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用分子设计培育水稻新品种

    米饭的香味更加浓郁如同水果,铁、锌含量更高,不必再补充其他营养品,一切都可以通过对水稻基因进行分子设计实现。日前,笔者从“作物分子设计与创新”专题研讨会上获悉,目前我国正在搭建庞大生物信息基础平台,确保优质基因“一击必中”。   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英国表示,以水稻为例,口感软而糯的粳稻更受青睐,人们也希望米饭香味更加浓郁或者具有“果味”等特殊香味。   而且米饭中如果铁、锌等微量元素的含量更高,直接可以通过吃饭来补充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减少贫血症发生。除了口感之外,研究控制单位产量的增产基因是另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这些都可以通过对水稻的基因进行分子设计来培育新的品种。   目前常规育种主要问题是高

    来源:农民日报

    时间:2007-11-28

  • 我国重大疾病预防控制成效显著

    2007年全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会议披露,截至2007年10月底,全国传染病报告及时率为93.24%,审核及时率为98.65%,较2006年分别提高了9.69%和1.98%。同时,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据悉,全国目前验收合格的艾滋病筛查实验室6066个,确证实验室165个,CD4检测实验室有163个,病毒载量检测实验室94个;近80%的县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具备了艾滋病毒抗体初筛能力。全国初步建立了HIV耐药基因序列库,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艾滋病检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体系。到2007年

    来源:卫生部

    时间:2007-11-28

  • 厦门大学李祺福教授细胞凋亡研究新进展

    生物通报道:细胞凋亡,也叫做程序性细胞死亡,是细胞新陈代谢的自然过程,而该过程的异常往往会导致癌症肿瘤的发生。细胞凋亡是细胞生物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生物学研究室的李祺福教授的研究组在细胞凋亡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他们研究了姜黄素诱导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凋亡过程中核基质蛋白的表达变化。该研究组其他人员包括郑燕彬、杨海波、石松林和宋建晔。 姜黄素( curcumin)是从中药姜黄中提取的酚类化合物,广泛用于食品添加剂。80年代以来已陆续发现姜黄素具有抗氧化、抗炎、抗凝和降血脂作用,并发现姜黄素还具有显著的防癌,即诱导癌细胞凋亡。 李教授的研究组在鉴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11-27

  • 首都师范大学生科院发表最新文章

    生物通综合:来自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对中国北方中生代著名的热河生物群中的昆虫化石研究中,发现并纠正了热河生物群(Jehol Biota)沿用了100多年的典型代表分子三尾类蜉蝣Ephemeropsis trisetalis的分类错误,该研究成果最近发表在国际重要动物学权威刊物《动物分类学》(Zootaxa,1629期)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生命科学学院的任东教授,第一作者为2006级博士研究生黄建东。该项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0430100)的资助。热河生物群(Jehol Biota)是中生代晚期分布在东亚地区尤其是我国辽西、冀北地区的一个非常繁荣的陆相化石群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11-27

  • 陈誉华教授:AD病理机制研究新发现

    生物通报道: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与年龄相关的认知障碍性疾病。AD病理机制仍不清楚,但大量的基因和生化证据表明β-淀粉样蛋白(Aβ)的聚集发挥着重要作用。 来自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发育生物学教研室的陈誉华教授所带领的研究组在阿尔茨海默症研究方面取得了新发现。他们的研究揭示出了Aβ沉积上调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CCR5的表达机制和意义。 研究发现,AD病人脑内T淋巴细胞增多,但循化中的T淋巴细胞穿过血脑屏障的机制并不清楚。 该研究组的前期工作发现,T淋巴细胞高表达MIP-1α,MIP-1α与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BMEC)表面的CCR5相互作用,调节AD病人的T淋巴细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11-27

  • 科学家在西藏发现200多种盘菌

    西藏高原生态研究所的专家们经过对藏东南林芝地区、藏东昌都地区和藏南日喀则、亚东等地主要林区盘菌标本的采集研究结果显示,目前西藏有200余种盘菌,系统地位确定的种隶属于4目17科62属。   盘菌是子囊菌中一大群具有子囊盘的丝状菌物的总称,也是子囊菌中结构相对复杂、演化程度最高的菌群,其子囊果的形状一般为盘状或杯状。此类菌物目前全球已知有550余属4000种左右,中国已知170余属800种左右。   西藏高原生态研究所副教授徐阿生说,在资源价值方面,多数盘菌体现的是生态价值。在西藏,目前人们对盘菌的利用仅仅局限于羊肚菌属中的几个种,其中最常见的是羊肚菌和黑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07-11-27

  • 北大生命科学学院——俞君英迈进科学殿堂的起点

    北大校友俞君英在世界上首次以非克隆技术培养出人体干细胞,这个消息几个小时内就传遍了北京大学的各个角落。在她本科学习的学院——北大生命科学学院,老师和同学们更是按捺不住地激动和自豪,他们以最快的速度通过网络把母校师生的问候和祝贺,送到大洋彼岸。  由此,北大生命科学学院,作为俞君英迈进科学殿堂的起点,再次引起媒体的注意。  深厚的历史传统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前身来源于三部分:1923年成立的燕京大学生物系、1925年成立的北京大学生物学系、1926年成立的清华大学生物系。它们于1952年合并成立北京大学生物学系。北大生命科学学院的教师和培养的学生中先后有26人

