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科研动态/国外
  • 科学家找到2.51亿年前“物种大灭绝”罪魁祸首

     2007年11月28日讯    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11月27日报道,最新研究显示,发生在2.51亿年前二叠纪末期的“物种大灭绝事件”的罪魁祸首现已找到,科学家称海洋苔藓大范围死亡,引发一系列的生态反应,影响地球大气层的变化,氧气减少,硫化氢气体增多,气温升高,最终在这种连锁生态效应下地球上绝大多数物种灭绝消失。    研究人员发现,在发生“物种大灭绝事件”之前的几百万年里,海洋中的苔藓植物已缓慢地衰减死亡。此后的一系列连锁生态反应酿成了90%海洋生物和70%陆地生物灭绝。负责此项研究的加利福尼亚州大学古生物学家凯瑟琳·

    来源:搜狐科学

    时间:2007-11-30

  • 美科学家培育出超强转基因抗旱烟草

    据国外媒体报道,为应对世界干旱地区不断扩大的趋势,美国科学家最近成功培育出一种能在极度干旱地区存活,且只需少量水分就能茁壮成长的转基因烟草。其中采用的转基因技术推广后,可望大幅度提高农作物的抗旱能力。该研究报告发表在12月4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   美国气象研究中心资料显示,日益严重的干旱给全球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损失,特别是最近30年来,全球严重干旱地区的面积就翻了一番。为此,人类必须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包括培育具有强抗旱性状的转基因农作物。   那么,如何提高植物,尤其是农作物的抗旱能力呢?文章作者之一,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植物学家罗莎·黎伟罗认为,关键在于弄清植物在干旱的情况

    来源:新浪科技

    时间:2007-11-30

  • 口服疫苗可控制霍乱

    西雅图弗雷德-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  (Fred  Hutchinson  Cancer  Research  Center)  疫苗与传染病机构  (Vaccine  and  Infectious  Disease  Institute)  的生物统计学家  Ira  M.  Longini&nb

    来源:新华美通

    时间:2007-11-30

  • 《PLoS遗传学》:科学家揭示小鼠老化奥秘

    美国科学家近日利用一种新的数据库,鉴别了小鼠身体多种组织随年龄增长而导致的基因活性变化情况。这一研究阐明了老化怎样影响小鼠身体不同组织,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小鼠的寿命只有2年之短,并将对人类老化研究提供帮助。相关论文即将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遗传学》(PLoS Genetics)上。 随着年龄增长,有机体大部分组织的结构都会发生变化,且所有的组织都会遭受细胞损伤。组织的这种结构变化和细胞损伤会导致基因表达的改变,因此探查到底哪种基因随年龄增长而发生表达改变,有助于深入理解老化过程本身。 之前有科学家曾研究过单一组织随老化而发生的基因表达改变。而在最新的研究中,美国

    来源:科学网

    时间:2007-11-30

  • 分子靶向治疗肿瘤有新进展

        如何在目前众多的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成果中把分子显像的最新科学技术与肿瘤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筛选和确定肿瘤个体化相关的分子靶向治疗,将实验室的基础研究有效转化为临床实践,这是日前第159次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传出的信息。                 日前,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位青年科学家聚集申城,13位青年科学家作主题发言,对“分子影像学与肿瘤”的课题阐述了新思路、新发展。  &n

    来源:文汇报

    时间:2007-11-30

  • 世界最大东北虎人工繁育基地完成700只东北虎DNA采样

    为进一步健全东北虎种群DNA谱系档案,作为世界最大的东北虎人工饲养繁育基地,中国横道河子猫科动物饲养繁育中心今年以来共对50余只东北虎进行了DNA采样,目前中心已有约700只东北虎完成了DNA采样。 据中国横道河子猫科动物饲养繁育中心总工程师刘丹介绍,在继去年完成200只东北虎的DNA检测后,今年中心又对150余只东北虎进行了DNA采样,目前除了今年新出生的100余只仔虎外,中心1岁以上的东北虎都已完成了DNA采样,对于新采集样本中心将进行进一步检测。 据介绍,中国横道河子猫科动物饲养繁育中心从2001年开始对东北虎进行DNA检测,2003年虎林园与国家林业局野生动物检测中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07-11-30

  • 《生物灵感和生物模拟》:让飞机像鸟儿一样振翅高飞

    通过对鸟类的研究,研究人员首先研制了一个模拟飞行器(中),之后又制作了一个真的模型(下)。(图片提供: Emmanuel de Margerie/皮埃尔和玛丽·居里大学) 研究人员利用一种模拟鸟类进化的计算机程序设计出了一架更棒的飞行器。随着更多的改进,有朝一日,这种机械装置或许能够像蝙蝠和鸟类一样自由翱翔。 几个世纪以来,科学家和发明家一直试图让人类制造的飞行器能像鸟儿一样优雅地拍打翅膀,但鲜有斩获。对于飞机和直升机而言,这种拍打双翅的方式具有两个优点:能够在一个很大的速度范围内实现空中悬浮,并且具有更强的机动性,且实现上述目标不会损失空气动力学的功效。这种能力对于无人驾

