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冷冻组织均质化:替代新鲜冷冻活检用于多组学分析的创新方法
《Scientific Reports》:Cryogenic mouse tissue homogenization as an alternative to fresh-frozen biopsy use for genomics, transcriptomics, proteomics and metabolomics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06月25日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编辑推荐:
本研究针对传统多组学分析中因组织异质性导致的生物学不匹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创新的冷冻组织均质化-冻干(PU)预处理方法。通过比较小鼠脑、肾和肝脏的新鲜冷冻(FF)切片与PU处理样本在基因组学(DNA甲基化)、转录组学(RNA-seq)、蛋白质组学(LC-MS)和代谢组学(NMR/LC-MS)中的表现,研究发现PU方法不仅保持了分子特征的完整性和质量(如RNA完整性RIN>8.5),还显著降低了生物重复间的异质性(如脑组织DNA甲基化变异降低)。该技术为肿瘤异质性研究和临床小样本多组学整合提供了更可靠的解决方案,相关成果发表于《Scientific Reports》。
在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中,多组学技术(包括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已成为解析复杂生物系统的核心工具。然而,传统方法依赖相邻新鲜冷冻(FF)组织切片进行分层分析,面临两大挑战:一是组织固有的空间异质性(如脑区或肿瘤微环境差异)导致不同组学数据难以精准关联;二是临床小样本(如活检)难以满足多组学分配的体积需求。这种"生物学拼图错位"现象严重制约了分子机制研究和生物标志物发现。
为解决这一瓶颈问题,德国蒂宾根大学(University of Tübingen)的Laimdota Zizmare团队创新性地提出冷冻组织均质化-冻干(PU)预处理策略。研究人员选取健康小鼠的脑、肾和肝脏组织,平行比较PU处理(液氮粉碎+冻干)与常规FF切片在四大组学层面的表现。通过全基因组酶促甲基化测序(EM-seq)、RNA测序(RNA-seq)、液相色谱-质谱(LC-MS)蛋白质组学和核磁共振(NMR)代谢组学等技术的系统评估,发现PU处理不仅完全保留DNA甲基化模式(覆盖19.5-20.5百万位点)和RNA完整性(RIN>8.5),还使脑组织样本间变异降低40%。更关键的是,冻干粉末在室温下稳定性显著提升,为临床样本运输和存储提供了新方案。该研究发表于《Scientific Reports》,为多组学数据整合建立了标准化预处理流程。
关键技术方法包括:1)使用Covaris CP02低温粉碎仪对组织进行均质化处理;2)通过全基因组EM-seq分析DNA甲基化状态(覆盖31.9-41.9X);3)基于Illumina NovaSeq6000平台进行转录组测序(25M reads/样本);4)采用Orbitrap Fusion Tribrid质谱仪进行蛋白质组分析;5)结合600MHz NMR和LC-MS/MS定量代谢物(如糖磷酸盐和腺苷酸)。所有实验均使用BALB/c裸鼠(n=4)的脑、肾和肝组织。
结果分析
特征覆盖度对比
PU与FF方法在基因组和转录组层面保持100%特征重叠,蛋白质组和代谢组(NMR)重叠率达85-95%。脑组织尤为突出,PU处理使生物重复间相关系数提高0.3倍,证实均质化有效降低空间异质性干扰。
DNA甲基化稳定性
EM-seq数据显示PU处理不影响甲基化模式(pUC19对照>98%转化率),但显著改善脑组织样本一致性。主成分分析(PCA)显示FF脑样本离散度是PU组的2倍,反映皮层区域取样的固有变异。
转录组保真度
虽然两种方法RNA产量无差异(p=0.008),但PU使脑组织基因表达变异系数降低25%。差异表达分析(|FC|>1,FDR<0.05)显示肝组织有5414个差异基因,但无方法特异性通路富集,说明PU不引入技术偏差。
蛋白质组重现性
脑组织PU样本检测到3000+蛋白质组,较FF增加15%。神经元特异性通路(如CREB信号)在两种方法间无显著差异(p>0.01),但PU样本的生物学重复聚类更紧密。
代谢动态保存
糖磷酸盐总量(∑Glu6P+F-1,6-BP等)在PU肝组织中保留率提高20%。腺苷酸能量电荷(AEC)计算显示两种方法趋势一致(0.05-0.40),但PU肝组织AEC稳定性更高(SEM降低30%)。
结论与展望
该研究证实冷冻均质化-冻干预处理是多组学研究的革命性进步:其一,解决了相邻切片导致的"分子层面错配"问题,使基因组变异(如EM-seq检测的CpG岛甲基化)能与对应代谢表型(如LC-MS定量糖酵解中间体)精准关联;其二,冻干粉末的室温稳定性突破了临床样本运输的冷链限制,尤其适用于资源有限地区的癌症研究。
局限性在于当前技术仍无法保留空间信息,未来可结合单细胞测序(如Tabula Muris参考数据集)与PU方法,实现"宏观均质+微观异质"的多尺度解析。随着个性化医疗发展,这种标准化预处理策略将在肿瘤异质性研究(如IDH1突变型胶质瘤)和跨组学生物标志物发现中发挥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