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药物诱导的错配修复缺陷:前景喜忧参半

《Cancer Cell》:Drug-induced mismatch repair deficiency: Mixed prospects

【字体: 时间:2025年06月13日 来源:Cancer Cell 48.8

编辑推荐:

  (编辑推荐)本期《Cancer Cell》揭示替莫唑胺-顺铂联合用药在pMMR(错配修复正常)结直肠癌模型中可诱导dMMR(错配修复缺陷)样表型并重塑肿瘤微环境,虽临床转化仍需优化,但为低免疫原性CRC提供了新治疗思路。

  

药物诱导的错配修复缺陷现象
转移性结直肠癌(CRC)中约85%表现为错配修复正常(pMMR),这类肿瘤通常对免疫治疗反应较差。最新研究发现,替莫唑胺(TMZ)与顺铂联合使用能在pMMR CRC临床前模型中诱导出类似错配修复缺陷(dMMR)的分子特征,包括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升高和肿瘤突变负荷(TMB)增加。

肿瘤微环境的重编程
该药物组合显著增加了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和PD-L1+
细胞的密度,同时降低髓系抑制细胞(MDSCs)的募集。单细胞RNA测序显示,治疗后的肿瘤微环境中CD8+
T细胞克隆扩增明显,干扰素-γ(IFN-γ)信号通路显著激活。

临床转化的挑战
尽管I期临床试验观察到部分患者出现客观缓解,但药物毒性(3级血小板减少发生率达42%)和疗效异质性提示需要优化给药方案。值得注意的是,疗效与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无显著相关性,这与其他TMZ研究形成有趣对比。

机制探索的新发现
研究团队通过全外显子测序发现,TMZ-顺铂可诱导独特的插入/缺失突变(indels)特征,不同于传统dMMR肿瘤的突变谱。这种"获得性"突变表型可能解释为何部分患者对PD-1抑制剂产生继发性耐药。

未来研究方向
作者建议从三个维度进行深入探索:①开发预测性生物标志物(如ATRX突变状态);②优化给药时序以平衡疗效与毒性;③探索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序贯治疗方案。这些发现为pMMR实体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框架。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