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培院士、李红良教授Nature子刊发表血管研究新成果

【字体: 时间:2014年10月20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来自武汉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干扰素调节因子9(IRF9)对于血管损伤后新生内膜形成(neointima formation)至关重要。这一研究发现在线发表在10月16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生物通报道  来自武汉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干扰素调节因子9(IRF9)对于血管损伤后新生内膜形成(neointima formation)至关重要。这一研究发现在线发表在10月16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武汉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李红良(Hongliang Li)教授以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的刘德培(De-Pei Liu)教授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李红良教授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刘德培院士的主要研究方向则是基因调控和基因治疗研究。

动脉内膜增生(hyperplasia)是一种普遍的、严重的病理生理过程,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展、支架内再狭窄和静脉旁路移植搭桥术失败。响应损伤和其他的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迁移并分泌细胞外基质,由此形成新生内膜。

在新生内膜形成过程中,局部会生成一些生长因子如TGF-β和PDGF,而一些血管稳定因子如SIRT1相应减少。由此,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的细胞周期基因包括PCNA和Cyclin D1上调促进了细胞生长,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高水平表达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从血管中层迁移到内膜,导致血管变窄或闭塞。然而,目前针对性抑制新生内膜形成的治疗却极其有限。因此,迫切需要更深入地研究新生内膜形成的潜在病理生理学及分子机制。

干扰素调节因子(IRFs)是一个转录因子家族,在哺乳动物中其具有9个成员(延伸阅读:武汉大学Nature子刊发表心脏病研究新成果 )。研究已确定了IRFs是免疫和细胞生存的重要调控因子。广泛表达的IRF9介导了IFNs的一些效应。响应IFN-α/β,IRF9可诱导p53依赖性的凋亡,表明了IRF9具有抗增殖作用。此外,IRF9还与抗肿瘤药耐药及促进细胞生长有关。

除在免疫和细胞命运决定中起作用,李红良课题组近期还揭示出了IRFs在代谢及心脏病的发展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尤其是,IRF9参与调控了肝脏脂肪变性、胰岛素抵抗、心脏肥大和心力衰竭。因此,调查IRF9在血管生物学和血管重塑中的作用,将增进我们对于IRF9复杂作用机制的理解,有望激发出一些新的策略来治疗各种血管性疾病。

在这篇新文章中研究人员证实,IRF9在血管损伤后介导新生内膜形成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鼠中,除去IRF9可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减少内膜响应损伤变厚,而IRF9功能获得则可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加重动脉变窄。

进一步的机制研究证实,IRF9直接抑制了新生内膜形成调节因子SIRT1转录。重要的是,在平滑肌细胞中采用遗传方法操控SIRT1,或是用药物调节SIRT1活性可很大程度上逆转IRF9的新生内膜形成效应。

这些研究结果证实了,IRF9是一个血管损伤响应性分子,其促进了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由此揭示了在血管增殖病理调控中迄今为止尚未被认识的“IRF9–SIRT1轴”。

(生物通:何嫱)

生物通推荐原文摘要:

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9 is critical for neointima formation following vascular injury

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9 (IRF9) has various biological functions and regulates cell survival; however, its role in vascular biology has not been explored. Here we demonstrate a critical role for IRF9 in mediating neointima formation following vascular injury. Notably, in mice, IRF9 ablation inhibits the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of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VSMCs) and attenuates intimal thickening in response to injury, whereas IRF9 gain-of-function promotes VSMC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作者简介:

李红良

男,1974年9月生,籍贯江西,理学博士,生物工程博士生导师(心血管内科专业)。现任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心血管病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际著名杂志Free Radical Biology Medicine, Hypertension特约审稿人。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的研究,特别是在心脏疾病包括心肌肥厚、心肌梗死、病毒性心肌炎及心衰方面作了大量研究。已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42篇,32篇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其中26篇收录于SCI高影响因子杂志,包括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于国际著名杂志:Circulation,Hypertension,J Cell Mol Med,Free Radical Biology Medicine 等,发表论文在SCI源杂志总引用次数>350次。

刘德培

1950年5月出生,安徽阜南人。1975年毕业于安徽蚌埠医学院,1981年毕业于湖南医学院,获硕士学位,1986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专业,获博士学位。1987至1990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做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2年晋升为研究员,1995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8年当选为美国医学科学院(IOM)与第三世界科学院(TWAS)院士。历任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副所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院校长助理,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副院校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现任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

刘德培院士长期从事基因表达调控、基因治疗与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至今共发表SCI论文90多篇,被引用近900次,获得卫生部科技进步奖三项,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一项。1991年被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1993年被评为“全国首届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1994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入选原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获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中青年人才基金,199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被评为求是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