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多利羊一夜成名 中国克隆鱼默默无闻20年

     刚刚过去的2005年被汤姆森科学信息研究所(ISI)定为“庆祝之年”,原因之一是ISI的“世纪科学”项目完成并加入Web of Science,ISI收录的科学文献数据因此可以回溯到1900年。ISI出版的《庆祝之年》专刊列举了20世纪的突破性科学成就,其中克隆领域的突破包括:中国科学家在1981年培育出第一条克隆鱼――鲫鱼;1996年,第一只用成年羊细胞的DNA克隆的多莉羊诞生;韩国科学家黄禹锡等在2003年培育出第一个人类克隆胚胎,并提取出干细胞(当时黄禹锡的造假丑闻还未暴露。编者注)。    对培育出第一条克隆鱼的中国科学家来说,这一认可来得实在

    来源:人民网

    时间:2006-02-27

  • 潜心科研15年 探秘“病毒王国”

    新华社记者 刘永华 本报记者 冯春梅———记成都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范泉水  这是一场关于病毒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主题:SARS病毒和禽流感对人类的威胁。  一名中国军人在闪光灯下侃侃而谈。  他,就是成都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范泉水。  潜心科研15年,42岁的范泉水在动物病毒和生物毒素研究领域硕果累累,先后有4项成果填补国际空白,24项成果获得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  “小舞台也能做出大文章”  1989年,范泉水从原解放军兽医大学病毒专业硕士毕业,主动要求到地处云南边陲的成都军区原军马防治检验所工作。有人笑他错进了“小作坊”,他却满怀信心:“小舞台也能做出大文章。”  那年,桂林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时间:2006-02-27

  • 第四届北京生命科学领域联合年会召开

            第四届北京生命科学领域联合年会———“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2月25日在首都医科大学召开。会议由北京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北京免疫学会、北京遗传学会、北京中关村生物工程和新医药企业协会等11家北京生命科学领域的专业学会、协会共同主办。     近年科技交流已经成为国际间合作和交往的重要内容,成为推动科技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这一点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中尤为明显。各学科的交叉、融合已成为生命科学发展的新趋势。越来越多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聚在一起,互相从不同的侧面展示生命科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06-02-27

  • ****获美百万资助发现新型治癌药物传送途径

    生物通报道:药物设计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药物如何特异性地运送到疾病细胞,来自美密歇根大学的药剂学系(the College of pharmacy at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2005年受聘的中国天津大学****杨志民教授(Victor C. Yang, Ph.D.)利用天然生物分子传送药物,增加药物特异性和有效性。这一项目近期得到了美国立卫生研究所NIH的128万美元资助。研究人员在癌症治疗方面要想获得新发现和新方法需要面对许多挑战,比如药物缺乏选择性,难以透过细胞膜等。针对后一方面的问题可以在药物中添加一种靶定物,但是目前在分辨正常细胞和癌细胞方面还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2-24

  • 我科学家在《科学》上撰文:安达曼人起源问题又有新解

        由于具有和非洲俾格米人非常相似体貌特征,生活在印度安达曼岛上的安达曼人的起源一直为人类学家们所关注。印度学者Thangaraj等对线粒体基因组的研究发现,安达曼人中存在两种独特而古老的M世系――M31与M32,从而提示安达曼人的祖先可能直接来源于“走出非洲”后到达印度洋北岸的现代人类,他们的这一工作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为了进一步探讨安达曼人的起源,在昆明动物所张亚平院士的领导下,云南大学印度籍研究人员Malliya gounder Palanichamy博士和昆明动物研究所姚永刚、孔庆鹏博士等对于

    来源:昆明动物研究所

    时间:2006-02-24

  • 复旦科学家研制成功口蹄疫基因工程疫苗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郑兆鑫教授等科研人员经过22年的艰苦探索、反复试验,研制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猪口蹄疫O型基因工程疫苗,22日在上海通过成果鉴定。评审专家一致认为,该项技术成果居国际领先水平,是国内外首先研制成功的可应用于商业化生产的猪口蹄疫O型基因工程疫苗,并获得农业部颁发的“一类新兽药注册证书”。据介绍,口蹄疫是当今世界上最为严重的家畜传染病,危害牛、猪、羊等偶蹄类动物,以传播迅速、感染率高而著称,一旦暴发疫情造成的经济损失极为巨大,因此被国际兽疫局列为A类传染病之首。多年来,在世界上曾经发生口蹄疫病毒流行的国家,其防治口蹄疫病毒的最有效措施是大规模的疫苗免疫接种,因此,研制有效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06-02-24

