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生态环保
  • 爱滋病的另一并发症

    2000年9月13日(IvanhoeNewswire)--美国国家健康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的一项新的研究揭示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另一危险后果。研究人员发现病毒将能使患者发生被称为-坐骨骨坏死的疾病。这是一种致残性的骨病。这一研究是在本周的(美国)传染病协会的年会上发布的。研究人员使用核磁共振装置为339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作检查。虽然无一项检查项目与坐骨痛相关的骨坏死,但还是核磁共振发现了15例骨坏死(4.4%)。作为对照,研究人员还检查了118名无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无一例骨坏死发现。研究人员说这是一种相对较新的并发症。他们认为这与治疗方法进步延长了生存

    来源:

    时间:2000-09-16

  • 科学家报道西部非洲的一种猴子已经灭绝

    科学家们报道一种曾经在西部非洲很常见的猴子——Waldron小姐的红色疣猴已经绝迹。这种猴子最早在1993年发现,并且以发现者的一位女性伴侣的名字命名。它是数百年内灭绝的第一个灵长类亚种。研究者们警告说该物种的丢失可能标志着在西部非洲许多其它濒危动物的死亡。  为时7年的调查发现世界上已经没有Waldr

    来源:

    时间:2000-09-15

  • 科学家欲给大象避孕

    给大象用避孕药听起来象是个笑话,但是对于控制野生动物数目而言却是一个严肃的话题。尽管在许多北部非洲国家大象濒临灭绝,但是在南部非洲它们却繁殖得太多以至于资源保护主义者不得不对它们进行精选。在南部非洲和美洲的研究者们现在已经开发出帮助控制大象数目的避孕药。在南部非洲的Kruger国家公园进行的试验中,这些新研制的出生控制药物将过量的大象怀孕率减少了70%。那里的大象数目已经从一个世纪前的少量数目恢复到8000左右。但是由于不存在天敌,并且平均寿命长达60年,大象数目以每年500头的速度增长。据该公园的资源保护主义者说如果大象的数目继续增加将对环境和其它物种成威胁。他们在1967年开始每年对大象进

    来源:

    时间:2000-09-15

  • 澳大利亚青蛙受到真菌袭击

    【澳大利亚Cairns】据上个月在此召开的一次会议上的一份报告,最近一种真菌造成澳大利亚青蛙的大批死亡。研究者不断收集到证据证明一种壶菌Batrachochytrium是澳大利亚两栖类动物的一个主要杀手。这种真菌在世界其它地方同样也造成青蛙的灭绝(见1999年4月30日出版的《Science》728页 )。澳大利亚西部博物馆的Ken Aplin说,在由热带雨林生态和维护合作研究中心组织的这次会议之前,该团体中就很怀疑壶菌会对该国青蛙造成严重威胁。但是在8月26日到30日召开的会议上报道的研究者的发现则表明不同的情况。如Aplin的工作表明这种壶菌是相对较近时期侵入该国的物种。在从1950到19

    来源:

    时间:2000-09-13

  • 一项收集地球信息的新调查计划即将启动

    现在研究者们希望千年生态系统评估——一项将于明年年初启动的为期4年,投资2000万的新项目——将综合关于世界生态系统的所有信息,并帮助政策制定者解决那些受到攻击的问题。该评估计划将使生态学家们和社会科学家们汇聚一堂,并对有关世界生态系统状态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自然界提供如食品与洁净水之类必需物的能力,以及对森林采伐,物种种类减少和污染之类的环境趋势进行研究。但是一些人说该评估可能以牺牲其自身更高的目标——评估生态系统健康,提供执行条约的数据和销售有经济价值的生态系统信息——而终结。——摘译自9月8日出版的《Science》

    来源:

    时间:2000-09-12

  • 环境污染使北极熊成“两性熊”

    最近,在挪威的处于北极圈内的斯瓦尔巴德岛上,科学家惊讶发现,在生活在那里的3000多只北极熊中,至少有1.2%的熊是“两性熊”,即同时具有两性的生殖器官,而且与例如人类等哺乳动物不同,这些“两性熊”是本来是雌性的北极熊却同时长出了不完整的雄性生殖器官,而通常“两性人”是男性具有不完整的女性生殖器官。目前,科学家正在检查40只北极熊,希望发现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科学家估计,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环境污染,即北极熊受到了一种名叫多氯联苯的化学物质的污染,而途径可能有两条,一是通过食物污染,二是空气污染,由于这里常刮南风,将欧洲大陆工业释放出的多氯联苯刮到这里。科学家说,北极熊的食物链很短也简单,它吃

    来源:

    时间:2000-09-05

  • 印度秃鹰正在消失

    如今腐烂发臭的牛的尸体似乎遍布印度北部——这是秃鹰神秘的,灾难性的灭亡造成的结果。这种情况已经发展到如此差的地步,以至于印度政府正在制定尸体处理计划。同时,本月大约50名专家将汇集在德里进行为期3天的讨论以确立投资和研究计划。十年前,印度秃鹰的数目开始下降。现在这种现象在印度北部,德里附近及Uttar Pradesh和Rajasthan尤其明显。特别是一种常见的白背秃鹰Gyps bengalensis事实上已经在一些地区消失了。一项由孟买自然历史协会(BNHS)在1999年进行的研究发现,在世界闻名的鸟类避难所——拉贾斯坦邦Keoladeo国家公园中,白背长嘴秃鹰的数目在十年内减少了95%以上

