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陈竺院士有关生命伦理学重要演讲

    同时来自上海交通学生命科学院教授、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伦理学部主任沈铭贤也对此接收了《科学日报》的记者访问。《科学时报》:持续许久的“克隆人之争”是否体现了伦理与科学的尖锐“对立”?  沈铭贤:1992年,在美国西雅图举行了庆祝生命伦理学诞生30周年的学术活动。如果以此为标准,生命伦理学也才只有40年的历史。回顾其发展轨迹,不难深切感受到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充满争议。生命伦理学的40年间,几乎每一步、每一个问题都充满了争议,其中争论最激烈、影响最大的“克隆人之争”至今仍在进行之中。  胚胎干细胞研究(克隆人)是当前争议最为激烈的生命伦理前沿问题之一。从1997年2月,英国罗斯林研究所宣

    来源:科学时报

    时间:2006-08-21

  • 2006年度生命科学领域国家和部门重点实验室评估揭晓

    中国科学院细胞与分子进化实验室细胞与分子进化重点实验室于1990年建立。10多年来,在细胞和分子进化研究领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Nature、Science、Nature Genetics、PNAS、Am J Hum Genet、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等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赢得了国际声誉。曾荣获多项科学院和云南省科学技术一、二等奖。目前实验室已完全具备了进行世界一流科学研究的软、硬件条件。中国科学院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1987年8月建成。依托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该所座落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郊,面对波光浩淼的东湖,背靠风景秀丽的珞珈山。所舍占地面积26公顷,生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8-21

  • 2006年度生命科学领域国家和部门重点实验室评估揭晓

    中国科学院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05年3月,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科技部正式批准,进入建设期。目前实验室拥有固定人员34名,高级研究人员24人,其中45岁以下中青年占70%。固定成员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中国科学院“****”获得者5人。主要研究方向和目标:  视觉信息的表达及视觉系统的脑功能区成像(brain mapping)主要研究目标概括成“P3”规划:P1:形成共同的研究计划(Project):集中研究当代知觉研究的根本问题 — 什么是知觉信息的基本表达 P2:建设共同的实验环境平台(Platform):以脑功能成像方法为核心,从分子遗传、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8-21

  • 2006年度生命科学领域国家和部门重点实验室评估揭晓

    中国科学院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了在分子生物学领域开展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获得高水平的成果和人才,国家计委和中国科学院于1984年组织专家组论证并决定在生化所设立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建后实验室於1986年通过验收,1987年正式对外开放。这是国家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设立的第一个重点实验室。现任主任:金由辛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生物学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成立于1997年,前身是1988年以原细胞所为依托单位建立的上海生命科学联合开放实验室。第一任主任为王亚辉研究员(1988—1992),第二届主任为徐永华研究员(1992—1996)。1997年3月改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8-21

  • 中国首个艾滋疫苗I期临床研究完成 无不良反应

     中广网北京8月18日消息(记者李仁主 实习记者李晓梅) 国家科学技术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今天(18日)联合在北京召开我国首次艾滋病疫苗I期临床研究结果揭晓暨新闻发布会。我国自主研制的艾滋病疫苗已经顺利完成I期临床试验,全部49位受试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接种疫苗受试者中产生了针对HIV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自主研制的艾滋病疫苗有一定的安全性,且达到国际同类疫苗的免疫应答水平。I期临床试验的完成,是我国艾滋病防治技术与产品科技攻关取得的一项标志性重大进展,标志着我国艾滋病疫苗研究的科技攻关取得重大突破,为今后艾滋病疫苗的进一步研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填补了我国艾滋病疫苗临

    来源:中国广播网

    时间:2006-08-21

  • 武汉大学生科院权威杂志上发文章

    生物通报道:在7月的国际权威杂志《化学和生物学》(Chemistry & Biology)杂志上,武汉大学生科院植物发育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孙蒙祥和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的何治柯教授等人公布了有关植物生殖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已经知道,γ-氨基丁酸(GABA)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一种抑制性递质。近期的研究表明,这种物质还在调节花粉管生长和植物的生长方向。为了确定出GABA受体是否也存在于花粉原生质体上,研究人员构建并使用了一种量子点(QDs)荧光探针。 研究人员首先合成了一种水溶性的CdSe-ZnS(core-shell)量子点,并且证实这种量子点具有很好的光学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8-18

  •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高校最新排名

    生物通编者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简称为自然科学基金会,是运用中央财政事业费预算拨款,以及国内外社会团体、机构和个人的捐赠,对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和部分应用研究,尤其是具有良好研究条件、研究实力的高等院校中和科研机构中的研究人员进行资助的国家基金会。   2005年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高校项目数排序表(△代表“985”计划高校)位次 项目负责人所在高校 合计项目数1 清华大学 △ 3062 浙江大学 △ 2983 上海交通大学 △ 2774 北京大学 △ 2625 华中科技大学 △ 2096 复旦大学 △ 2057 中山大学 △ 1698 南京大学 △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8-18

