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S-seq技术实现亚细胞单链腺苷图谱分析:信号肽辅助腺苷脱氨的新方法

《Cell Reports Methods》:TAS-seq enables subcellular single-stranded adenosine profiling by signal peptide-assisted adenosine deamination

【字体: 时间:2025年06月26日 来源:Cell Reports Methods 4.3

编辑推荐:

  本研究针对RNA结构动态变化与单细胞异质性研究的瓶颈问题,开发了TAS-seq(TadA-8e脱氨酶辅助亚细胞结构腺苷测序)技术。通过将工程化脱氨酶TadA-8e靶向亚细胞区室,实现了对RNA单链腺苷(ssA)特别是发夹环结构的原位标记。该技术成功解析了核、胞质和内质网膜中RNA结构的区室特异性差异,揭示了RNA稳定性与结构的关联性,并应用于CRISPR-Cas13d系统gRNA优化。研究成果为RNA结构动态研究提供了新工具,发表于《Cell Reports Methods》。

RNA分子在生命活动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其功能不仅取决于序列信息,更与动态变化的二级结构密切相关。传统RNA结构研究方法面临诸多挑战:化学标记法难以区分特定亚结构,区室分离技术无法获取完整RNA信息,单细胞水平研究更是空白。这些限制严重阻碍了对RNA生命周期中结构动态变化的理解,特别是在不同亚细胞区室中的结构重塑过程。

西湖大学的研究团队在《Cell Reports Methods》发表创新性研究,开发了TAS-seq技术。该技术通过信号肽引导工程化脱氨酶TadA-8e靶向特定亚细胞区室(细胞核、胞质和内质网膜),利用酶促反应标记单链腺苷,实现了全转录组水平的RNA结构动态分析。研究发现TAS-seq对"UA"序列和发夹环结构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揭示了RNA结构在不同区室的动态变化规律,并成功应用于单细胞RNA结构异质性研究和CRISPR-Cas13d系统gRNA优化。

关键技术方法包括:1)构建靶向不同亚细胞区室(含核定位信号NLS、核输出信号NES和内质网膜定位信号ERM)的TadA-8e表达系统;2)利用HEK293T和K562细胞系进行体内外修饰实验;3)结合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A-to-G编辑位点;4)单细胞TAS-seq(scTAS-seq)分析技术;5)RNA结构预测与功能验证实验。

研究结果部分:
"Development and performance of TAS-seq for transcriptome-wide RNA profiling"显示,TAS-seq在三个亚细胞区室鉴定出37-90万个修饰位点,覆盖约9000-10000个基因,突变率(RMR)与测序深度无关,且主要富集在"UA"序列背景的单链区域。

"TAS-seq's structural preference for single-stranded adenosine"证实该方法对单链腺苷(特别是发夹环结构)具有高度特异性。实验显示7-10nt环长、3-5bp螺旋长度的发夹结构最易被修饰,这与TadA-8e进化起源(识别tRNAArg反密码环)的结构特征一致。

"TAS-seq can profile subcellular RNA"部分通过比较APEX-seq等数据,证明该方法核RNA定位特异性达92%,且能检测到XIST lncRNA等区室特异性RNA的结构特征。定量分析发现核RNA比胞质RNA更易被修饰,提示其结构松散程度更高。

"TAS-seq contributes to the study of structure-related cell events"揭示RNA结构稳定性存在区室差异:胞质和ERM中结构紧密的RNA半衰期较短,且CDS区的结构-稳定性相关性最强。研究还发现4.7%-13%的修饰位点存在区室间差异,这些差异位点主要富集在UTR区域,与RNA加工和翻译调控相关。

"TAS-seq facilitates the selection of gRNA in the CRISPR-Cas13d system"证明该方法可优化gRNA设计。数据显示靶向TAS-seq标记位点(特别是种子区15-21nt)的gRNA活性显著提高,且优于SHAPE和DMS方法的预测效果。

"scTAS-seq at the single-cell level"实现了单细胞水平胞质RNA结构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基础代谢相关RNA结构保守(如28S rRNA),而调控网络相关RNA(如BUB3 mRNA)呈现显著结构异质性,提示RNA结构变异可能参与细胞功能特化调控。

结论部分指出,TAS-seq技术通过整合酶促标记与亚细胞定位策略,突破了传统RNA结构研究方法的局限。该技术不仅能解析RNA结构动态与功能的关系,还为CRISPR-Cas13d系统优化提供了新思路。未来通过启动子调控和蛋白质工程改造,可进一步拓展其在生理条件研究和多核苷酸识别等方面的应用前景。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如仅针对腺苷修饰、存在序列偏好性等,这些为技术改进指明了方向。

订阅生物通快讯

订阅快讯:

最新文章

限时促销

会展信息

关注订阅号/掌握最新资讯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