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UniClo技术:突破序列限制的无疤痕层级DNA组装新方法
《Nucleic Acids Research》:UniClo: scarless hierarchical DNA assembly without sequence constraint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06月24日 来源:Nucleic Acids Research 16.7
编辑推荐:
本研究团队开发了UniClo技术,通过结合载体工程、重组甲基化酶和CRISPR-dCas9空间阻断技术,解决了传统IIS型限制酶介导的DNA组装存在的序列限制和疤痕问题。该技术利用可切换甲基化酶(M.Osp807II)和非切换甲基化酶(M2.Eco31I/M2.BsaI)的协同作用,配合MP-dCas9-sgRNA复合物的定向保护,实现了含内部酶切位点的DNA片段的无疤痕层级组装。研究成功构建了含39个内部BsaI位点的10.8 kb片段,仅需3种通用载体即可完成多轮组装,为合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提供了更灵活高效的DNA组装工具。
在合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领域,DNA组装技术是构建复杂遗传回路和代谢通路的基础工具。传统IIS型限制酶(如BsaI)介导的Golden Gate和MoClo组装方法虽然高效,但存在两大瓶颈问题:一是待组装片段不能含有与组装酶相同的内部酶切位点,否则会导致片段被错误切割;二是多轮层级组装会积累不必要的"疤痕"序列,这些由载体接头产生的额外序列可能干扰基因表达调控。更棘手的是,现有解决方案如片段"驯化"(domestication)需要突变内部位点,会改变原始序列;而多载体系统则使实验设计复杂化。
牛津大学的研究团队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发表的研究中,开发了名为UniClo的创新性解决方案。这项技术通过三重策略突破现有局限:首先利用可切换甲基化酶(switch methylase)选择性保护载体位点;其次采用CRISPR-dCas9引导的空间阻断保护片段末端;最后通过精心设计的"修剪"(trimming)载体系统消除疤痕。这种组合策略不仅保留了单酶(如BsaI)组装的简便性,还实现了对含内部酶切位点片段的无疤痕层级组装。
关键技术方法包括:(1)设计甲基化可切换的载体位点,使用重组M.Osp807II甲基化酶控制BsaI活性;(2)构建MP-dCas9-sgRNA复合物,通过空间位阻保护片段末端免受M2.Eco31I/M2.BsaI甲基化酶作用;(3)开发VL/VM/VR三载体系统,通过不对称定位酶切位点实现接头序列修剪;(4)采用体外甲基化保护反应体系,实现精确的位点特异性控制;(5)通过两轮层级组装验证系统,使用含39个内部BsaI位点的11个片段构建10.8 kb大片段。
甲基化开关调控的DNA组装
研究人员首先验证了重组可切换甲基化酶M.Osp807II的调控能力。该酶能特异性甲基化载体上的"甲基化可切换"(methylation-switchable)位点,而保留"始终可切割"(always-cuttable)的内部位点活性。实验显示,经M.Osp807II处理的组装载体POC1355能正确组装4个不含内部BsaI位点的片段,成功率100%。这种体外甲基化方法比早期MetClo的细菌体内甲基化更可控。
CRISPR-dCas9介导的甲基化保护
创新性地设计了"甲基化可保护"(methylation-protectable)位点,包含sgRNA靶序列和PAM序列(NGG)。当MP-dCas9-sgRNA复合物结合时,可阻断非切换甲基化酶(如M2.Eco31I)对片段末端BsaI位点的甲基化,同时允许甲基化酶修饰片段内部的"始终可甲基化"(always-methylatable)位点。质粒POC1423的验证实验显示,该体系能精确控制特定位点的甲基化状态,为组装含内部酶切位点的片段奠定基础。
三载体修剪系统设计
为解决疤痕问题,团队设计了VL/VM/VR三种载体。VM型载体通过不对称定位BsaI位点,使切割产生的黏性末端位于载体接头序列外侧,实现双端修剪;VL和VR型分别实现右端和左端选择性修剪。这种设计仅需CTCC和TGAGAC两种通用接头序列,通过多轮修剪逐步去除接头残留,最终获得无疤痕产物。实验证明,该体系能正确组装含多个内部位点的片段,测序验证所有39个BsaI位点均被保留。
层级组装验证
通过两轮组装验证系统性能:第一轮将11个片段(每个含3-5个BsaI位点)分组组装成4个3.5-1.5 kb的中间片段;第二轮整合成10.8 kb最终产物。NotI和DraIII酶切及纳米孔测序证实组装正确率超过83%,且无序列变异。值得注意的是,甲基化保护策略使内部位点保持完整,而修剪设计确保最终产物不含任何载体来源的疤痕序列。
该研究建立了DNA组装技术的新范式。UniClo的创新性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甲基化保护策略突破了内部酶切位点的限制,无需片段驯化即可组装任意序列;其次,三载体修剪系统仅需两种通用接头即可完成复杂层级组装,大大简化实验设计;最后,全体外反应体系提高了可重复性和精确性。这些突破使研究人员能更自由地设计合成生物学元件,特别是在需要精确调控或含多同源序列的复杂系统中。未来,该技术框架可拓展至其他IIS型酶(如BpiI)的组装系统,为合成基因组学和代谢工程提供更强大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