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Nature子刊解析青蒿素作用机制

【字体: 时间:2015年12月24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在十二月二十二日的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文章,阐明了青蒿素对抗恶性疟原虫的重要作用机制。通讯作者包括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林青松(Qingsong Lin)、Kevin S. W. Tan以及南京大学的Jigang Wang。南京大学的华子春教授也参与了这项研究。

  

生物通报道:青蒿素提取自传统中药,是目前最有效的抗疟疾药物,显著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青蒿素的发现者、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此获得了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医学奖。不过,人们至今还没有完全了解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杀死疟原虫的机制。

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在十二月二十二日的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文章,阐明了青蒿素对抗恶性疟原虫的重要作用机制。通讯作者包括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林青松(Qingsong Lin)、Kevin S. W. Tan以及南京大学的Jigang Wang。南京大学的华子春教授也参与了这项研究。

研究人员通过无偏好的化学蛋白质组分析,在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中直接探索青蒿素的作用。他们用青蒿素类似物鉴定了124个与青蒿素共价结合的蛋白,其中许多蛋白参与了疟原虫的基本生命过程。研究指出,青蒿素广泛的靶标范围全面干扰了疟原虫的生化过程,最终导致这种寄生虫死亡。(延伸阅读:Nature重大突破:破解青蒿素抗性基因

研究人员还将炔烃标记的青蒿素与荧光染料结合起来,监控青蒿素与蛋白的结合。研究显示,血红素才是青蒿素激活的主要原因,而不是游离的二价铁。血红素主要来自于疟原虫的血红素生物合成通路(早期的环状阶段),以及后来的血红蛋白消化。

这项研究支持了一个青蒿素作用模型,有助于理解青蒿素的杀伤作用和特异性。

作者简介:

华子春 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习经历:1986年于南京大学生物化学系获学士学位;1989年于南京大学生物化学系获硕士学位;1994年于南京大学生物化学系获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1989年至今   在南京大学任教,现为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1994-1996  为纽约州卫生部Wadsworth实验及研究中心访问学者。2000-2003  为美国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访问学者。

荣誉与获奖:入选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人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国家首届青年教师奖,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教育部****特聘教授。

 

生物通编辑:叶予

生物通推荐原文:Haem-activated promiscuous targeting of artemisinin in Plasmodium falciparum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