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干细胞有望修复衰竭肝脏

    被称为“生命种子”的干细胞研究又有新进展。记者昨日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获悉,该院专家首次在全省对22例慢性肝衰竭病人进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干细胞对坏死肝细胞的修复作用已在临床上得到证实。专家预测改造成功的干细胞移植入肝脏后将可抗击乙肝病毒。   干细胞对所有细胞有修复作用   据中山三院感染病科主任高志良教授介绍,人们认为干细胞是从治疗血液病开始,但2000年后,科学家们发现,干细胞对人类所有细胞都有修复作用,“它可以修复坏死的神经细胞使瘫痪的老鼠可以走路;还可用于角膜移植、破损皮肤的修复。”高志良表示,2005年英国科学家率先将干细胞移植用于肝病治疗,中山三院于2005年9月28日在

    来源:南方都市报

    时间:2006-04-12

  •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著名土壤学家唐克丽:如诗如歌黄土情

     2006年3月7日,一条喜讯传到中国科学院、西北农林科大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我国著名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专家唐克丽研究员正式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消息传来,所有熟悉唐克丽的人都不由为之深深赞叹。作为一名女性水土保持科技工作者,她终于以无怨无悔的追求和超乎寻常的付出赢得了为国际认可的荣誉。     黄土扎根志水保 高原考察竞须眉     1954年,22岁的唐克丽以优异的成绩从山东农学院毕业。按说,像她这样花季的年龄,手捧大学文凭回到原籍上海或到某个大城市安排个工作是不费吹灰之

    来源:科学时报

    时间:2006-04-11

  • 北京大学博士生李欣获得“爱因斯坦奖”

     生物通综合报道:2006年3月16日,北京大学的李欣等20位中国年轻物理学博士获得了“爱因斯坦奖”。这一数字比原先发布的获奖人数多了2人。为纪念“爱因斯坦奇迹年”100周年和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联合国将2005年定为“世界物理年”。而爱因斯坦出生在德国,很多最重要的成就又是在瑞士取得。因此,德国和瑞士这两个与爱因斯坦有着深厚渊源的国家联合设立了“爱因斯坦奖”。此奖是首次设立,目前只针对中国的科学家。今年3月16日在北京中德科学中心举行了颁奖典礼,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德国与瑞士大使馆参赞及科学家出席了颁奖典礼,并为获奖博士生颁发了证书。  &nb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4-11

  • 我国自行研制的艾滋病疫苗Ⅰ期临床实验进展顺利

    中国首支自行研制的艾滋病疫苗Ⅰ期临床实验目前已完成大部份临床观察工作,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陈杰日前透露,自愿接种艾滋病疫苗的志愿者回访观察情况良好。     陈杰表示,前7组的回访工作已于近日结束,最后一组第8组的回访将于6月中旬完成。届时,专家将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决定是否进入Ⅱ期临床实验。     陈杰说, 第8组15名志愿者的回访工作完成后,中国首次开展的艾滋病疫苗Ⅰ期临床实验全部结束,并获得完整的临床观察报告。“是否进入Ⅱ期实验,要对疫苗的使用剂量、安全性、免疫程序和耐受性进行综合评价,要综合考虑包括实验的安全性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06-04-11

  •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研究人员发现植物核基因水平转移分子证据

        本报讯 近日,记者自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获悉,以该院谷子研究所刁现民博士为第一作者撰写的《植物转座子基因的水平转移》论文,在2006年第一期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Biology(PLoS Biology)上发表。     据了解,在这篇论文发表前已有证据显示,基因水平转移只在细菌、一些昆虫和高等植物的线粒体DNA上存在,而在高等植物的核DNA上还未有过基因水平转移的报道。该论文首次提供了植物核基因水平转移的分子证据,为植物基因组进化提供了新内容,推动了遗传学理论的进步,为认识基因和基因组进化、研究新的

