菌全基因组水平感染人类肠上皮的关键基因图谱。研究揭示了100余个染色体基因和38个毒力质粒(pINV)基因的感染贡献,发现tRNA修饰酶MnmE/G通过AGA/GGA密码子偏好性全局调控Ⅲ型分泌系统(T3SS)效应蛋白表达的新机制,为肠道病原体-宿主互作研究提供了可推广的技术框架。

  

研究背景
志贺菌(Shigella flexneri)作为严格人类适应的肠道病原体,每年导致全球约1.6亿例细菌性痢疾。传统研究面临两大瓶颈:动物模型难以模拟人类生理特征,而肿瘤来源的细胞系(Caco-2等)存在转化特征偏差。尽管已知Ⅲ型分泌系统(T3SS)是志贺菌入侵的关键武器,但全基因组水平的感染机制图谱仍属空白。更关键的是,病原体如何协调毒力表达与代谢适应的分子开关尚未破解。

研究设计与技术方法
瑞典乌普萨拉大学Mikael E. Sellin团队联合德国亥姆霍兹研究所Lars Barquist团队,开发了基于基底向外(BO)极性肠道类器官的高通量感染模型,结合转座子插入测序(TraDIS)和贝叶斯零膨胀负二项分布(ZINB)统计模型,系统分析了43个平行感染实验。研究使用成人空肠(jejunal enteroids)和结肠(colonoids)来源的类器官,通过条形码竞争实验(barcoded consortium infections)验证关键发现,并采用质谱蛋白质组学解析tRNA修饰酶的调控网络。

主要结果

1. 可扩展的人类肠上皮感染模型建立
通过优化基底向外(BO)类器官悬浮培养体系,实现了志贺菌感染过程的实时成像。时间序列分析显示,感染3小时后出现细胞内菌落,6小时内经历4代增殖。通过野生型与△mxiD(T3SS缺陷株)共感染实验,证实该模型具有>60倍的动态范围。转座子库模拟表明感染瓶颈约2,000个细菌,据此设计43个亚库平行实验以确保基因组覆盖度。

2. 志贺菌上皮感染的全基因组图谱
ZINB模型分析85,000个转座子插入位点,鉴定出105个染色体基因(如外排泵acrAB-tolC、应激调控因子rpoS等)和38个pINV基因(包括T3SS结构基因和效应蛋白ipaA等)对上皮定植至关重要。值得注意的是,转运体突变体(△acrA等)在细胞内群体中完全消失,而脂多糖合成基因(waaO等)突变体反而富集,可能与膜锚定效率改变有关。

3. T3SS效应蛋白的微环境依赖性
条形码竞争实验揭示:IpgB1/B2(Rho GTPase激活因子)缺失导致基底面感染效率降低4倍,顶侧面(apical-out, AO)感染降低>10倍;IpaA(纽蛋白结合蛋白)在结肠类器官AO感染中缺陷最显著(15倍),表明其参与顶侧入侵的独特作用。这种"几何依赖性"表型在多个供体来源类器官中重现,凸显人类模型的生理相关性。

4. tRNA修饰的全局毒力调控
TraDIS筛选发现tRNA修饰酶MnmE/G是上皮定植的关键因子。蛋白质组学显示,△mnmE/G突变体中25个pINV编码的毒力蛋白(包括VirB调控因子和IpaB等效应蛋白)显著下调。密码子分析揭示这些转录本富含AGA-Arg(0.19 vs 染色体0.04)和GGA-Gly密码子,而MnmE/G正调控U34
修饰的tRNA识别这些稀有密码子。回补实验证实mnmE表达可完全恢复ipaA翻译和定植缺陷。

研究意义
该研究建立了"类器官-TraDIS"联合分析范式,首次揭示志贺菌感染人类肠上皮的基因组蓝图。发现tRNA修饰通过密码子偏好性调控毒力程序的新机制,为理解病原体适应与进化提供了新视角。技术层面,开发的ZINB模型有效克服了感染瓶颈对转座子筛选的干扰,该方法可推广至其他宿主-微生物互作研究。医学上,鉴定出的acrAB-tolC等靶点为抗感染药物开发提供了新方向。

创新性突破

  1. 揭示MnmE/G通过U34
    tRNA修饰协调毒力表达与代谢适应的分子开关
  2. 建立首个涵盖人类空肠/结肠上皮的志贺菌感染基因图谱
  3. 开发适用于复杂感染模型的贝叶斯统计框架(ZINB)
  4. 发现IpaA在顶侧入侵中的独特作用,解释临床中结肠病变优势分布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