    来源:科学时报

    时间:2007-11-30

  • 北大生科院等《PNAS》文章解析病毒传染关键步骤

    生物通报道:来自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大-耶鲁联合植物分子遗传和技术中心(Peking–Yale Joint Center of Plant Molecular Genetics and Agrobiotechnology),日本国立农业研究中心(National Agricultural Research Center),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就一种虫媒传染植物病毒如何进入昆虫细胞中启动传染环节这一未解之谜提出了新的观点,发现一种蛋白在病毒进入昆虫细胞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一有关植物病毒蛋白能诱导膜融合的发现对于研究病毒进入昆虫细胞的机制,以及无包被植物和动物病毒的虫媒传染具有重要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11-29

  • 新抗癌基因诞生高抗癌小鼠

    生物通报道:来自美国肯塔基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创造出一种对癌症、甚至是高侵略性的癌症类型都有抗性的小鼠。这项突破源于肯塔基州大学医学院放射医学教授Vivek Rangnekar领导的研究组的一项发现:他们在前列腺中发现一种叫做Par-4的肿瘤抑制基因。 研究人员发现,Par-4基因能杀死癌细胞,但对正常细胞无害。目前的研究显示,只有极少数的分子能够特异性地攻击癌细胞,因此该基因有潜力用于癌症的治疗。 Rangnekar的研究的独特性在于,这种小鼠出身时携带这种基因不会发生肿瘤。这种小鼠能正常生长并且没有其他缺陷。事实上,这种拥有Par-4的小鼠能够比对照小鼠的寿命多几个月——这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11-29

  • 颠覆心脏疾病治疗的新观点

    生物通综合:来自杜克大学临床研究所心脏学系,维克森林大学(Wake Forest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发现常规的有关心脏病发作后立即使用由葡萄糖、胰岛素和钾组成的综合输液疗法曾被认为是有益的看法,被证明可能增加ST段抬高心肌梗塞(STEMI;心脏病发作后出现的某种心电图图形)患者头三天出现心力衰竭和死亡的风险。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JAMA)杂志上。文章的背景信息指出,小规模研究支持在STEMI治疗时使用葡萄糖-胰岛素-钾(GIK)输液,而一项较大规模的研究显示,GIK输液对心脏病发作30天后的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11-29

  • 近期医学研究新进展

    生物通综合:《自然》公布第一张致命疾病研究蓝图来自世界上最杰出的健康科学研究的科学家们和科学组织公布了一项针对人类最致命疾病的20项重要的措施,这一首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研究蓝图将有助于指导慢性致死疾病的研究及治疗,这一“Feature”文章发表在《Nature》杂志上。这些全球性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包括心血管类疾病(主要是心脏疾病及中风),几种癌症,慢性呼吸器官疾病(chronic respiratory conditions),以及II型糖尿病。在这篇发表《Nature》杂志上的文章,19位作者(见附录)认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造成全球最大份额的死亡和伤残; 导致了全球60%的死亡,其中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11-29

  • 《自然—免疫学》:移植增效基因被发现

    研究人员在11月在线出版的《自然—免疫学》(Nature Immunology)期刊上报告说,一种基因能够让小鼠更有效地接受人体骨髓细胞。这种名为Sirpa的基因限制了移植造血干细胞在移植过程中的失败,它是在研究不同免疫缺陷小鼠接受人体骨髓血干细胞的不同能力时被发现的。 对研究人类血细胞缺损或血细胞疾病来说,这是一种很有研究价值的小鼠。遗传关系很接近的小鼠品种在接受移植器官上表现了差异性,研究人员因此能很快缩小基因的搜寻范围。小鼠的Sirpa基因是多形态的,这意味着可以在这些基因中找到稳定的遗传差异性,并改变其功能。 Sirpa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被称为SIRP-阿尔法,它能

    来源:科学时报

    时间:2007-11-29

  • 新研究诱导产生质量更高的多能干细胞

    细胞所具有的向胚胎及成体器官所有类型细胞转化的能力称为全能性。全能干细胞仅存在于哺乳动物的胚泡和胚胎着床的早期阶段。一直以来人们进行了大量研究,试图使已丧失分化全能的成体细胞恢复全能性,用于临床疾病的治疗。 Takahashi和Yamanaka在去年发表的研究报告,让干细胞生物学家感到既惊奇又兴奋。他们用逆转录病毒将一些基因表达转录因子导入来自于成年鼠和胎鼠组织的成纤维细胞中,成功诱导其恢复了全能性。最初有24个基因候选,最后研究者发现只需要引入编码Oct3/4, Sox2, Klf4 和 c-Myc的四个基因就足以诱导出多能干细胞。这些诱导产生的多能干细胞具有胚胎干细胞的一些特性,

