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环境因子与多时相影像的NDVI合成新方法及其在生态系统监测中的应用

《Remote Sensing Applications: Society and Environment》:A New NDVI Synthesis Method Based on Multiple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Multiphase Images

【字体: 时间:2025年06月28日 来源:Remote Sensing Applications: Society and Environment 3.8

编辑推荐:

  针对单时相NDVI数据难以准确表征生态系统状态的问题,研究人员提出多因子多时相数据叠加法(MFMPDS),通过整合70期遥感数据与环境因子,构建了消除随机异常、反映生态特征的NDVI均衡数据集。该方法显著提升了长期植被监测的可靠性,为生态系统评估提供了创新技术框架。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植被作为生态系统的"晴雨表",其动态监测对理解环境变迁至关重要。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虽被广泛用于植被评估,但传统单时相数据易受云层干扰、大气扰动和物候期限制,难以真实反映生态系统状态。例如,最大合成法(MVC)虽能减少云污染影响,却会高估NDVI值;而均值法则易受偏态分布干扰。这些局限性导致不同研究使用NDVI年最大值(NDVIyear)、生长季均值(NDVIgsmean)等指标时,结论存在显著差异。

针对这一科学难题,内蒙古自治区的研究团队在《Remote Sensing Applications: Society and Environment》发表创新成果。他们以典型生态交错带——呼伦贝尔草原海拉尔河流域(2214 km2)为研究区,提出多因子多时相数据叠加法(MFMPDS)。该方法整合70期遥感影像与高程、土壤湿度等环境因子,通过线性加权合成构建NDVI均衡数据集。关键技术包括:1)基于环境因子贡献度的权重分配;2)多时相数据空间叠加分析;3)采用95%置信区间验证数据代表性。

研究结果揭示:
NDVI空间分布与影响因素:合成NDVI空间分异显著,河漫滩湿地NDVI>0.5,而丘陵草原集中在0.3-0.4,证实环境因子对植被格局的调控作用。
与传统方法对比:单时相数据的最小值、中位数和最大值差异达15%,而MFMPDS合成值稳定趋近中位数水平,且全部落在全数据集95%置信区间内。
科学验证:相比MVC法,新方法NDVI值更接近实际生态状态,空间分布与实际生态系统吻合度提升23%。

这项研究突破传统NDVI合成技术的局限,首次实现环境因子贡献度与多时相数据的协同优化。其创新性体现在:1)建立环境因子-NDVI响应模型,量化温度、降水等要素的权重;2)构建时空均衡数据集,消除单时相观测的偶然性;3)验证合成数据在长期生态分析中的稳定性。该技术框架为高寒草原、湿地等脆弱生态系统的精准监测提供新范式,对全球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方法论价值。

订阅生物通快讯

订阅快讯:

最新文章

限时促销

会展信息

关注订阅号/掌握最新资讯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