    来源:北京大学

    时间:2007-11-27

  • 973项目“人工纳米生物机器的组配及其功能研究”在山东师范大学启动

         近日,“人工纳米生物机器构筑与生物医学应用的基础研究”973项目启动工作会议在山东师范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和山东师范大学等项目组成员单位的科研人员参加了此次会议。         “人工纳米生物机器构筑与生物医学应用的基础研究”为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项目的实施将实现以半导体为主的、多样化的具有生物分子相容性和生物选择性的人工纳米结构的制备、修饰与组装;建立

    来源:山东省教育厅

    时间:2007-11-27

  • 重庆大学、第三军医大毛囊干细胞研究新进展

    生物通报告: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院长杨力教授和第三军医大学细胞生物教研室杨恬组成的联合研究组在毛囊干细胞的纯化、诱导分化研究上取得了新成果。 毛囊干细胞是成体干细胞的,存在于毛囊上部的隆突区,在动物毛发脱落和再生的循环中能反复生成毛发组织细胞。此前,美国研究人员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报告说,他们利用从老鼠皮下毛囊中获取的成体干细胞首次成功克隆出小鼠。一成果可望提高动物克隆的成功率。研究人员指出,毛囊干细胞容易获取,自我更新能力强,并能分化成多种类型的体细胞,利用其进行动物克隆,成功率可望提高至5%以上。 杨力教授的研究组利用免疫磁珠法对大鼠CD34+毛囊干细胞进行了纯化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11-26

  • 张亚平院士最新研究结果登上《Genome Biology》

    生物通综合:来自昆明动物研究所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对东亚野猪和家猪的线粒体群体基因组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所有东亚家猪来源于单一世系D,且东亚家猪的驯化主要发生在湄公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流域。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国际著名刊物《基因组生物学》上。家养动物起源研究不仅具有其自身的意义,而且对于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十分重要。虽然有证据显示家猪在全世界多个地方独立起源,但家猪在东亚的具体起源地点和扩散路径并不是很清楚。群体基因组学是目前解决群体遗传结构、多样性和系统地理分化的最佳手段,但昂贵的测序费用使得群体基因组学仍然只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吴桂生、张亚平及其合作者通过分析家猪和野猪线粒体控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11-26

  • 中国科大2006年度科技论文继续保持高校前列

        日前,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了2006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中国科技大学继续保持全国高校前列。    2006年度,中国科大共发表SCI论文1558篇,居全国高校第6位;EI论文1264篇,居全国高校第7位;ISTP论文357篇;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收录国内论文1750篇,分别比2005年增长了3.94%、20.6%、12.6%、13.34%。    中国科大国际论文被引用篇数2333篇,被引用次数6844次,分别居全国高校第4位和第3位,同比2005年度提高了13.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时间:2007-11-26

  • ****最新《Neuron》文章

    生物通报道: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生物物理研究所联合实验室,教育部分子生物物理重点实验室(Key Laboratory of Molecular Biophysics),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突破了线虫在研究神经突触形成,神经递质释放方面的技术限制,证明了UNC-31在DCVs定位在质膜上的重要性,并提出PKA活性可以逆转UNC-31突变引发的DCVs定位缺陷,这对于了解神经突触形成和神经递质释放具有重要的意义,能进一步解析囊泡形成和释放的机理。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euron》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分别是华中科技大学的徐涛教授和吴政星副教授,前者现任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院副院长,生物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11-23

  • 我国肝癌研究最新进展

    生物通综合:近期,我国科研人员公布了多项肝癌研究成果。由上海交大等单位研制的纳米“侦探”———核酸分离转化性剂核,能在人体被肝炎病毒感染后的两三天里让病毒现形,比传统方法要大幅提前数十天。可让患者及时发现病情,并避免通过献血传播。此前,王红阳院士的课题组证实MXR7基因可作为肝癌血清学早期诊断的新指标。 上海交大微纳科学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古宏晨教授介绍,传统的传染病检测方法中,仅仅在肝炎等病毒存在明显的受体时才能发现,而当人体被感染却没有明显的受体的30天至70天“窗口期”里,是不容易被发现的。 科研人员尝试通过提纯,针对病毒DNA,对纳米材料进行改造并加入磁场,训练它们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11-23

  • 台大陈秀熙等:解密亚洲男性秃顶

    生物通综合:对许多步入中年的男性来说,脱发、秃顶是一个令人非常苦恼的问题。导致男性秃顶的因素有多种,来自国内外的研究人员在这方面也进行了许多的研究。来自中国新闻网的消息,但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大学教授陈秀熙与台湾亚东纪念医院医生苏琳惠,在美国医学协会十一月号《皮肤医学档案》期刊上发表的报告中,检视台湾740位平均年龄65岁的男性个案,在每天抽烟20支或以上男子的身上发现,抽烟在中度与重度掉发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该研究称,亚洲男性出现遗传男性秃的机率通常较白人男性低,但抽烟可能使亚洲男性丧失此一优势;因为抽烟可能破坏头发毛囊、阻碍头皮的血液与荷尔蒙循环,影响男性体内荷尔蒙分泌。&nb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11-23

