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我国科学家发现抗艾滋新成分

        人民网消息: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海洋药物研究中心易杨华教授等科研人员,首次从某天然药物中分离鉴定了一种新结构的化学成分。经美国帕拉可氏药理研究中心试验,该天然药物对艾滋病毒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试验表明,这种化学成分在很低的浓度下,对艾滋病毒具有明显的杀伤作用,且毒性较小。目前,这一成果正在申报国家发明专利。据易杨华介绍,该天然药物资源非常丰富,他们目前正在与美国北卡罗来那大学药学院天然产物研究室合作研究其药理作用,有望开发出新的抗艾滋病药物。

    来源:

    时间:2001-04-20

  • 肝素——抗炎新药

    文汇报消息:临床上常用的抗凝血药物——肝素,经过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科学家的巧妙“修饰”,成为治疗急性肺损伤、腹膜炎等免疫性炎症的新利器,这在世界上尚属首次。该研究成果有望发展成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类新药。肝素是一种多糖类小分子化合物。由于它能抑制血液凝集,早在1935年,临床上就用它预防和治疗各种血栓类疾病,目前全世界肝素的年销售额超过20亿美元。肝素还拥有另一项“深藏不露”的本领——抗炎作用,却至今无法得到施展。负责此项课题的耿建国研究员告诉记者,肝素能够有效对抗各类非感染性炎症,但患者一旦注射后,炎症尚未消退,就可能因为持续出血而导致死亡。鉴于肝素的抗凝和抗炎两种特性

    来源:

    时间:2001-04-20

  • 无抗药性新型抗菌素设计成为可能

    文汇报消息:如果生物体中的蛋白质合成发生错误,生物体就会产生异常,对人来说就会产生疾病。由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王恩多教授主持、最近荣获2000年度上海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氨基酰转移核糖核酸合成酶及其与相关转移核糖核酸(tRNA)的相互作用”研究项目,加深了人们对氨基酰转移核糖核酸合成酶及其与相关转移核糖核酸相互作用的认识,使我国在大肠杆菌亮氨酰和精氨酰转移核糖核酸合成酶的研究跻身于世界前列,并且使得无抗药性的新型抗菌素的设计成为可能。 氨基酰转移核糖核酸合成酶是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的一种关键酶,宛如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一个“质检卫士”,它保证了蛋白质按基因的序列正确的合成。

    来源:

    时间:2001-04-20

  • 英发现莫扎特音乐可缓解癫痫病情

        科技日报消息:英国科学家发现,莫扎特的音乐对癫痫病有辅助疗效,可以减少癫痫发作次数。为此,科学家呼吁加强这方面研究,尤其是研究其他作曲家的音乐是否会有同样效果。     英国皇家内科学院音乐疗法专家詹金斯教授指出,其他曲调舒缓优美的音乐,尤其是巴洛克音乐很可能也会触发“莫扎特效应”,因为莫扎特和巴赫的音乐有类似结构。     在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让癫痫病患者听10分钟的莫扎特奏鸣曲作品第448号,结果发现,患者听完

    来源:

    时间:2001-04-19

  • 适量补充维生素C有可能预防动脉硬化

        央视国际网络消息:美国最新一期《循环》杂志报道,适量补充维生素C可能预防动脉硬化。     研究人员比较了三组人血液内的维生素C水平。第一组共85人,都患有外围动脉疾病(PAD);第二组106人,均患有高血压,但没有患PAD;第三组为113位健康人。研究人员询问了这些人的饮食习惯,评估出其平日维生素C的摄入量、并记录他们锻炼身体的强度、时间并采集其血样。受测试者还被要求参加脚踏车测试。     结果发现:患有PAD疾

    来源:

    时间:2001-04-18

  • 维生素B1有助于肝炎治疗

    生物通编译:路透社 纽约消息——一项小范围内进行的初步研究表明,给慢性乙肝患者服用维生素B1-硫氨素可以改善症状。这指出了这种感染性疾病治疗的一条廉价和非毒性的途径。乙型肝炎病毒(HBV)通过接触患者的血液或体液而进行传播。HBV感染肝脏,严重情况下会导致肝硬化,肝癌和肝衰竭。HBV可以使用抗病毒药物和干扰素进行治疗,但是目前还没有治愈手段。Dartmouth医学院精神病学副教授,Amy Elizabeth Wallace博士曾观察到一名乙肝患者的转氨酶水平根据是否服用这种维生素而升高和降低,因此她决定研究硫氨素对HBV的作用。高水平的转氨酶显示感染肝脏的病毒活性增加。Wallace研究了临床

    来源:

    时间:2001-04-17

  • 家蝇成为环保卫士

        央视国际网络消息:苍蝇在人们眼里是肮脏的典型,但日本菲尔德公司经理小林一年先生却利用生物技术把它变成了环保卫士,并成功地把它应用到建立环保型农业生产上。这使得4年前年还默默无闻的他成为全日本的新闻人物。     这项技术原是30年前苏联为长期生活和工作在空间站上的宇航员开发的,它使用一种特殊的家蝇分解宇航员的粪便。     小林一年在7年前把这项技术引进来,经过多年的研究试验,终于成功地用它来处理鸡、牛、猪等家畜粪便

    来源:

    时间:2001-04-17

  • “瘤苗”有望消灭术后癌细胞

      华声报消息: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人类基因治疗研究中心最近宣布:科研人员在国际上率先成功研制了治疗肝癌和胃癌的基因工程“瘤苗”,其中“白细胞介素-2基因工程化胃癌细胞瘤苗”已被批准为可以应用于临床试验的一类新药。  “‘瘤苗’——细胞因子基因转导人肝癌和胃癌细胞的研究”已进行10年。在研究中,科研人员选择了中国常见多发的肝癌和胃癌进行研究,建立了细胞因子基因修饰人肝癌和胃癌细胞的瘤苗,并在国内外首次发现细胞因子hGM-CSF有增强胃癌细胞白细胞抗原I类分子表达的功能,并首次发现人白细胞介素-2基因的导入使得鼠肝癌细胞株细胞发生凋亡,是致瘤性降低的重要机理之一。这些发现,为基因工程瘤苗进入临床试验

    来源:

    时间:2001-04-17

  • 蓝藻和叶绿体基因组的比较研究

    新生命网站全国首届生物信息学大会报道:原核的蓝藻和真核植物(包括其他藻类)中的叶绿体,都同样进行放氧的光合作用,这为人类和整个生物界提供了赖以生存的食物、氧气、能源和原料。对叶绿体和蓝藻的细胞结构和分子生物学特性作分析,证明真核生物的叶绿体可能起源于蓝藻祖先的内共生。这使蓝藻在20多年来已成为光合作用研究的模式生物。15年前开始测得真核生物中叶绿体基因组的全序列,5年前又开始测得蓝藻基因组的全序列,这使我们有可能在基因组水平上比较蓝藻和叶绿体,并探讨叶绿体蛋白质组的起源和进化。 蓝藻基因组的作图和测序由日本Kazusa DNA研究所以S. Tabata博士领导的研究组,于1994年开始对

    来源:

    时间:2001-04-16

  • 生物信息软件集成和开发

    新生命网站全国首届生物信息学大会报道:随着生物信息学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发挥出日益重要的作用,生物信息学常用软件已经成了生物学工作者必备工具。许多国际著名生物信息中心通过计算机网络提供数据库检索和数据库搜索等服务。1997年以来,在国内有关部门和欧洲分子生物学网络组织的支持和帮助下,以教育科研华北地区主节点为支撑,北京大学生物信息中心逐步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备的生物信息服务系统,为国内及周边地区的用户提供生物信息学资源和综合服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生物信息软件工具的集成和开发。他们建立的生物信息资源服务系统基于UNIX平台,包括数据库检索系统SRS、数据库下载服务FTP、以及数据库搜索系统

    来源:

    时间:2001-04-16

  • 唱歌的鹦鹉——干细胞移植——生物信息学

    新生命网站全国首届生物信息学大会报道:据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陈润生教授4月11日在中国首届生物信息学大会上的报告:科学家研究发现将已经学会唱歌的鹦鹉中枢破坏后,注射从不会唱歌的鹦鹉提取出的神经干细胞,受损伤的的鹦鹉的歌唱中枢得到恢复,并且能够恢复歌唱能力。由此可说明干细胞进入异体后,可以按受体的信息修复、整合出受体中受损细胞的原始功能。研究者已经从成人的许多组织(如眼球、神经)中分离出与胚胎干细胞具有同样分化能力的多功能干细胞,这将使器官移植的概念逐渐被细胞移植所代替,同时也解决了的异体移植的排斥问题。现在的问题是并没有在人体的所有组织中找到干细胞,而且成人干细胞数量少,分离困难,培养分化所需

    来源:

    时间:2001-04-16

  • 四百多位专家共商我国生命科学未来

        新华网消息  据《科技日报》4月12日报道(吴洁) 首届中国生物信息学大会在军事医学科学院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的400多位著名专家、学者齐聚京城,还有近10位院士莅临盛会。会场座无虚席,连走道上都挤满了热切的听众。大会的议题包括:基因组研究、蛋白质结构模型模拟和预测、药物分子设计、生物信息学数据库、算法和软件的开发等。     这次大会是由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北方中心、南方中心、华大基因研究中心、军事医学科学院与北京市科委、北京

    来源:

    时间:2001-04-16

  • 国际减肥大会掀起仿生减肥热

      中国经济时报消息:北京2001年国际减肥大会于4月12日在京召开,参展项目中除药物减肥、节食减肥、器械减肥等传统方法外,“开心瘦自然仿生减肥法”在会上备受青睐。  “开心瘦自然仿生减肥法”由中国保健科技学会自然仿生治疗研究会会长、著名仿生学专家张东志和该研究会的医学专家经过多年研究发明,并由北京开心瘦自然仿生减肥有限公司经营推广。  这项全新的减肥技术一改过去的传统观念,将仿生科学引入减肥领域,利用冬眠动物的脂肪分解机理,实现人体的健康瘦身。它以仿生呼吸为主,辅以仿生呼吸带的作用、仿生健康调理、生命营养醋的补充、仿生减肥操的形体运动、自然食疗的巩固等一整套减肥过程,在调理人体健康的过程中同

    来源:

    时间:2001-04-15

  • 人类基因组计划给海洋药物开发带来的启示

    新生命网站全国首届生物信息学大会报道:海洋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动物类群的32个门中就有31个门生活在海洋中。80年代以来,世界沿海各国开始非常重视海洋新药研究与开发,发展海洋药物已成为医药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近年来,海洋药物的研究已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已经引起了沿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是个海洋大国,蕴藏着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具有多样性和地区特异性,以南海为例,就有海蛇、海葵、海胆、芋螺、水母、鲎等数百种含肽类毒素的生物品种,有着极大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医药价值,这些生物资源的的开发已越来越受到科学家的重视并成为各国争夺的资源。 人类基因组计划为海洋药物的开发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来源:

    时间:2001-04-15

  • 新世纪生物信息学

    新生命网站全国首届生物信息学大会报道: 回顾与动态 生物信息学至今已有两大板块:一是基因组信息学;二是神经信息学(neuroinformatics)。这里仅谈及前者。 1995年Venter等人率先公布了第一个完整基因组序列(流感嗜血杆菌),最近他们又将31亿bp的人基因组序列测完,不久小鼠基因组测序和上百种微生物亦将完成。如此巨量的DNA序列信息将会深刻地改变着生物学与医药学,其中生物信息学起了不可取代的作用。 根据各方面的鉴定,尤其是国际GASP(基因组诠释评估计划)实验评估(取实验研究已达20多年的黑腹果蝇基因组的酒精脱氢酶区段作为验证的目标),至今生物信息学的采集信息与识别

    来源:

    时间:2001-04-15

  • 我国科学家构建民族多样性数据库

    新生命网站全国首届生物信息学大会报道: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使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新阶段,生物信息学也随之迅速兴起,并成为最活跃的的领域之一。我国于1994年开始进行人类基因组研究,科学家们充分发挥我国的资源优势,在基因组多样性、疾病相关基因和重要功能基因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并及时展开功能基因组和结构基因组的研究,争取在国际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取得更大的成果。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项目“中华民族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中,北京大学生物信息中心所承担的任务是配合DNA多态性研究工作构建数据库。受合作项目各科研组的支持,现已完成了中华民族基因多态性数据库(Polymor

    来源:

    时间:2001-04-15

  • 我国科学家建立并分析150天人胎脑海马cDNA数据库

    新生命网站全国首届生物信息学大会报道:学习与记忆是人类智能和其他高级精神活动的基础。学习与记忆机制的研究对揭示脑的奥秘、最终认识生命的本质有着重要的意义。相关神经机制的研究是当代神经生物学的一个热点课题。其中记忆过程中的关键结构——位于两侧大脑半球颞叶内表面的海马,正受到日益的关注。 胎儿海马发育与基因的表达与成人及病变的海马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但是由于取材困难,鲜有相关报道。我国科学家在成功制备了150天人胎脑海马cDNA文库的基础上,通过大规模测序的方法,并且运用了当前计算机领域中关于数据库和网络的较新技术建立了一个150天人胎脑海马的cDNA序列数据库系统。其中测序总反应数超过10

    来源:

    时间:2001-04-14

  • 基因芯片相关生物信息学进展

    新生命网站全国首届生物信息学大会报道:基因芯片又称寡核苷酸芯片或DNA芯片,通过把大量的DNA片断以可寻址的方式,高密度地固定到一块指甲大小的玻璃片或硅片上,利用核酸碱基之间的配对,用来进行样品DNA高通量、并行的分析信息的工具。随着国际大规模的基因测序计划的爆炸性发展,人们已经把目光从单纯的测序转向进行基因功能研究的后基因组时代。面对浩如烟海的序列信息,DNA芯片以其并行、高通量的特点当之无愧的成为后基因组时代的首要研究工具。由于基因芯片的高集成性,每一次芯片实验都要产生巨大的信息量。以平均每片5000个点,每个实验设4个水平,每个水平重复3次计算,则一次完整的实验将产生6万个数据。如此

    来源:

    时间:2001-04-14

  • 后基因组时代的药物设计

    新生命网站全国首届生物信息学大会报道:人类基因组及其它基因组测序工作的进行为新药研制提供了许多潜在的靶点。这些潜在的靶点一方面为制药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传统药物设计的出发点是单一的药物作用靶点,以此进行先导化合物的实验或计算机筛选。后基因组时代为我们提供了大量靶点的信息,同时这些信息又是不完整的,很多时候甚至对于靶点的结构和功能还不清楚。因此迫切需要发展能够适应这种要求的新的药物设计方法。 针对后基因组时代药物设计的需要,我国科学家已经建立了与人类疾病相关的蛋白质结构数据库(HDRPD),发展了能够快速进行小分子化合物与蛋白质结合部位匹配的方法 。HD

    来源:

    时间:2001-04-14

  • 降胆固醇新药可防早老性痴呆

    新华网消息:德国海德堡大学的科学家新研制成功的降胆固醇药物,同时具有防治早老性痴呆的功能。 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与探讨脂肪、胆固醇与早老性痴呆之间究竟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通过实验,几位研究人员得出结论认为,如果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高,就很容易引发早老性痴呆。 通过在豚鼠身上所做的实验,海德堡大学的科学家们研制成功两种降胆固醇新药,并发现它们能够降低引发早老性痴呆的贝塔-淀粉状蛋白质的含量。

    来源:

    时间:2001-04-14


页次:1505/1525  共30490篇文章  
分页:[<<][1501][1502][1503][1504][1505][1506][1507][1508][1509][151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