    来源:科学新闻杂志

    时间:2007-11-29

  • PNAS:用胸部“触摸”物体 仿生手臂也知冷暖疼痛

    对伤残人士来说,老式假肢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摆设,而没有实际功能。但仿生手臂却可以让患者通过思维控制其运动,而且还能重新享受到久违的触摸感觉。科学家相信,像真手臂一样灵活、美观的仿生肢体的诞生已经为时不远。 最新进展:用胸部“触摸”物体 据英国《卫报》11月27日报道,60岁的杰西·苏利文和27岁的美国退伍女兵克劳迪娅·米歇尔分别是世界上第一个用上新型仿生手臂的男性和女性。不久前,美国最好的康复医院芝加哥康复学院在他们的仿生手臂中增加了压力传感器,它能够把接触信号传递到胸部皮肤下的感应接收器,并产生微弱的麻刺感,这样患者就相当于用胸部来触摸物体了。 这一成果是该学院的

    来源:现代快报

    时间:2007-11-29

  • 麻疹病毒血凝素结构被确定

    麻疹是一种病毒感染性疾病,目前,每年世界上大约有2000万人感染这种疾病。如今,研究人员鉴定出一种新的结构,有可能会预防麻疹病毒的感染,研究结果发表在11月在线出版的《自然—结构和分子生物学》(Nature-Structural  Molecular  biology)期刊上。   麻疹病毒血凝素(MVH)是在麻疹病毒表面上发现的一种蛋白质,Chris  Garcia和同事确定出了MVH的结晶结构。MVH能识别宿主细胞表面特定的蛋白质受体,并与之结合,这种相互作用的过程是病毒进入宿主细胞所必需的。对MVH结构的认识

    来源:科学时报

    时间:2007-11-29

  • 《自然—结构和分子生物学》:细胞如何遏制化学疗法损伤

    研究人员在11月在线出版的《自然—结构和分子生物学》(Nature-Structural Molecular biology)期刊中报告说,他们进一步理解了健康细胞是如何处理抗癌药物所造成的损害的。 转录过程是指遗传信息从DNA转移到RNA的过程,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一过程会产生一种特别的蛋白质。由部分抗癌药物所引发的DNA损伤会导致转录过程中RNA出错,产生可能有害于细胞的错误蛋白质。 顺铂(cisplatin)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治疗药物。Patrick Cramer和同事研究了转录机制如何避免由顺铂导致的DNA损伤。他们发现,顺铂损伤会迫使转录过程在受到损害前停止,这种转

    来源:科学时报

    时间:2007-11-29

  • 科学家找到治癌新武器

       据美国《科学》杂志在线报道,它展现了一种名为调聚物酶的蛋白质的一部分。当某些细胞产生分裂时,这种酶能够防止脱氧核糖核酸(DNA)损失。染色体末端又称端粒,它在每次细胞分裂后通常会缩短。在大多数正常成熟细胞中,调聚物酶是被关闭的,从而限制了细胞在死亡之前的分裂次数。然而在许多肿瘤中,调聚物酶被激活了,因此细胞的分裂也就具有了不确定性。如今,研究人员搞清了TRBD区域的结构。希望这一新的结构能够帮助药物抑制调聚物酶在癌细胞中的活动。研究人员在11月出版的《结构》(Structure)杂志上报告了这一研究成果。  

    来源:科学时报

    时间:2007-11-29

  • 《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孕前饮食影响生“男”生“女”

    南非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孕前血糖水平较低的雌鼠妈妈会显著产生更多的雌性后代,这一结果表明孕前饮食可能会影响后代的性别。相关论文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上。 传统观点认为,源自父体精子的染色体决定着后代的性别。不过,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注意到,母体因素也可能会造成影响。比如,有研究发现,单身母亲更可能生下女儿。 在最新的研究中,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University of Pretoria)的Elissa Cameron和同事对小鼠饮食变化和后代性别比例的关联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受孕的前三天,研究人员让20只雌鼠服用了一定剂量地塞米松(DEX,一种类固醇),它能够抑制葡

    来源:科学网

    时间:2007-11-29

  • 美科学家研究 常吃白米增患糖尿病风险

    多吃全谷类等高纤维食物可降低患糖尿病风险。   华人女性常吃白米增患糖尿病风险 适量进食全谷类食物有助降低患糖尿病风险  美国科学家26日表示,两项分别针对美国华人女性和黑人女性的研究显示,白米和白面包等淀粉类食物有可能增加她们患糖尿病的风险。其中每天进食300克以上白米的华人女性,患糖尿病风险剧增78%。报告同时指出,适量进食全谷类食物有助降低上述风险。  增加患2型糖尿病风险  这是美国科学家首次针对非白人女性患糖尿病的风险展开的两项研究。两项研究结果均显示:进食精制碳水化合物食物会增加糖尿病风险。其中一项发表在《内科医学档案》杂志上的报告显示,常吃高纤维食物的女性患糖尿病的风险较低。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时间:2007-11-29

  • 快讯:马来西亚首位双器官移植病人死亡

     新华网快讯:马来西亚国家心脏研究院27日宣布,该国首位同时接受心脏和肺移植手术的病人当天死亡。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07-11-29


页次:2465/2941  共58802篇文章  
分页:[<<][2461][2462][2463][2464][2465][2466][2467][2468][2469][247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