  • 我国科学家探索水稻产量之谜首次发现“基因钥匙”

    昨日从复旦大学传出信息:该校与中国农大专家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决定水稻产量的“基因钥匙”———一组含连续8个基因的区段,位于野生稻2号染色体短臂末端。据悉,相关论文近日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刊物《基因研究》上。     全球农业历经矮化、杂交两次“绿色革命”后,水稻、玉米等农作物亩产量已获得很大提升。在我国,杂交所得的超级稻亩产量已突破750公斤,一般水稻产量平均在300公斤至400公斤。我国于2001年确立973项目“农作物杂种优势分子生物学机理及应用研究”,由复旦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携手,希望从基因研究层面深入了解水稻等农作物产量提升的机制。项目负责人、复旦大学遗传学研究所

    来源:上海科技

    时间:2006-08-18

  • 奶牛乳腺炎疫苗填补国内空白

     昨天,哈尔滨仁皇集团投资兴建的中科大旺生物兽药科技园举行奠基仪式,该项目将填补我国大牲畜和经济动物兽用生物制品生产的空白,促进产学研结合及科研成果转化,大大提升黑龙江省高科技兽药自主创新能力,为全省畜牧业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中科大旺生物兽药科技园是以中药兽药、生物工程技术、生物疫苗开发生产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研制开发生产大牲畜和经济动物基因工程灭活和冻干疫苗、兽用快速诊断试剂盒、中药兽药粉针、口服液制剂等八大类产品。其中,即将投入批量生产的奶牛乳腺炎基因工程疫苗在国际上具有领先地位,可替代同类进口产品,是唯一国产的该类疫苗。   据介绍,中科大旺生物兽药科技园,以黑龙江

    来源:哈报网

    时间:2006-08-18

  • “十五”期间我国建立九类创新药物研究平台

    “十五”期间我国投入3亿元经费,整合国内优势研究力量,在新药研发的各个关键技术环节建立了九类平台,为我国自主研发创新药物和参与国际新药研发竞争奠定了新的基础。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所长桑国卫院士15日在南京举行的863专家报告会上表示,新药创新体系不健全,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是我国医药产业健康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此,国家在“十五”期间投入逾8亿元资金支持创新药物品种、平台建设以及中药现代化建设,其中3亿元资金用于创新药物能力建设和平台课题,共建立九类平台。 &nb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06-08-18

  • 中英专家探讨干细胞研究难题

    近日,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在北京共同主办  “中英论坛:干细胞研究中的科学和伦理问题”,交流了该领域近年的科技进展及伦理学问题。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干细胞研究的国家之一。英国干细胞生物实验室负责人斯蒂芬·朗格博士介绍,目前,他所领导的实验室已经完成英国第一个人体胚胎干细胞系,可区分出男性与女性的干细胞,并能隔离出50%被缺陷基因感染的干细胞。但目前有关干细胞研究中的难题是,非常缺乏能够实现细胞替换治疗所需的高质量人体胚胎干细胞系,而且很少有研究团体具有繁殖和操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时间:2006-08-18

  • 饶子和:蛋白相约三十年

                 ——饶子和教授专访             刘志峰、喻海波 刘:饶教授,感谢您在这个非典横行的特殊时刻接受中国科大校友基金会《校友风采》栏目采访,请接受校友基金会主席张上游教授的问候。 饶:谢谢。 插队牛津刘:我们对文革中的那一代科大校友所知甚少,他们许多人命运坎坷。您也曾经下乡插队,能否请您介绍进入科大的过程? 饶:我是南京人,到农村插队。

    来源:中科大

    时间:2006-08-18

  • "饿"死肿瘤 沪上科学家发现治疗癌症新依据

     昨日,早报记者从中科院上海营养研究所了解到,该所江秉华和方靖研究组发现了肿瘤中新血管的生成之谜。该成果揭示了卵巢癌等肿瘤的生长机制,并将为相关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依据。    据了解,肿瘤中的新血管是许多癌症发展的“帮凶”。它们源源不断地为癌细胞提供氧气和养分,为癌细胞的疯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方靖研究员表示,如果没有新血管的生成,一些肿瘤的直径就不会超过2毫米,而且其自身因为得不到养分的供给而逐渐坏死。因此,抑制肿瘤新血管的生成就等于卡断了癌症的运输补给线,使其得不到营养而“饿”死,从而起到治疗癌症的作用。    课题组经过长期