  • 我国人胎肝来源新基因获创新成果

    新年过后,刚刚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的我国知名科学家贺福初,在科学研究领域又传来喜讯,他领衔的“肝细胞生成素等人胎肝来源新基因的系列研究”项目日前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该项目针对人胎肝多种重要功能的分子基础进行深入、系统研究,取得了创新性成果。人胎肝的研究,已历经四代学者、历时三十余载。以军事医学科学院朱任葆学部委员、吴祖泽院士为代表的前辈科学家充分利用我国的特有资源,在国际上独辟了“人胎肝造血”的研究方向与领域,并通过血液生理学、病理生理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取得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在内的系列创新性成果。已有研究表明:12-26周孕龄的人胎肝是造血、免疫系统干祖细胞的主要来源,整个造血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06-02-24

  • 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双激光共聚焦生物芯片荧光分析仪”通过鉴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仪器专款项目“双激光共聚焦生物芯片荧光分析仪”于2002年获批准资助,由浙江大学和深圳益生堂生物企业有限公司共同承担。该项目旨在开发面向科研及临床应用的激光共聚焦微阵列芯片荧光分析仪。经过3年的不懈努力,课题组顺利完成预期目标并于2005年12月24日通过由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  该仪器运用激光共聚焦成像原理,对生物芯片进行双激光扫描荧光成像。采用光学机械结合的扫描设计,其中光学扫描由远心f-q物镜结合振镜实现,机械扫描由步进电机驱动精密导轨实现。课题组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生物芯片表达分析方法,其中,核心分析算法包括基于图像投影的芯片靶点自动识别与分割算法、基于功率谱的生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时间:2006-02-24

  • 近期中国科学家乙肝研究汇总

    生物通综合:中国是个肝病大国,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脂肪肝、酒精性肝病变、药物性肝损害及肝癌等肝病已越来越成为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了。因此一直以来国家都把这一方面的研究放在疾病研究项目中的重要位置,近期国内科学家在乙肝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生物芯片独创乙肝检测治疗新策略单位:第四军医大学全军基因诊断技术研究所人物:闫小君、郭晏海突破:高通量的乙肝病毒基因突变检测体系、高效能的体细胞疗法体系、可视化的生物芯片疗效评估体系近日在临床上获得成功,这标志着我国在肝病治疗策略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解析:这一被称为“细胞导弹”的疗法重点就是合成了乙肝病毒特异性抗原表位肽,原理即乙肝病毒多价位优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2-23

  • 吕植:穿平底鞋的女科学家

    虽然吕植名字在我上中学时就听说了,但见到她本人却在20年之后,在第二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颁奖仪式上。面对自己学生时代的偶像,最深的感觉竟然是“酷”———她是那天唯一一位穿着平底鞋来领奖的女科学家!   真正感受到吕植的魅力,是第二次见到她的时候。虽然依然是平底鞋,依然是素面朝天,依然是利落而偏中性的服装。然而你不能不被她所吸引,为她女性所特有的细腻、执著,尤其是对生命的热爱与敬畏。   当时新年即将来临,她正在为北大的学生做一个题为“快乐人生,科学人生”的报告,让听众分享她从事野外生态研究20年的快乐,同时宣布将她此前从欧莱雅公司获得的“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奖金10万元,捐出来成立一个基金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06-02-23

  • 第六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开评

    记者许秀华报道:今天,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全国青联联合主办的第六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评审活动在北京拉开帷幕。  本次活动旨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表彰为我国科技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弘扬他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拼搏奉献、开拓进取的奋斗精神,激励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勇攀科学高峰,争做自主创新先锋,为不断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  第六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评审条件是,年龄不超过45周岁(1961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数理科学(含天文、力学)、化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技术科学、管理科学6个学科任一领域内做

    来源:人民网

    时间:2006-02-23

  • 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获重要进展

    2月21日,华中农业大学宣布,由中科院院士、该校教授张启发领衔主持的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水稻重要农艺性状相关功能基因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科技部专家组对其验收,认为该专项研究在许多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该专项2002年立项。到2005年,共创建了含有27万个独立转化子的T—DNA插入大型突变体库。按每个转化子两个转基因计,水稻所有基因均被标签的概率接近99%,为利用反向遗传学策略大规模分离功能基因提供了材料;建立了水稻基因组表达谱分析平台,研制了全生育期cDNA芯片、全基因组寡聚核苷酸芯片、覆瓦式阵列芯片、第4号染色体特异芯片等各具特色的多套芯片,用它们取得了水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06-02-23

  • 清华成立生物力学与医学工程研究所

    日前,由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和医学院共建的生物力学与医学工程研究所(Institute  of  Biomechanics  and  Medical  Engineering)在技术科学楼举行了成立大会。航天航空学院冯西桥教授任所长,研究所下设在航天航空学院工程力学系。   中科院力学所、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力学学会、清华大学医学院和航天航空学院的相关专家和领导出席了大会。会议由航天航空学院工程力学系主任郑泉水教授主持。   成立大会上,航院

