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儿童上呼吸道真菌组与校园空气真菌组及周边绿化的关联研究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Associations between children's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mycobiome, school air mycobiome, and surrounding greenness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06月25日 来源: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8.2
编辑推荐:
本研究针对儿童上呼吸道真菌组(URT mycobiome)与校园空气真菌组及周边绿化的关联展开探索。通过高通量测序(HTS)和定量PCR(qPCR)技术,研究人员发现鼻腔中枝孢菌(Cladosporium)等环境真菌丰度与校园空气显著相关,而口咽部真菌组更依赖于鼻腔菌群。此外,学校周边绿化程度(NDVI指数)正向影响特定空气真菌丰度。该研究首次定量揭示了环境真菌暴露与儿童呼吸道菌群的关联,为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机制及“生物多样性假说”提供了新证据。
真菌孢子无处不在,它们随风飘散,既是自然生态的关键参与者,也可能成为儿童呼吸道过敏的潜在诱因。尽管已知枝孢菌(Cladosporium)等环境真菌与哮喘症状相关,但空气真菌如何影响儿童上呼吸道(URT)菌群,以及自然环境在此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仍是未解之谜。台湾地区的研究团队通过一项覆盖44所学校、历时两年的研究,首次定量揭示了校园空气真菌组与儿童鼻腔菌群的密切关联,并发现周边绿化程度对特定真菌暴露的调控作用。
研究采用被动式空气采样器(VCPDs)收集教室空气样本,同时采集78名男孩的鼻腔和口咽拭子。通过靶向ITS2区域的高通量测序(HTS)和定量PCR(qPCR)技术,结合以人类DNA含量标准化的数据分析方法,精确量化了真菌属水平丰度。绿化程度则通过10公里缓冲区内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评估。
研究结果
讨论与意义
该研究首次证实儿童鼻腔真菌组与校园空气存在定量关联,为“生物多样性假说”中环境-宿主微生物传递理论提供了直接证据。发现口咽菌群与鼻腔而非空气的强关联,提示上呼吸道不同部位的菌群定植机制存在差异。绿化环境对特定真菌的促进作用,则为城市规划中“绿色校园”的健康效益提供了新视角。
研究局限性包括被动采样可能低估某些真菌属,以及样本仅来自男孩群体。未来需结合活性采样和更大队列验证。论文发表于《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为儿童呼吸道健康管理及环境干预策略奠定了科学基础。
知名企业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