  • 2007年6-8月国内高影响因子文章一览

    注意:以下信息不包括我国港澳台地区的资料,仅为以大陆作者为通讯作者发表的IF 15~20的生物医学文献。资料来源于PUBMED,影响因子为2006年数据。1: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2007 Aug 8 (影响因子:15.271)Chemoprevention of primary liver cancer: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trial in Linxian, China.Qu CX, Kamangar F, Fan JH, Yu B, Sun XD, Taylor PR, Chen BE, A

    来源:网络来源

    时间:2007-11-23

  • 北大生命科学学院:百篇SCI论文彰显本科生科研成效

    《Plant  Physiology》是一份SCI影响因子达到5.8以上的国际著名植物生物学刊物。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生刘旸竟然在本科期间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这份刊物上发表了两篇研究论文。作为一名2000级本科生,刘旸的科研能力及其科研成果令人称奇。 《科学引文索引》(SCI)指数代表了业界对一篇文章的评价。一般而言,在中国生命科学界,一般的研究生需要耗费大量心力,对一个课题进行几年研究,才有可能发表一两篇能被收录入SCI的文章。然而在北大生命科学学院,却出现了一大批发表SCI文章的本科生作者。据统计,仅在2001-2005年间,生科院本科生发表的SCI文章多达100篇,其中以本科生

    来源:北京大学

    时间:2007-11-23

  • 北大学子造出“万能细胞”

    北大学子造出“万能细胞” 本报今晨连线获悉在美带领研究的是中国科学家俞君英  她从事该研究约4年 据新华社报道,美国和日本大学的研究人员北京时间今晨分别发表论文,宣布成功把人体皮肤细胞改造成类似胚胎干细胞的“万能细胞”。其中在美国带领研究的是一名毕业于北京大学的中国科学家。 学界评价这一突破为生物科学的“里程碑”,同时可能意味着风靡一时的胚胎干细胞克隆技术退出舞台。    成果 皮肤细胞变“万能” 科学家把从人体上提取的皮肤细胞注入特定基因,成功改造成干细胞。由于这种干细胞能通过基因组合控制,因此有“万能细胞”、“变色龙细胞”之称,有望最终培育成人体组织

    来源:法制晚报

    时间:2007-11-23

  • 中英科技创新计划在伦敦大学正式启动

    中英两国促进高校科研创新与成果产业化的首个合作项目——中英科技创新计划11月20日在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正式启动。 中英科技创新计划由中英两国政府共同出资实施,由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协调,目前参与该计划的高校包括5所英国高校和20多所中国高校。 中英科技创新计划设有专项研发基金,用于资助两国的大学、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项目,特别是有商业潜力的项目,为其提供成果产业化的支持,增强科研成果获得商业投资的机会。该计划将重点放在中英两国都认为应优先考虑的关键合作领域,如能源、气候变化、生物医学和药物、纳米技术以及空间技术等。 英国科学与创新大臣伊恩·皮尔森在启动仪式上说:“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07-11-23

  • 上海研究人员发现与胰岛素抵抗有关的细胞因子

       上海市六医院有关专家在中国人群的糖尿病患者中,率先发现与胰岛素抵抗有关的细胞因子———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率先发现患者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的基因多态性,据此提高对我国糖尿病危险人群的早期判断率。最近,该成果分别发表在美国临床内分泌杂志(JCEM)和欧洲糖尿病杂志(Diabetologia)上。而在有关成果研究基地,形成了患者“医院—社区双向转诊”模式,大大提高社区病人血糖控制率,由原来10%提高至25%。     目前,我国至少有2300万糖尿病患者,居世界第二。上海20岁以上糖尿病患病率达6.2%,每年新发糖尿病人为1.65%。此外,尚有

    来源:解放日报

    时间:2007-11-23

  • 中大教授最新文章取得疾病研究新进展

    生物通综合:来自中科院心理所的研究人员在精神分裂研究方面又取得了重要进展:精神分裂症病人表现出了更多的神经软体征异常;扩展的剑桥神经检查表可以更好的区分出精神分裂症病人和正常人;在中国人群中,与硬体征相比,软体征与精神分裂症有更强的联系。这些研究发现对未来研究中国背景下的精神分裂症内表型来说具有重要意义。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Behavioural Neurology》上。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重大的精神疾病,病人在知觉、语言、认知、情绪、社会功能和神经系统方面均有异常表现。在神经软体征方面,众多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病人在发病的各个阶段均存在异常。由于遗传和非遗传两方面的因素,病人的神经系统发育有些异常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11-22


页次:1149/1518  共30351篇文章  
分页:[<<][1141][1142][1143][1144][1145][1146][1147][1148][1149][115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