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从追梦的起点遥遥望去,我们赞叹,我们唏嘘。每一年生命科学人撰写出自己走过的痕迹,或是令人惊叹的里程碑成果,或是引入深思的事件记录,在他们划下的这个圈里面,有人实现了自己的“科学梦”,也有人将“信奉科学,信奉真理”的理念抛之脑后。

       我们见证了十年大项目的精彩演绎,也期待科研政策的重大变革;我们手持最尖端技术,在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中游走,希望带来人类更多的希望,我们也渴望发现更多生命的痕迹,在地球的最南端探讨活跃的生态系统;我们……

       作为生命科学领域起步最早的“拓印者”,生物通自2005年起就开展了年度生命科学领域十大新闻评选系列活动,2014年第十届“生命科学十大新闻评选”即将拉开帷幕,欢迎读者们投票并补充候选新闻,让我们一道用最真实的笔触记录生命科学领域成果、事件和科研热点,把握住生命科学的主脉。



1、绘制人类“白金”基因组图谱,填补人类基因组计划序列缺口
遗传学家们有一个不可告人的小秘密。尽管曾多次发布最新的资料,在正式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的十多年之后,这一序列仍然存在成百上千的缺口——许多缺口存在于与疾病相关的一些区域。现在,一些研究工作正在向着真正完整的人类基因组序列——白金基因组靠近。

Nature:绘制人类“白金”基因组图谱
新发现上万基因变异填补人类基因图谱空洞  PacBio帮助找回错失的变异 




2、首次证实南极冰层之下也有生命
南极位于地球的最南端,是世界上发现最晚的大陆,覆盖着厚度极高的冰层。美国蒙大拿州立大学的研究团队首次发现,庞大的南极冰盖之下也存在着生命,而且这些生命组成了活跃的生态系统。

Nature突破性成果:首次证实南极冰层之下也有生命

 




3、STAP细胞造假事件与领军人物自杀
今年一月份Nature发表的两篇文章,曾被认为是干细胞制备的一次革命。然而在论文发表后不久,其演变为了令世人震惊的STAP造假丑闻。其不仅动摇了人们对于日本干细胞领域的信心,著名干细胞科学家笹井芳树也因此自杀身亡。

Nature:卷入造假丑闻,著名干细胞科学家陨落
Nature:STAP干细胞兴衰始末,如何瞒天过海




4、发现人类生命必需的第28种元素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有27种化学元素对人类生命至关重要。现在,又发现了第28种——溴元素。来自范德堡大学的研究人员第一次确定了在宇宙92种自然存在的化学元素中,溴是对从原始海洋生物到人类所有动物组织发育至关重要的第28种元素。

Cell发现人类生命必需的第28种元素

 




5、埃博拉全面爆发
今年2月从西非国家几内亚开始的埃博拉疫情,重创了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等西非国家,并从非洲蔓延到了欧洲、美洲等地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这种超级病毒已造成全球9000余人感染,死亡率则超过50%。如今,全世界都在谈埃博拉而色变。

Cell:埃博拉病毒的全面进攻
对付埃博拉 人多力量大




6、全身透明的小鼠
厚组织都是不透光的,要进行成像就得把组织切得特别薄,问题是这样就无法获得完整的3D信息。因此,生物学家们一直梦想着能够透过整个机体,亲眼看到细胞连接和精细结构,现在这一梦想成为了现实。

Cell新突破:全身透明的小鼠
Cell:透明小鼠实现系统生物学终极梦想

 




7、中国科学界反腐风暴:李宁院士被捕
国家审计署在对十多个工程和应用研究大型项目进行调查后,发现了5所大学的7名教授涉嫌滥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金2500多万。陈英旭、宋茂强2人被依法判刑;李宁、李澎涛、王新月、王甫4人被依法批捕。李宁是第一个牵涉贪污案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其有可能成为被剥夺院士头衔的第一人。