    来源:科学时报

    时间:2006-04-10

  • 中国研制成200种生物芯片

    新华社杭州九日消息:九日在浙江湖州举行的「中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长三角论坛」上,科技部生物中心副主任安道昌说,中国原始创新的生物技术以及产业取得大批研究成果。安道昌说,首先,目前中国已经克隆一批重要功能基因:人类重要生物功能与疾病相关基因,基因数为一千五百个;农作物重要农艺性状相关基因一千二百个;重要病原和工业微生物新基因二百五十一个;功能明确并具有潜在开发前景的基因一百九十二个;用于新产品研制与开发的功能基因四十二个。其次,中国生物芯片产业初具规模,产品开始出口。中国已经研制成功二百多种生物芯片产品;深圳益生堂研制的丙型肝炎病毒分片段抗体检测试剂(蛋白质片)、北京博奥公司的微阵列芯片扫描仪等六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06-04-10

  • 2006第四届国际新药发明科技年会5月在连召开

    生物通讯:由辽宁省生物技术协会、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美国国际高科合作协会等单位主办的第四届国际新药发明科技年会(IDDST)将于2006年5月25日至29日在大连召开,主题为:“攻克重大疾病,造福人类健康”。本次年会有幸邀请到了1989年诺贝尔奖得主西德尼·奥特曼博士,美国罗氏公司全球副总裁李·巴比斯博士,波兰著名科学院院士、波兰卫生部专家顾问、药典委员会主任委员罗曼·凯利斯然博士,美国前20强公司、年销售额800亿美金的McKesson公司中国营销战略总裁大卫·刘博士,美国草药协会副会长、美国药典委员会主任委员斯帝芬·丹特利博士,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化学学院化学生物与药物研究所主任、将紫杉醇药效提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4-07

  • 我国成功制备首个水稻全基因组芯片

    生物通综合报道:我国科研人员最近首次成功制备了水稻全基因组芯片,建立了功能基因数据库系统,为新功能基因的预测和发现奠定了基础。     据介绍,这项题为《水稻高产等重要农艺性状相关功能基因研究》的科研课题,属科技部863项目生物和现代农业技术领域的功能基因和生物芯片重大专项;在国家科技部和北京市外国专家局重点扶持下,由北京未名凯拓农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北京—耶鲁联合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等单位研发人员经过四年努力共同完成,2005年12月30日通过科技部组织的验收。     研究人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4-06

  • 优质高产抗病水稻“新协57”在安徽问世

    生物通综合报道: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利用国际水稻基因序列全图和标记图谱开展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日前取得一系列突破,率先在国内育成优质、高产、高抗水稻新组合,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的分子育种之路。  “十五”期间,安徽农科院水稻所在“863”计划、“948”计划支持下,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新方法与传统育种方法结合起来,以本省主栽品种或亲本为受体,以世界范围的远缘、优异种质资源为供体,通过大规模杂交、回交、自交和分子标记的辅助选择,创建近等基因导入系5726份,为水稻有利基因的发掘、定位和水稻育种建立了广泛的遗传基础和丰富的种质资源。   以此为依托,安徽水稻所以提高水稻不育系(杂交稻母本)的抗病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4-05

  • 我国发明首台利用瞳孔反应检测吸毒者的仪器

    生物通综合报道:说起毒品源地,人们大脑中的闪现的第一个词可能就是“金三角”。地处西南边陲云南就与这个“毒三角”接壤,因此云南也不可避免地成为我国毒品危害的重灾区,当然也是禁毒工作的重要战场之一。昆明依利科特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省公安厅禁毒局合作,通过多年联合攻关,成功研制出国内外首创的吸毒人员快速检测鉴定仪,用于加强对吸毒人员的检测跟踪管理。在2005年,“吸毒人员快速检测鉴定仪中试工艺及新型毒品吸食瞳孔检测判别应用研究”被列入云南省省院省校科技合作计划项目,经过一年多的研发,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成果。2006年3月14日,该项目顺利通过了公安部科技成果鉴定。吸毒可引起交感和副交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4-05