    来源:

    时间:2000-09-05

  • 受全球变暖威胁 北寒带70%物种将消失

    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30日宣布,由于受全球变暖的不利影响,到下世纪末,世界上三分之一动植物的生存将受到威胁。据环保机构的最新调查表明,地球上一部分地区的动植物由于环境的恶劣将濒临灭绝,尤其是北半球纬度较高的寒带地区,气候变化将对那里的动植物构成严重威胁。加拿大,俄罗斯以及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由于气温的快速变暖将会失去70%的天然物种。俄罗斯、加拿大、塔吉克斯坦、挪威、瑞典、芬兰等国也将失去45%以上的现存生物。此外,随着海洋温度变暖,海平面的升高和海岸线的改变,一些岛屿和大陆沿岸的物种也将出现生存危机。

    来源:

    时间:2000-09-04

  • 赤潮“红色幽灵”在广东近海出现

    新华社北京8月20日电(记者李斌)被称为“红色幽灵”的赤潮日前在广东近海出现。来自国家海洋局的消息说,至8月18日12时止,赤潮海域已经出现少量鱼虾蟹类死亡的现象。8月17日,广东省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中心接到大亚湾监测站报告,坝头至澳光海湾发生赤潮,面积约10万亩。监测中心立即派专家赴现场进行调查,发现澳头湾内海水呈现黄褐色,初步鉴定赤潮生物为环沟藻、具刺膝沟藻、多甲藻,最大密度达到每升120万个。这些藻类虽然是无毒的赤潮生物,但是高密度时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容易造成网箱养殖鱼类和部分底栖生物缺氧窒息。专家分析说,导致这次赤潮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沿岸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长期排放,最近这一

    来源:

    时间:2000-08-23

  • 二氧化碳浓度达到了二千万年来极点

    和讯财经8月18日消息: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和帝国理工大学的科学家研究发现,目前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正处于2000万年以来的最高点。据新华社报道,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它在大气中的含量与地球气候密切相关。布里斯托尔大学的保罗·皮尔森和帝国理工大学的马丁·帕尔默在今天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报道说,他们研究出了过去6000万年来地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大致变迁过程,这将有助于预测地球今后的气候变化。科学家对远古海洋浮游生物的贝壳进行分析,测量其中的硼同位素比率,用以估计古代表层海水的酸度,进而推算出当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他们发现,工业化时代开始以来,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大量增加,现在已

    来源:

    时间:2000-08-21

  • 投放细菌吃污泥 福州试验生物治污

    [福州晚报8月10日讯] 从7月30日到昨天,日本株式会社EM研究机构福州代表处共向茶园河下游100米处,投入了一吨多的EM有效微生物混合液,启动了本市生物治污计划。按照总体试验计划,该代表处已向河水投入320个装有EM菌混合液的滤料网箱,并在底泥中注入含EM菌固体制剂的玻卡西,让微生物菌在河水和底泥中大量繁殖,吃掉BOC、DOC等化学物质和污泥及各种腐败物,除却氨气、硫化氢、甲烷等气体,使水体恶臭消除并逐渐清洁起来。EM菌是日本琉球大学比嘉照夫教授培植的,已广泛用于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生活垃圾及各种废水治理。据介绍,该菌用于治理内河污染尚属首次,治理周期为两个月。记者昨天在现场看到,经过

    来源:

    时间:2000-08-13

  • 纽约证实感染西尼罗病毒病例

    [路透社 纽约消息] 上周五健康官员证实了今年第一个人类感染由蚊子传播的西尼罗病毒的病例。去年夏天在纽约地区有七人死于西尼罗病毒的感染。健康官员宣称一名78岁的Staten岛男性居民,在发生感冒和头晕之后在医院进行了一个星期的治疗,他被发现感染了西尼罗病毒。该病人是在7月27日检查出西尼罗病毒感染的,在进行进一步检测以证实最初发现之前,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人员清除了该病人体内的病毒。该病人在7月20日开始发病,两天后被送进医院,并于一周后出院,现在在家中进行恢复。政府官员从上个月末开始为了清除携带西尼罗病毒的蚊子进行了喷药计划。该计划上周五继续在曼哈顿北部,布朗克斯和皇后区进行。纽约健康专员

    来源:

    时间:2000-08-08

  • 中科院院士:中国水污染冲破最后防线

    华声报讯:中国科学院院士沈韫芬日前发表了一份题为《沿海赤潮告急显示中国水污染已经冲破最後一道防线》的报告。香港商报引述该报告称,人类经济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质无论来自大气还是来自土壤,最终将归为水污染。沿海海域作为河流的最终归宿,被认为是水污染的最後一道防线。全国的污染通过河流向沿海集中的结果,使中国水污染最後一道防线已被冲破。

    来源:

    时间:2000-08-03

  • 水污染问题严重:中国3亿多人饮水不合卫生标准

    华声报讯:中国有四分之一的人口在饮用不符合卫生标准的水,“水污染”已经成为中国最主要的水环境问题。中国经济时报的报道引述中国水利部对全国700余条河流约10万公里河长的水资源质量评价结果,指出目前已有46.5%的河长受到污染(相当于四、五类);10.6%的河长严重污染(已超五类),水体已丧失使用价值;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报道说,从全中国情况看,水污染正从东部向西部发展,从支流向干流延伸,从城市向农村蔓延,从地表向地下渗透,从区域向流域扩散。在全中国七大流域中,太湖、淮河、黄河流域都有70%以上的河段受到污染;海河、松辽流域污染也相当严重,污染河段占60%以上。水利部专家分析,中国江河

    来源:

    时间:2000-08-03

  • 病毒与杀虫剂哪一种对人危害更大,卫生官员和环保界各有各的说法

    纽约市近来大举撒药灭蚊的措施是否对人类和生态环境造成长期危害已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焦点。市卫生局的官员称,“只要正确使用杀虫剂,西尼罗河病毒对人类的危害远远超过了杀虫剂。”而环保人士指出,西尼罗河病毒并不致命;相反,那些化学杀虫剂不仅致癌,而且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用於杀死成年蚊子的杀虫剂一般有瑞斯啉(Resmethrin)、散吗啉(Sumethrin)、吗拉啉(Maluthion)和那利得(Naled)等四种。这四种杀虫剂都有抑制神经系统的作用,但以有机化合物形式出现的吗拉啉和那利得对人类最为有害。康奈尔大学毒理学者苏珊娜多年来一直从事杀虫剂对动物作用的研究,她说,“我们的研究结果表

    来源:

    时间:2000-08-02

  • 美专家建议兴建海底观测平台

    海底观测平台David Melakoff     美国国家科学院在7月19日发表的报告称:遥控的海底观测台是一个富有价值而又可行的计划。这样的装置可监测海洋中从水文化学状况到细菌环境的一切变化。国家科学院的热心支持将有助于海洋研究者争取增加下一年度的预算。     去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向科学院咨询:水下观测台技术上是否可行;科学上是否需要?由William Ryan领导的八人专家小组对这两个问题都作出了肯定的回答。他们作出结论说:“海底观测台为推动海洋基础研究提供了一种很有前途的、在某些情况下必不可少的新手段。” &

    来源:

    时间:2000-07-28

  • 俄远东地区濒危动物遭屠杀

    [法新社莫斯科7月23日电]据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今天谴责俄罗斯的远东地区为赚钱以及保护牲畜而屠杀濒危动物。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莫斯科分会对文传社说,该基金会已无财力再派出巡逻人员保护雪豹,使它们免受“报复性屠杀”和偷猎。这个基金会说,虽然雪豹属于国际濒危物种,但是仍然有数千只死于牧民之手,目前俄罗斯野外仅剩下4500到7500只雪豹。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的代表还说,跟踪这种大型猫科动物以及实施任何保护计划都证明是无效的,因为这种动物生活的区域纬度高,地形复杂并且非法交易猖獗。非法贩卖野生动物制品在俄罗斯愈演愈烈。目前俄罗斯已成为世界上中药市场最大的供货国。最销的是大型食肉动物的

    来源:

    时间:2000-07-27

  • "有害的"化学制剂

        英国皇家学会发布了一项针对一些据认为可能危害生物和环境的化学制剂的禁令,这些化学制剂是通过模拟或封阻激素而发挥作用的。报告中建议尽量减少对两种最有争议的化合物--可塑剂和杀虫剂的接触,特别是孕妇。但许多科学家对一些人所宣称的合成化合物对生物有机体的危害程度仍然表示怀疑。

    来源:

    时间:2000-07-17

  • 镉元素的毒性

        镉元素毒性极强,而且又在自然环境中普遍存在。一项关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矶山脉生态环境的研究结果表明,镉元素的毒性要比人们以前所想的更加普遍。来自旧矿坑或自然环境中的痕量的镉,可被柳属植物(Salix sp.)通过生物放大作用而富集。    这些植物是白尾松鸡(Lagopus leucurus)的主要食物,后者又会在其肾脏组织中使镉的毒性进一步累积。在该地区,镉元素的毒性很可能是决定植物和动物种群数量和分布的一个起支配作用的因子。

    来源:

    时间:2000-07-14

  • 地球上的氧同位素异常

        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物理、生物和化学过程都会改变氧同位素的特征比例,并且都遵守这样一个总的规则:氧-18丰度的变化是氧-17丰度变化的两倍。    此前,人们仅在陨石中发现反应过程使氧-17增多(相对于上述规则来说)的证据,并假定陨石与行星样品中氧-17丰度的不同反映了太阳系星云中的不均匀性。所以,地球和行星科学家都会对本期杂志所报道的地球上两处硫酸盐矿中氧-17同位素异常之多感到吃惊。    该同位素异常可能是由大气中硫的氧化反应造成的。

    来源:

    时间:2000-07-14


页次:83/84  共1676篇文章  
分页:[<<][81][82][83][84][首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