Nature关注:中国科学界反腐风暴
李宁院士被捕 细数近年来科研经费腐败事件




8、CRISPR技术在各个领域广泛探索应用
曾被Science杂志评选为2012年突破性技术之一的CRISPR,今年再度入选Nature Methods杂志十周年十大技术之一。2014年,各种CRISPR研究成果如井喷之势,该技术的应用领域不仅从DNA扩展至RNA。还被进一步用于探索癌症、艾滋病、杜氏肌营养不良等疾病的病理机制以及临床个体化治疗。

Nature:CRISPR技术在癌症领域大放异彩
两篇Cell文章:发布CRISPR研究重大突破
Nature发布CRISPR重大突破:可编程的RNA编辑工具

 




9、中国学者基因编辑里程碑成果
在过去的一年里CRISPR/Cas9技术如暴风般横扫整个基因工程领域。现在,这种精确基因编辑技术正在实现它的终极潜能,中国研究人员首次成功地利用CRISPR/Cas9系统对孪生的食蟹猴进行了精确的基因修饰。

中国科学家Cell发布靶向基因编辑里程碑成果




10、新一代测序技术正革命性地改变生物医学研究
近年来,随着测序技术的迅猛发展,新一代测序技术(NGS)正在革命性地改变整个生物医学研究的生态,它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领域。2014年报道了几个新一代测序技术成功挽救生命的案例,预示着这一新技术将对疾病的预防、诊断、个性化用药的指导、用药监测等领域产生重大影响。

《NEJM》:新一代测序技术挽救危重病男孩
NGS如何拯救一个年轻的生命
生死十天 快速测序救助先心婴儿
快速基因测序救命于襁褓

 




11、细菌,病毒,miRNA……统统都能改变我们的大脑
每天我们接触到,甚至吃入到口中的细菌,病毒,还有小小的miRNA分子不计其数,如果我告诉你这些物质都能影响我们的大脑,控制我们的思维,你相信吗?近年来几项实验室研究成果纷纷指出不仅是非生物形式的RNA分子,还有细菌和病毒这样的生物形式都能改变我们的记忆方式,掌控我们的思想……

细菌,病毒,miRNA……统统都能改变我们的大脑?
肠道细菌会掌控我们的思想?
科学家发现改善肠道细菌或可提升大脑智力




12、中科院及中国科研经费重大改革
政府正准备对发放科技经费的方式作出重大调整。根据媒体的报道,中国科技部(MOST)有可能会将大部分研究经费的控制权移交给尚未得到确认的“独立机构”。这一举措有可能会彻底改变竞争性研究经费的分配方式。与此同时,处于中国科学发展中心位置的中国科学院也宣布即将迎来前所未有的体制改革。

Nature关注:中国科学界面临重大改革
Science:中国即将实行科技经费重大改革

 




13、世界首例人类iPS细胞治疗
日本理化所(RIKEN)发育生物学中心(CDB)的眼科学家高桥雅代(Masayo Takahashi)成为了将诱导多能干(iPS)细胞衍生的组织植入到人体的第一人。今年9月日本理化所的研究人员宣布,他们利用iPS细胞培育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层,移植到了一名70多岁的老年黄斑变性女患者的右眼中。这是世界首例利用iPS细胞完成的移植手术。

Nature关注:世界首例人类iPS细胞治疗




14、DNA复制方案因人而异
DNA复制是最基础的细胞程序之一,过早或过晚复制的片段更容易出现错误。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全新的遗传多样性——DNA复制时序多样性。这意味着基因组复制方案其实是因人而异的,个体之间的基因组突变风险也大不相同。

Cell惊人发现:DNA复制方案因人而异

 




15、中国建立首个国家转化医学中心
今年10月中国首个国家转化医学中心在上海开建,旨在通过让研究人员、医生和患者齐聚同一屋檐下,建立起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之间的桥梁。在未来数年中国还将建立4个这样姊妹机构:它们是北京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的老年医学中心,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罕见和难治病中心,第四军医大学的分子医学研究中心,以及成都华西医院的再生医学中心。

