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自然》封面文章:生物学重大突破

【字体: 时间:2006年12月15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来自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以及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Institute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and Paleoanthropology)等处的研究人员在中国内蒙古(Inner Mongolia)宁城地区中生代地层中发现了一个中生代哺乳动物新化石,研究人员命名为远古翔兽(Volaticotherium antiquus),这一化石是目前已知的最早会飞的哺乳动物,因此相比较于之前最早记录的大约5100万年前的蝙蝠化石,能在空中飞行的哺乳动物的历史提前了至少7千万年。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最新出版(12月14日)《Nature》封面上。

  

生物通报道:来自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以及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Institute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and Paleoanthropology)等处的研究人员在中国内蒙古(Inner Mongolia)宁城地区中生代地层中发现了一个中生代哺乳动物新化石,研究人员命名为远古翔兽(Volaticotherium antiquus),这一化石是目前已知的最早会飞的哺乳动物,因此相比较于之前最早记录的大约5100万年前的蝙蝠化石,能在空中飞行的哺乳动物的历史提前了至少7千万年。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最新出版(12月14日)《Nature》封面上。

 


(Nature封面:远古翔兽在一个午后森林中的情形)

 

参予这一研究的包括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孟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以及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胡耀明(通讯作者)、王元青、汪筱林和李传夔研究员。  

中国留美女生物科学家榜 

2006年中国科研打假出重拳 

生物医药综合新闻


原文摘要:
Nature 444, 889-893 (14 December 2006) | 
doi:10.1038/nature05234; Received 22 May 2006; Accepted 4 September 2006
A Mesozoic gliding mammal from northeastern China
[Abstract]

滑行飞翔(Gliding flight,滑翔)在脊椎动物中经过了许多次独立进化,但是有关滑翔直接证据,比如化石记录很少,而且中生代哺乳动物的相关证据至今更是属于空白领域。昨天出版《Nature》杂志刊登的这篇文章则填补了这一空白。

中科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在内蒙古宁城地区中生代地层中发现了这件距今大约1.30亿年前,几乎完整的哺乳动物化石,并将其命名为远古翔兽,据《科学时报》称,这一哺乳动物体长12-14厘米,估计体重约70克,大小与小型飞鼠相当。翔兽具有特化的牙齿结构,骨骼特征显示它是一类树栖动物。翔兽化石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保存精美的翼膜,并由四肢和尾巴支撑。这种动物的全身覆有毛发。虽然翔兽与现生的飞鼠、鼯鼠和袋鼯等滑翔动物没有直接的亲缘关系,但在四肢伸长和具有翼膜等特征上却很相似。并且与娇小的身体相比,翔兽的翼膜较大,很可能具有较强的滑翔能力。与现生滑翔动物一样,它也可能是夜间活动的,但不能像蝙蝠一样在空中捕捉猎物。这种动物代表了一类前所未知的灭绝的哺乳动物类型,被归入新建立的翔兽目(Volaticotheria)。它的发现进一步证明了中生代哺乳动物在形态、系统发育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分异,要远远超出人们以往的认识。


(中生代哺乳动物主要系统关系)

近年来,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发现,去年由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联合发布的“2005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中,同样由胡耀明、李传夔与美国合作研究了辽宁西部早白垩世(约1.3亿年)地层中属于三尖齿兽类的巨爬兽和强壮爬兽化石,发现爬兽能够主动捕食较小的恐龙,这一发现对于理解哺乳动物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改变了关于恐龙时代哺乳动物都是以昆虫为食的小动物的传统认识。

除此之外,2001年也是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丰收年,几项刊登在《Science》杂志上的文章分别发现了已知中生代最小的哺乳动物,以及哺乳动物中耳的起源及其机制问题等。
(生物通:张迪)

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简介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前身是原中国农商部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创建于 1929年。全所现有职工124人,科技人员96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研究员21人,副研究员15人、高级工程师19人。现有博士生13人,硕士生26人,另有博士后3人。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是我国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两门基础学科的专门研究机构,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全所设有三个研究室和一个研究中心,即古低等脊椎动物研究室、古哺乳动物研究室、古人类及旧石器研究室和周口店古人类研究中心,主要研究脊椎动物起源、演化和分类,建立和完善中国及全球年代地层系统,探讨生物与环境的协同演化关系;研究古人类体质特征、行为特点和旧石器技术与文化,探索人类的起源和进化,重建早期人类演化迁徙和文化发展的历史;开展周口店遗址的综合研究工作。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为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建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作为国家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学研究中心,标本的采集和收藏是极其重要的工作,也是研究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从 20世纪20年代到现在,研究所已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的古脊椎动物、古人类化石及石器标本的收藏、展示场馆,近年在中国科学院生物标本馆项目的支持下,研究所对标本馆的硬件设备进行了全面更新。目前标本馆的馆藏标本已达20万件,其中正型标本2100余件,国内外交换、赠送的标本、模型1000余件;另有现代脊椎动物骨骼标本2100余件,其中不少是20世纪20年代收集的南美和澳洲稀有兽类的骨骼;此外,所内还藏有现代人头骨对比标本600多件。近年来,采集收藏的珍贵标本日益增多,大量产自辽西的“带毛”恐龙和古鸟类化石及产自贵州的水生爬行动物化石标本典藏入库,仅在 Science 、 Nature 等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正型标本就达近百件。 

先进科研装备是高水平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是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试点后,研究所购置了 SOFTEX软X射线仪等一系列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仪器,并建立了世界规模最大、条件最齐全的标本修理室,为化石标本的室内修理和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研究所沿着“ 注重基础,突出重点,永争第一” 的发展思路,进一步加强原创性科学创新,增强研究所科研整体竞争能力,取得了一系列具有独创性和重大国际影响的科研成果。 2005年承担的科研项目有5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项(重点项目3项,面上项目12项,杰出青年基金1项,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项目1项,重大国际合作项目1项); 973项目子课题3项;院创新重要方向项目3项;院国际合作重点项目1项;2005年底新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有4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2005年研究所专业基础研究成果丰硕,并在国际古生物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早期哺乳动物研究方面,两种爬兽化石的新发现,打破了此前人们对中生代哺乳动物的认识。除此之外,翼龙研究又有新成果。本年度研究所在《Nature》、《Science》发表论文2篇,全部为第一作者论文。我所吴新智院士等主编的《解读生命丛书——人类进化足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科普二等奖。 

促进学术交流,扩大研究所的国际知名度是研究所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2005年研究所在广西百色成功地主办了“纪念百色盆地旧石器遗址发现30周年暨旧大陆早期人类迁徙与演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八个国家的约三十位代表以及国内代表共约六十人参加了会议。此外,研究所还与英国、加拿大、瑞典、法国、美国、俄罗斯、日本、芬兰等国家的高等院校、博物馆开展涉及早期脊椎动物、恐龙、早期人类活动、旧石器研究、古地理环境研究等多个学科方向的国际合作项目挂靠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学会有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分会、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古人类—旧石器专业委员会、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地层专业委员会;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主办的刊物有《中国古生物志》(丙、丁种)、《古脊椎动物学报》、《人类学学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集刊》、《化石》、《恐龙》杂志。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