    来源:清华新闻网

    时间:2006-02-23

  • 科技大国的中国路径——2020年研发投入要占GDP2.5% 科技进步贡献率要达60%

    中国距离科技大国究竟有多远?  1月10日,在全国科技大会召开期间,国家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对中国科技竞争力的表述是:在具有科技竞争力的可以比较的49个国家中,中国大约排在第28名左右,只能算“中下水平”。  “要达到现有创新型国家的水平,或者说位次再前移七八位,这样难不难?我觉得也难。但是15年的时间,我相信完全可以做到。”徐冠华在央视《决策者说》节目中表示。  此时,全国科技大会的核心议题——《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正在讨论阶段。与会人士透露,1月9日到11日,三天的会议是按照胡锦涛的讲话精神进行的:“分析形势,统一思想,总结经验,明确任

    来源:中科信

    时间:2006-02-23

  • 本期Science:反思中国青年科学家自杀

    生物通报道:2005年8月,26岁的孟懿,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在读博士生,从研究所教学楼7楼纵身跳下。据其遗书称,孟懿选择跳楼来结束生命的原因是“厌世、精神抑郁”。2004年4月,湖南农科院3专家两月内接连自杀。主要原因是据分析是由于“创收指标”压力过大导致这几名年轻的研究员选择用死亡来逃避现实。2004年9月,原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年仅三十六岁的青年科学家茅广军博士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的宿舍区跳楼自杀身亡。这位才华横溢,被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盛誉的年轻科学家由于研究方向发生转折,成果不可能出得太快,结果因为文章数少,没通过相关考核而被解聘,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2-22

  • 刘新垣院士:癌症的靶向基因病毒治疗

    生物通报道:基因治疗是指将人的正常基因或有治疗作用的基因通过一定方式导入人体靶细胞以纠正基因的缺陷或者发挥治疗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生物医学新技术。利用基因治疗方法治疗癌症是许多科学家目前正在努力的方向,中国目前已经有两种基因治疗药物批准进入临床实验,使得中国在基因治疗方面出重要的一步,详细报道可见:中国领先:世界首两个癌症基因治疗药物。在近十年来, 利用减毒后病毒进行治疗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果, 并正式提出了肿瘤病毒治疗的概念(cancer virotherapy)。尤其是ONYX生化制药公司研制的腺病毒——E1b 55kDa 蛋白缺失肿瘤增殖腺病毒ONYX- 015 取得了令人鼓舞的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2-22

  • 沪研制出原创性基因新药物

    一种既能阻止关节变形、又能有效治疗重度银屑病的新药,日前在上海研制成功,并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证书,批量生产。据新华社上海2月22日电,这一原创性基因新药的上市,标志著中国在治疗用抗体药物产业化方面取得了「零」的突破,中国生物技术的产业化水平可望在亚洲居领先地位。来自上海市科委生物医药处的消息说,上海中信国健药业有限公司历时5年,自主研发的抗体类新药「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商品名为「益赛普」),日前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品GMP证书》,成功上市。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属于第三代生物工程产品,是国际基因药物研发的主流方向,目前中国尚处于起步阶段

    来源:大公报

    时间:2006-02-22

  • 上海研制成功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类新药

    一种既能阻止关节变形、又能有效治疗重度银屑病的新药,日前在上海研制成功,并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证书,批量生产。           这一原创性基因新药的上市,标志着中国在治疗用抗体药物产业化方面取得了“零”的突破,中国生物技术的产业化水平可望在亚洲居领先地位。           来自上海市科委生物医药处的消息说,上海中信国健药业有限公司历时5年,自主研发的抗体类新药“注射用重组人Ⅱ型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06-02-22

  • 张弥曼院士:Nature杂志人物特写

    生物通综合:1月19日的Nature杂志以“Hooked  on  fossils”为题用两页的篇幅刊登了记者Rex Dalton报道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张弥曼院士的学术生涯。Nature杂志专文介绍科学家业绩的较少,而专文介绍中国科学家个人的则更少,这说明了中国古生物学研究在国际上的积极地位。张弥曼院士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的古鱼类学家。她曾任国际古生物学会主席,是北美古脊椎动物学会和英国林奈学会的荣誉会员。去年秋天,来自世界各国的古生物学家们,聚集在美国亚利桑那州麦萨城的一个会议中心的讲演大厅里,欢庆和表彰一位终生研究古海洋和古鱼类的科学家的学术生涯。这一由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2-21

  • 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专家验收

    生物通综合报道:2006年1月,科技部基础司在北京组织了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验收会议。以张启发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听取了实验室的建设报告,考察了实验室的建设情况,经过认真讨论,同意通过验收。专家组认为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2003年12月批准建设以来,根据国家战略需求与科学发展前沿趋势,积极调整学科布局,确立了明确的研究方向,在高等植物株型形成的分子机理、水稻着丝粒的结构与功能、植物抗生物胁迫与非生物胁迫的分子机理、植物病原菌功能基因组学及其致病机理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实验室建设期间,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了实验室主任,成立了学术委员会,在实验室硬件环境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均完成了建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2-21


页次:1220/1519  共30367篇文章  
分页:[<<][1211][1212][1213][1214][1215][1216][1217][1218][1219][122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