Nature:中国建立首个国家转化医学中心




16、 ENCODE(DNA元件百科全书)
ENCODE是继“人类基因组计划”后最大的国际合作计划之一,其目的是寻求新一代DNA研究技术对人类基因调控序列在全基因组的水平上研究的应用。今年ENCODE项目在Nature、PNAS、Genome Research等杂志上连续发表了数十篇研究论文,以前所未有的细节描绘比较了人类和模式生物果蝇、线虫及小鼠的基因组和表观基因组图谱。

Nature等十多篇文章公布小鼠ENCODE重大成果
4篇Nature文章公布重大成果:三大物种表观基因组图谱
PNAS:小鼠模型须谨慎使用

 




17、癌症研究的困境与挑战
自人类对癌症“宣战”以来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年,这种恶性疾病仍旧是一团挥之不去的阴影。目前癌症研究还面临着许多挑战,需要寻找更有效的方式开展临床试验和解读海量的癌症数据。个性化医疗代表了癌症治疗的未来,而药物递送技术将成为决定治疗效果的关键。
Nature癌症专题:亟待解决的三大难题
Nature:癌症研究正处于十字路口
华裔教授何鼎:癌症治疗迈入新阶段




18、超越CRISPR的基因组编辑新技术
能够将缺陷基因的功能性拷贝插入到患者的基因组中,对于许多从事遗传疾病治疗的临床医生来说是一个诱人的目标。现在,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设计出了一种新方法来实现这种遗传技能。其甚至有可能成为CRISPR/Cas9基因组技术的一种替代选择。

Nature:超越CRISPR的基因组编辑新技术

 




19、微生物组研究的惊人发现
在微生物组热潮之下,越来越多的研究将肠道菌群与疾病关联起来,例如自闭症、癌症和糖尿病。近来科学家们吃惊的发现,微生物组居然能够遗传,相关肠道菌可以决定机体的胖瘦。此外,肠道中的病毒组(virome)也同微生物组一样,起到了维持健康和对抗感染的作用。

Cell惊人发现:可遗传的微生物组
Nature惊人发现:谁可媲美微生物组




20、2014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詹姆斯·罗思曼(James E. Rothman)、兰迪·谢克曼(Randy W. Schekman)以及德国科学家托马斯·祖德霍夫(Thomas C. Südhof),以表彰他们发现细胞的囊泡运输调控机制。

解密2014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又是一对科学伉俪
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诺贝尔奖得主,Moser夫妇是何许人

 




21. 细胞重编程生成首个完全器官
再生医学的核心目标是,从体外培养的细胞生成可移植的替代性器官。尽管人们进行了多番尝试,但迄今为止还没有获得功能完全的完整器官。然而今年Edinburgh大学的科学家们做到了这一点,他们将体外培养的细胞移植到小鼠体内,首次生成了完全功能的器官。这一项目的完成标志着,体外培养替代性器官离我们又进了一步。

Nature子刊重大突破:细胞重编程生成首个完全器官
首次利用体外细胞培育出完整的活体器官




22、里程碑成果:人类蛋白质组草图公布
今年5月,两个国际小组分别公布了人类蛋白质组第一张草图。
虽然之前其它一些大型蛋白质组数据集也收集了接近上万个蛋白数据,但是这两项成果确实是真正的突破性成果,全面覆盖了超过80%的人类预期蛋白质组,其中还有一些之前未曾被发现的蛋白。

两篇Nature公布里程碑成果:人类蛋白质组草图

 




23、首次利用人类干细胞培养出胰岛素分泌细胞
今年科学家们开发出一种程序,可有效快速地将干细胞转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这一新程序可能是应对I型糖尿病过程中的重要一步。该程序可以在大约六周的时间内,将干细胞转化为可靠的胰岛素分泌细胞,远远快于使用以前方法所用的四个月时间。

制备干细胞源胰岛素分泌细胞的更快方法




24、年轻的血液让我们恢复青春
这听起来像一部吸血鬼电影的情节,但今年来自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一项新研究中发现,年轻小鼠血液中的某样东西或某些东西能够恢复老年小鼠的脑功能。
如果在人类也是同样的情况的话,它有可能为给我们衰老的大脑重新充电提供了一个新范例,并有可能为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症一类的痴呆症指出了新的治疗方法。