  •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被波兰《哥白尼索引》(IC,Index Copernius)正式收录

    辽宁省卫生信息中心3月31日,3月14日,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国际交流委员会、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对外联络委员会通知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波兰《哥白尼索引》(IC,Index Copernius)已经正式收录《中国医科大学学报》。这是中国医科大学学报继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生物学文摘(BA)、俄罗斯文摘杂志(AJ)收录后加入的第四个国际检索系统。 《哥白尼索引》是新创办的医药学、生物学国际检索系统。目前该索引收集了48种中国期刊。

    来源:信息简讯

    时间:2006-04-05

  • 上海有望15年内建干细胞银行

    有没有想过这样一天:当人身患绝症、寿命无几时,只要把病变部位的细胞换成健康细胞,起死回生的梦想就能变成现实?根据日前公布的上海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至2020年)》,成就这一梦想的关键——干细胞将有望在15年内建立银行,通过对干细胞进行扩增、分化、移植,可治愈多种疑难杂症。   上海交通大学干细胞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韩伟表示,老年痴呆、帕金森氏症、脑和脊髓损伤、心肌梗塞等高发重大疾病为何难治愈,原因之一在于病变部位的细胞一旦受损很难再生康复。而胚胎干细胞好似全能选手,经过体外培养、诱导后,分化成人体所需的各种细胞,移植到相应器官可治疗多种疑难杂症。但目前可供移植的细胞非常稀缺,

    来源:新闻晚报

    时间:2006-04-05

  • 2005年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奖生物类

    生物通综合:来自3月新华社的消息,德国管理、物理学专家沃尔夫·迪特杜登豪森、荷兰植物基因工程专家艾菲特雅可布森、美国神经生物学专家蒲慕明、美国文物保护专家内维尔阿格纽、英国无机化学专家戴伟等5人在北京接受了2005年度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这5位专家由于在各自的领域为促进与中国科技人员积极的交流,以及传递了大量国际先进的研究方法和管理经验而得到这一殊荣,其中生物界就有两位知名人士。荷兰植物基因工程专家艾菲特雅可布森艾菲特·雅可布森,男,1947年生,荷兰籍,博士。雅可布森教授是国际知名的植物科学家,现任瓦赫宁根大学植物科学院首席科学家。雅可布森教授十分重视中荷两国的农业科研项目的合作。他和同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4-04

  • 中国研出新DNA逻辑门 奠DNA计算机基础

      据中国科学院消息,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的樊春海研究员与上海交通大学Bio-X中心的贺林院士、张治洲教授(现为天津科技大学教授)通过深入的学科交叉与合作,应用DNA核酶研制成功一类新型的“DNA逻辑门”,为发展DNA计算机奠定了基础。相关研究结果已发表在日前出版的著名化学杂志《德国应用化学》上。   DNA计算是计算机科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新兴研究领域。由于DNA分子具有强大的并行运算和超高的存储能力,DNA计算将可能解决一些电子计算机难以完成的复杂问题,而且也可能在体内药物传输或遗传分析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虽然DNA计算未来潜力无穷,但是当前仍然有许多瓶颈技术和基础问题需要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间:2006-04-04

  • 广东拟添三至五名医学院士

    “十一五”期间,广东将加速名医及学科带头人培养,全省再添3到5名医学院士,建设30个省级重点专科和50个特色专科。日前,广东省卫生科教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省政协副主席、省卫生厅厅长姚志彬,省卫生厅副厅长黄小玲在会上描绘了下个五年广东卫生科教重点建设的蓝图。   会议决定,“十一五”期间,全省卫生科教工作将坚持预防为主,同时中西医并重,通过统筹区域发展增进人民身心健康,特别注重关键技术攻关,提高重大疾病防治水平。   姚志彬在会上表示,广东今后5年的医学科技重点领域被确定为以下4项:一是加强艾滋病、病毒性肝炎、SARS、禽流感等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与应急能力建设;二是加强糖尿病、恶性肿瘤等重点疾