    来源:东方早报

    时间:2006-08-18

  • 解码04中国骨髓灰质炎爆发疫情

    生物通报道:即将刊登在9月1日的Th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2004年中国爆发的骨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与(减毒活病毒口服小儿麻痹疫苗OPV有关)突出了因OPV适应的覆盖率不足造成人类可能无法根除这种疾病。这篇文章描述了中国10多年内首次的小儿麻痹爆发,并且是中国首次疫苗衍生的病毒引发的流行病爆发。OPV在全球广泛用于预防、根除这种小儿麻痹症。此从爆发是自2000年来世界上的第五次因疫苗导致的小儿麻痹症疫情。2000年,中国被证实已经彻底消灭了野生型的小儿麻痹病毒。这项研究由余京津(Jingjin Yu)博士和同事在北京和其他地区进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8-17

  • 复旦大学863项目发表顶级杂志文章

    生物通报导:复旦大学汤钊猷教授和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王新伟教授在8月份《Cancer Cell》发表文章证明:肿瘤细胞不仅具有无定向迁移的潜能,其靶环境在促进肝癌生长和转移过程中也发挥了关键作用。此项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发展肝癌的鉴定策略,甚至用于抑制肿瘤转移。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一种治愈希望渺茫的肝癌,原因在于其能高度地向周围扩散和侵袭。汤钊猷、王心伟等研究人员最近鉴别出一种能够检测早期HCC肿瘤细胞的基因表达信号,可以预报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迁移情况,准确率高达78%。为了能够更清楚H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8-17

  • 中科院和省府签署协议共建西南生物多样性实验室

    8月14日,中国科学院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在昆明饭店签署了《中国科学院、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共建西南生物多样性实验室合作协议》。   西南生物多样性实验室的建设将立足于云南及周边地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依托中国科学院的优势和引领作用,充分整合云南现有资源,解决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演变、保护和我国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大理论和关键技术问题,为生物产业化提供科技支撑,促进云南生物产业基地的发展。根据协议,在该实验室建成并具备申报条件后,双方将共同向国家科技部申报生物多样性国家实验室,使其成为我国生物多样性研究和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创新源、聚集和吸引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最终建成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地位的科研

    来源:云南日报

    时间:2006-08-17

  • 西部研究所不惜血本育人才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所在读博士生每月补贴高达1900元 记者张楠    本报讯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7月31日从韩国延世大学引进的吴志坚,将成为该所又一位“****”的入选者。近年来盐湖研究所为了吸引更多杰出人才到西部进行科研工作和学习,制定出了多项“以人为本”、舍得“血本”的优惠政策,如在读博士生在每月给予补贴高达1900元,几乎是在中科院范围内给予研究生最高的补贴额度。今年4月份,研究所更是主动出击,组织了一支专门的招聘队伍,先后到成都、西安、上海、北京等高校比较集中的地区,进行了人才招聘和研究生的招生宣传。   &nb

    来源:科学时报

    时间:2006-08-17

  • 过筛、银染:让基因显形

    时间:2006年8月8日下午           地点: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向导: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赵兴波教授           实验室里两位学生正在实验台前忙碌着。两个摇床在桌上有节奏的摇摆着,上面的盘子里盛着少许透明的液体和一张透明的薄片。“这是在做‘银染’。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06-08-17

  • 我国基因检测研究快速发展

    国家重大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中国人口健康基因检测科学社会工程》,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已取得一批科研成果,使基因检测技术得到快速发展。该项目由北京聚源公司主持,国内著名科研机构和高校具体承担。在近两年时间里,已在上海初步建成科学社会工程实践示范基地,已经能够系统性地进行基因检测、鉴定、评估与认证,并向社会推广基因检测的个性化保健指导服务、个性化用药指导服务和个性化体检指导服务,初步建成科学社会工程中国人群样本库及资料、数据库,可提供不少于200种与疾病相关的基因位点用于健康检测。     该课题目前已获得中国人群大规模肿瘤(如肺癌)和脂质代谢心血管系统健康相关基因多态性位点的评估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06-08-17

  • 中美联手攻关非典疫苗 猴子治疗双眼发绿光

    由美国基因治疗学会主席詹姆斯·威尔森教授担任所长、中山大学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合作组建的国际合作项目———中山大学疫苗研究所今天正式成立,研究所挂靠在中山三院,将利用国际上最先进的基因载体技术平台,研发基因疫苗,攻克威胁广东居民生命健康的热带传染病。   此次合作获得美国国务院、国防部、商贸部和中国教育部的批准。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平等共享相关知识产权,美方承诺不限制中山大学按中国的法律进行临床研究和产业化。   广东省副省长雷于蓝,省政协副主席、省卫生厅厅长姚志彬,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等出席了今天的挂牌仪式。疫苗研究所的前期建设经费来自中山大学、广州市重点实验室项目及中山三院,总投入2000万元

    来源:羊城晚报

    时间:2006-08-17


页次:1196/1518  共30343篇文章  
分页:[<<][1191][1192][1193][1194][1195][1196][1197][1198][1199][120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