Nature医学:输血帮助恢复青春
以科学的名义返老还童 血液抗衰老研究曙光乍现
美科学家计划输入年轻人血液治疗早老性痴呆症患者

 




25、核酸检测的一场革命,可替代PCR的犀利技术
自PCR技术诞生以来已经有三十年了。从经典PCR、实时定量PCR再到现在的数字PCR,这一技术在不断蜕变却从未淡出我们的视野。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被称为是可以替代PCR的核酸检测技术。

核酸检测的一场革命,可替代PCR的犀利技术
PCR替代技术,RPA全攻略之引物设计
PCR替代技术,RPA全攻略之疑难解答




26、首次实现脐带血干细胞增殖
今年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分子,第一次让他们实现了脐带血干细胞增殖。脐带血干细胞可用于移植治疗许多血液相关的疾病,包括白血病、骨髓瘤和淋巴瘤。对于许多患者来说,这种疗法是最后的一种治疗手段。
Science重大突破:首次实现脐带血干细胞增殖

 




27、艾滋病基因治疗的好消息与坏消息
今年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对12名HIV阳性患者的免疫细胞进行遗传工程改造,使之能抵御感染,并降低了一些完全脱离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ADT)患者的病毒载量,这是好消息。坏消息就是曾宣称被治愈的艾滋病婴儿看似一度受到抑制的HIV病毒又反弹了。

NEJM头条:艾滋病基因治疗传捷报
Nature:发现艾滋病功能性“治愈”新病例
Nature关注:艾滋病“治愈”婴儿HIV死灰复燃




28、丙肝治疗取得重大胜利
对丙型肝炎病毒 (HCV)唯一的治疗方法曾经是连续48 周使用利巴韦林和干扰素。但这些药物有严重的副作用,也经常没有效果。今年一系列临床研究表明,我们已经可以制造出耐受良好的口服丙肝药物,这些药物能够有效消灭绝大多数感染者体内的丙肝病毒。

七篇NEJM:丙肝治疗取得重大胜利

 




29、基因决定你的朋友圈
朋友如手足,这句话说的一点儿也没错。今年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和耶鲁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尽管没有亲缘关系,但你和你的小伙伴们的确存在着显著的遗传学相似性。
你们你和你的小伙伴们到底有多相似?研究显示,平均而言,朋友之间的遗传“关联”与第四代表亲相同,相当于大约1%的基因。

PNAS:基因决定你的朋友圈




30、第一个真核生物染色体合成
这是有史以来构建的最广泛可变染色体,在过去的五年中,科学家们已经完成了细菌染色体和病毒DNA的构建 ,但此次的完整真核生物染色体还属于首次报道,研究人员表明,他们的这项成果也是自1996年以来,酵母遗传学研究领域的最重要成果之一(1996年科学家们初步绘制出了酵母完整DNA编码基因图谱)。

Science里程碑式研究成果:首个真核生物染色体合成
Science:第一个真核生物染色体合成



推荐新闻:
新闻图片: (图片格式:jpg;大小:200k以内)

    
 


姓名:  
留言:


评选范围:2014年度在生命科学领域发生的事件,评选方法是由各杂志社及上届风云人物推荐,并生物通编辑部精选多条生命科学领域的候选新闻(欢迎读者另外来信推荐您心目中值得回顾的重要新闻),采用网络投票形式,并最终结合专家意见,选出2014年生命科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新闻。

评选内容:2014年1月1日起至2014年12月15日,国内外生命科学领域获得的基础研究成就、新技术、新方法和对整个领域的前进、发展方向产生重要影响的事件。

活动主要形式:采用网络投票形式,在为期半个月的时间里,读者对候选新闻进行投票,结合专家意见,最终诞生本年度的十大新闻。

投票有效期:待定





版权所有:生物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