    来源:南方都市报

    时间:2006-04-04

  • 上海院士建议加强干细胞和再生医学研究

    同时呼吁成立国家级生命伦理委员会对相关立项进行伦理评审    本报上海4月2日讯(记者黄辛)“要吸取韩国黄禹锡干细胞造假事件的教训,以更加科学严谨的态度开展干细胞研究。应该重视利用现有工作基础进行多科学交叉合作,加强资源共享,促进干细胞研究的健康、持续发展。”近日,在由上海院士中心主办的第28期“干细胞和再生医学”院士沙龙上,杨胜利、林其谁、曾溢涛、翁史烈、戴尅戎等院士专家如是呼吁。他们认为,要为加速发展的科技进步与社会伦理价值体系的互动设置规范,为科学的可能发展作好准备。     有关专家和领导在院士沙龙上分析了国内外干细胞和再生医

    来源:科学时报

    时间:2006-04-04

  • 香港科大新药青蒿砜被选为权威学术杂志封面

    生物通综合:来自香港科技大学3月20日的消息,科大化学系韩利强教授(Richard Haynes)与德国著名的拜耳公司(后期研制与拜耳医疗公司共同完成)共同研制了高疗效、低成本的抗疟疾新药青蒿砜,并将这一成果公布在全球化学领域的权威学术期刊《应用化学》(a jurnal of the Gesellschaft Deutscher CHemiker)封面。疟疾治疗的金标准是应用氯喹(CQ)。它是通过结合受感染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蛋白水解过程产生的血红素半体从而干扰血红素解毒而起作用的。氯喹在全球范围的大量使用始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10年后首次报告对氯喹耐药的恶性疟原虫株。目前氯喹耐药已经发展到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4-03

  • 中山大学以大黄素合成抗肿瘤化合物

        大黄素(EMO)为蒽醌类衍生物,是中药大黄的主要有效单体,具有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但由于其抗肿瘤活性不够高,很难应用于临床。日前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丁岩研究员等人与有机合成教研室联合,以大黄素为先导化合物人工半合成4种蒽醌衍生物,并通过动物实验证实这4种化合物可通过增加细胞内活性氧(ROS),降低线粒体跨膜电位,抑制人口腔癌细胞敏感株KB和耐药株KBv200的生长。                &nbs

    来源:

    时间:2006-04-03

  • sanG是尼可霉素生物合成的正调控基因

       在抗生素的生物合成领域中,相关基因表达起到了“钥匙”的作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谭华荣研究员介绍了他所领导的实验室在尼可霉素生物合成和基因调控方面所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   谭华荣介绍说,他们目前完成了约40kb的尼可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克隆及DNA序列分析。研究发现,该基因簇由27个基因组成,科研人员在对其中大部分基因的功能及其在尼可霉素生物合成中的作用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后,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并克隆了尼可霉素生物合成调控基因sanG,并进行了该基因的敲除、插入阻断和遗传互补实验。   研究发现,sanG是尼可霉素生物合成的正调控基因。sanG具有三个转录起始位点。在sanG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06-04-03

  • 中药新药研发90%重复

    据统计,我国的科研项目重复率达到40%,尤其在中药领域,我国关于中药新药的研发有90%都是重复研究。这是国家中药新药审评委员会在1994年得出的结论。         时隔10年,作为顾问参加了那次审评的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研究员杨巨平认为这个结论依然成立。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助理魏衍亮也透露,国家专利局复审委员会每年受理的约4000件专利无效案中,大约2000多件会被宣告无效。也就是说,中国专利局签发

    来源:经济参考报

    时间:2006-04-03


页次:1214/1519  共30364篇文章  
分页:[<<][1211][1212][1213][1214][1215][1216][1217][1218][1219][122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