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紫外线过滤剂对鹿角杯形珊瑚代谢组的影响:纳米颗粒尺寸依赖性毒性机制研究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Mineral UV filters and their effects on Pocillopora damicornis metabolome

【字体: 时间:2025年06月25日 来源: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8.2

编辑推荐:

  随着含紫外线过滤剂(UV filters)的防晒产品大量使用,TiO2和ZnO等矿物颗粒对珊瑚礁生态的威胁日益凸显。本研究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UHPLC-HRMS/MS)分析发现,60nm ZnO纳米颗粒(Zano?10)在300μg·L-1即可导致珊瑚共生虫黄藻光合色素显著减少,而250nm颗粒(Zano?M)仅在1000μg·L-1引发膜脂重构,疏水涂层TiO2(Solaveil? XTP1)则几乎无影响,为化妆品行业筛选环境友好型防晒成分提供了关键依据。

  

珊瑚礁作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海水升温与酸化固然是主要威胁,但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防晒霜中的化学成分同样难辞其咎。特别是随着滨海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每年约有数千吨防晒产品被带入海洋,其中含有的紫外线过滤剂(UV filters)正在悄然改变珊瑚礁生态。虽然有机类防晒成分如氧苯酮(BP-3)和桂皮酸盐(EM)的危害已引发多国禁令,但作为替代品的矿物紫外线过滤剂——尤其是纳米级二氧化钛(TiO2)和氧化锌(ZnO)的安全性仍存在巨大争议。

在这样的背景下,法国Banyuls海洋观测站的研究团队选择具有重要生态意义的鹿角杯形珊瑚(Pocillopora damicornis)为模型,开展了一项开创性研究。他们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这一系统生物学方法,首次揭示了不同矿物紫外线过滤剂对珊瑚共生体系的分子层面影响。相关成果发表在环境科学顶级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为平衡人类健康需求与海洋环境保护提供了关键科学依据。

研究团队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电子显微镜(TEM/SEM)对三种商业矿物过滤器进行表征,通过动态光散射(DLS)测定其在水环境中的聚集状态。珊瑚暴露实验设置5-1000μg·L-1浓度梯度,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UHPLC-HRMS/MS)分析代谢组变化,结合多元统计和数据库比对完成代谢物注释。

3.1 矿物紫外线过滤剂表征
Solaveil? XTP1呈现64±22nm的圆柱形纳米颗粒,表面经硬脂酸-氧化铝涂层修饰;Zano?10包含60nm纳米颗粒与较大针状颗粒的混合体系;Zano?M则为245±100nm的微米级多面体颗粒。海水环境中,三者均形成负电性团聚体,其中Zano?M团聚尺寸最大(411nm)。

3.2 矿物过滤器对珊瑚代谢组的影响比较
TiO2暴露仅使单半乳糖甘油二酯(MGDG)略有增加。而60nm ZnO在300μg·L-1即引发显著变化:虫黄藻来源的吡咯黄素(pyrrhoxanthin)等光合色素降低4.5-16倍,叶绿素降解产物减少1.6-4倍,同时多羟基固醇类物质浓度升高4-5倍。250nm ZnO仅在最高浓度(1000μg·L-1)影响双半乳糖甘油二酯(DGDG)等膜脂代谢,诱导二酰基甘油羧基羟甲基胆碱(DGCC)等特殊脂质重构。

4.讨论
该研究揭示了矿物紫外线过滤剂的"尺寸-毒性"关系:小尺寸ZnO NPs(Zano?10)因更大比表面积和更高Zn2+溶出率,优先破坏虫黄藻光合系统;较大颗粒(Zano?M)则主要通过机械作用影响膜脂代谢。疏水涂层TiO2因悬浮于水体表层,生物可利用度最低。特别值得注意的是,300μg·L-1 ZnO NPs引发的光合色素损失与典型白化症状高度相关,而该浓度接近地中海沿岸实测峰值(10.8μg·L-1)的30倍,在旅游热点区域完全可能达到。

这项研究为化妆品行业提供了明确的配方优化方向:优先选择大粒径ZnO或经表面修饰的TiO2,可显著降低珊瑚礁生态风险。未来研究需结合原位监测与多组学联用,进一步阐明矿物颗粒在复杂海洋环境中的归趋行为及其对珊瑚共生体系的长期影响。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