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聚焦中国:大国家,大科学(三)

【字体: 时间:2011年12月16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12月9日,Science在线发表一篇题为“Focus on China: BIG Science in a BIG Country”的报道。这篇文章讨论了中国特有的一些科研环境和科研活动的一些特质。文章中报道的人物包括有华大基因明星科学家王俊,清华大学施一公招聘的沈晓骅.....

  

12月9日,Science在线发表一篇题为“Focus on China: BIG Science in a BIG Country”的报道。这篇文章讨论了中国特有的一些科研环境和科研活动的一些特质。文章中报道的人物包括有华大基因明星科学家王俊,清华大学施一公招聘的沈晓骅,香港大学的谭广亨,中科院的副教授陈德亮和中国科技协会的程东红等。

上接:Science聚焦中国:大国家,大科学(二)

数量与质量

另一个受到国内外分析人士质疑的问题是15年期计划中提出的,从学士学位到博士学位各级高等教育水平的快速增长。曹聪认为,中国并不是唯一增加博士学位数量的国家,然而特别的是在中国却出现了“扩招影响质量”的情况。顶级学校具备优秀的导师,然而在二线学校,这些博士生导师可能并不都能胜任指导学生,并且其中只有20-30%的导师自身拥有博士学位。此外,虽然中国的学生曾接受过严格的本科教育,并且大部分学生在开始攻读博士学位前都已经取得了硕士学位。曹聪认为三年的博士学习期仍然太短,受到的培训还远远不够。

为了提高研究指导的质量,研究生课程开始引入了委员会监督机制,并可能从名校聘请主考官。然而大体上而言,中国的新博士毕业生们仍比美国博士生需要接受更多的博士后指导。“一些人已准备好成为独立的研究人员,但也有许多人还没有,”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副教授陈德亮说,他曾于加州大学欧文分校获得博士后学位。从他的办公室里,陈德亮能够鸟瞰整个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蜿蜒曲折的小径,绿色的草坪,以及户外乒乓球区。每年,大约有8000名的理科研究生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接受为期一年的启蒙教育,然而再进入到其他研究机构和大学继续学习。除了密集的领域入门训练外,学生们还有机会参与社交,建立一个终身的同事及合作者网络。陈德亮说:“与美国的研究生相比,尽管中国的学生接受训练的时间可能要短一些,但是通常他们很少因外界活动和名誉而分心,因为他们艰苦奋斗的精神根深蒂固。这些研究生们日以继夜地在实验室里工作。”

 
(中国科学院:陈德亮)

回国与出国

毕业后,留在中国的新博士们可能会发现相比于其他国家,中国的博士后工资偏低,而大城市的住房成本却很高。经济因素使在国外工作颇具吸引力。此外,海外留学经历可确保获得高度重视。曹聪说:“在中国增强竞争力的最好手段仍然是在海外接受博士后培训。”然而这也并非是很容易的事情。2008年,杜克大学、哈佛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对在美留学生进行了一项非随机调查,其中包括229名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学生。研究发现61%的中国学生认识至少3个这样的人,他们想留学美国,却因为经济原因无法成行。然而,尽管中国学生高度称赞他们在美国接受的教育,并向同辈推荐,但仍有52%的人认为最好的工作机会在中国。

 
(英国诺丁汉大学:曹聪)

然而不论是留居海外,还是选择回国,那些具有海外工作经历的人仍然面临着一些其他的困难。郝琴(Qin Hao,生物通音译)曾与BGI的王俊一同从事博士研究工作,并因此于2005年来到了丹麦。2010年,她成为了哥本哈根大学的博士后研究人员,然而直到现在郝琴仍认为在就业之前还需要更多的海外经历。“仅经过一次博士后培训想在中国寻找一份好的工作并不容易。我需要更多的经验和推荐以获得资金支持。”郝琴感觉现在进退唯谷,她担心在中国需要关系才能获得研究资金,然而作为外国人,在丹麦取得经费支持也并非易事。

最终,无论选择回国或出国,中国的研究人员均面对着全世界对他们植根于国家评估体系的科学成果抱有的特别关注。正如从《柳叶刀》到《纽约时报》上的文章所讨论的,研究人员的升职和工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发表文章的数量,以及期刊的影响力。中国的科研人员在国际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现在仅次于美国,然而这却引发了关于中国研究论文数量与质量的争议。受到发表论文的压力驱使,大量的学术不端及论文剽窃影响了全世界对于中国科研的印象。冠以中国作者名字的手稿被自动地给予语言或内容的额外审查,这样的轶事并不少见。“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曹聪说:“因为这样少数的几起事件,使得人们不禁疑惑中国是在开展什么样的科学研究。”

(生物通:何嫱)

下接:Science聚焦中国:大国家,大科学(四)

生物通推荐原文摘要:

Focus on China: BIG Science in a BIG Country

China is a land of scientific opportunity, with energetic young researchers and a government that is delivering on its commitment to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funding. Chinese students and scientists with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are beginning to feel that the best job opportunities are at home. The research environment is in flux, however, as booming numbers of new Ph.D.s seek training and jobs, and discussions about funding and evaluation raise questions about the quality of Chinese research. In a large country with many voices, the government, the academic community, and grassroots groups all have ideas and advice for young scientists. By Chris Tachibana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中国科研|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